5月19日15點51分,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大一學生小張上完體育課,和一名同學並排抬著一筐籃球,沿球場邊緣的一條小路往器材室走去。突然,小張一腳踏空,跌入化糞池。被救援人員打撈起來時,小張已停止了呼吸。
據多名知情人講述,涉事化糞池的“井蓋”是一塊木板,風吹日曬後腐朽發脆,上麵鋪了一塊綠色的人工草皮,光線不好時難以發現。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2日的情況通報,事發時該化糞池涉事井口存在重大安全問題,分管副校長李某被免職。
5月23日早晨,小張的遺體在重慶璧山老家安葬。在外地工作的親戚、小張從小到大的老師、好友,都趕到璧山,送小張最後一程。
踩中問題“井蓋”
大一學生墜入化糞池遇難
據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的官網和公眾號介紹,該校始建於2001年,現為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有三個校區:合川A校區、合川B校區、銅梁校區。
此次事發的是合川B校區,位於合川區濮湖大道168號,是一個新校區。5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該校區時看到,一些工地鐵皮圍擋、工人宿舍尚未拆除。根據社交平台上的帖文,由於B校區較新,不少學生認為B校區的住宿等環境條件優於A校區。
多名知情人透露,5月19日的體育課後,大一學生小張和一名同學並排抬著一筐籃球準備前往器材室;15點51分,在籃球場旁邊的小路上,小張踩中路邊的化糞池蓋子,掉進化糞池中。同行的同學連忙上前查看,看到小張在化糞池裏掙紮。同學大聲呼救,操場上的學生和老師聞訊趕來,試圖施救。
▲事發區域,現已被警戒線圍擋
池內液體濃稠,井很深,散發著惡臭,大家都未能想到有效的施救方法。小張不會遊泳,幾分鍾後便沉了下去。和小張同行的同學第一時間撥打了119電話求救。19日16時許,消防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救援。
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的情況通報,經校方、消防、醫療等多方力量全力搜救,墜入化糞池的小張仍不幸身亡。
5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在重慶對外經貿學院B校區走訪時看到,事發地點位於學校田徑場和籃球場之間的一條小路旁。小路較窄,勉強能容兩人並肩通過。事發地附近區域被警戒線圍擋起來,有多名保安人員值守,每當有學生靠近,保安就會上前勸離。
涉事化糞池的“井蓋”引發了爭議。有學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涉事“井蓋”是一塊木板,風吹日曬後腐朽發脆,上麵鋪了一塊綠色的人工草皮,光線不好時難以發現。有知情人告訴記者,事發後,與小張同行的學生掰了一下井蓋,發現材質較脆,無法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
5月22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發布情況通報:經查,事發時該化糞池涉事井口存在重大安全問題,校方對此負有嚴重的安全管理責任。校方已對分管副校長李某作出免職處理,對有關部門負責人依法依規作出嚴肅處理。
記者22日在校園內看到,事發地附近有窨井的地方均立起了“此處窨井,嚴禁踩踏”的告示牌;有的井蓋上被放置了路障,寫有“井蓋損壞,請勿踩踏”。
親友眼中的他懂事孝順
“在這個世界上的朋友非常多”
5月23日,小張在老家璧山某村下葬。當天,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小張老家所在的村莊走訪。
小張出生於2005年7月,遇難時還不滿20歲。據村民介紹,小張父母都是農民,已六十來歲,收入有限,經濟條件一般。小張是家中次子,有一個哥哥。哥哥今年40來歲,初中畢業後沒有繼續讀書,在外打工謀生。哥哥對年幼的弟弟疼愛有加。小張想要零花錢時,隻要開口,哥哥一定會給。
小張身高1.73米,身材壯實,比哥哥還要高大。他從小性格乖巧,愛看書,讀小學時有次數學考了100分。家人覺得他“是塊讀書的料”,小張買書、上補習班,家裏都毫不猶豫地掏錢。
▲小張的錄取通知書和在大學獲得的獎狀
高考後填誌願,民辦公辦、哪所高校什麽專業好,父母和哥哥一竅不通,小張自己選好了中意的學校和專業。村裏交通不便,小張的錄取通知書是父親張先生去街上取的。張先生沒有動快遞包裝,特地留著回家讓小張親自拆開。準備入學了,小張需要交2萬多元的費用,父母一咬牙,四處奔走借錢,湊齊了這筆費用。
在村民和親朋好友們的印象中,小張懂事、孝順、很細心。父母過生日,他總會給父母發來祝福。過節放假回家,會想著辦法節省路費。今年母親節,小張偷偷給媽媽買了一個挎包,不貴,但媽媽很感動,一直背在身上。
小張有什麽心事,總會和父親、哥哥說。在大學期間,張先生起初每月給小張1000元生活費,後來發現實在太少,提高到了每月1200元。“五一”收假回學校後,小張問父親,這個月能不能多給一點生活費?張先生詢問原因,小張告訴他,自己戀愛了。做父親的不露聲色,心裏暗暗高興。5月15日,張先生給小張打了1500元。
5月19日晚上7點半,小張的父母接到學校的電話通知,和幾個親戚一起趕往合川。小張的遺體已經被打撈起來,送到殯儀館。張先生哭了一整夜,妻子也暈倒了幾次。在殯儀館,張先生盯著小張的遺體,看了將近半個小時。
家人為小張收拾遺物。飯卡裏還有些錢,他們把飯卡送給小張的同學,讓同學繼續用。小張軍訓時發的迷彩服,哥哥一直穿在身上。小張的姨母從他的房間裏收拾出一大摞獎狀,睹物思人看著傷心,全都處理掉了。過一陣子想起這些獎狀,又有些後悔,覺得應該留個念想。
5月23日,在外地工作的親戚、小張從小到大的好友,都趕回璧山,送小張最後一程。張家請所有來看望小張的人吃飯,高中同學就坐了2大桌,有的同學沒吃飯就走了。張先生覺得,兒子在這個世界上的朋友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