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還記得《楚喬傳》裏那個堅韌勇敢的小楚喬嗎?當年她在劇中的精彩表現,可是讓不少觀眾為之心疼和喜愛。時光飛逝,飾演小楚喬的黃楊鈿甜如今也已經
18 歲啦,本應是在娛樂圈嶄露頭角、逐夢前行的美好年紀,可最近她卻因為一對耳環,陷入了輿論的風暴眼。
事情是這樣滴,黃楊鈿甜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了自己的成人禮照片,照片中的她青春洋溢,笑容燦爛。然而,眼尖的網友們卻被她耳朵上那對閃閃發光的耳環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經過一番
“神通廣大” 的網友深挖,好家夥,這對耳環竟然是 GRAFF 蝴蝶係列祖母綠鑽石款,市場價高達約 230 萬人民幣!這可真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瞬間就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要知道,230 萬對於咱們普通打工人來說,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可能奮鬥一輩子都難以企及。於是乎,網友們紛紛質疑,一個 18
歲的年輕演員,哪來的這麽多錢買如此昂貴的耳環?很快,爭議的矛頭就指向了她的家庭背景。有網友爆料,黃楊鈿甜的父親曾在四川雅安經合外事局任職,負責招投標工作,雖說
2017
年就辭職經商了,但這一身份的曝光,還是讓大家對其家庭收入與這對天價耳環之間的關係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再加上有傳聞稱她母親涉足移民谘詢、生物科技等行業,甚至在疫情期間開設公司,這更是讓事件變得撲朔迷離,不少人質疑其家庭存在
“發國難財” 等問題。
麵對網友們鋪天蓋地的質疑,黃楊鈿甜趕忙發文解釋,稱 “耳環是媽媽的”
。本以為這樣就能平息這場風波,可沒想到,網友們並不買賬。大家心想,就算是媽媽的,那一個普通公務員家庭的媽媽,又怎麽能擁有價值 230
萬的耳環呢?這解釋反而讓事件愈發變得像一團迷霧,讓人捉摸不透。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熱度居高不下,雅安市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經核實,黃楊鈿甜的父親確實於 2015 - 2017
年期間擔任公務員,不過 2017 年就已經辭職下海經商,到現在都 8
年了,其個人及家屬的收入和經信局早就沒啥關係了。當地知情人士也出來說明情況,強調黃楊鈿甜的母親長期在企業工作,家庭經濟條件本身就比較好
。
但即便官方都給出了明確回應,網友們的討論熱情依舊絲毫不減。畢竟作為公眾人物,享受著明星光環帶來的名利,就理應接受大眾的監督。大家覺得黃楊鈿甜有必要把耳環的來源以及家庭收入的合理性向公眾解釋清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與此同時,黃楊鈿甜所屬的嘉行傳媒也發布了嚴正聲明,呼籲大家停止造謠等侵權行為。然而,這聲明一發布,評論區瞬間又被質疑聲淹沒,不少網友都在問,為啥聲明裏隻字不提耳環的真假呢?這不是更讓人覺得可疑了嘛!
除此之外,時間線的巧合更是讓人心生疑慮。有網友言辭激烈地表示:“倘若這真的與災款有關,那性質可比曲婉婷的母親還要惡劣,實在是令人寒心。”
原本電視劇《楚喬傳》中小楚喬一角定的是葛莉莎,她與趙麗穎長相極為相似,形象十分貼合角色。然而,就在即將開拍之時,這個角色卻突然被黃楊鈿甜替換。這一臨時換角事件,再加上如今的耳環風波,讓網友們更加堅信黃楊鈿甜背後有著強大的背景支撐。
麵對這場來勢洶洶的輿論風暴,嘉行傳媒作為黃楊鈿甜的經紀公司,卻始終保持沉默,沒有采取任何公關措施。倘若這對耳環真的隻是淘寶上價值 82
元的普通仿品,按照常理,嘉行傳媒早就應該發布通告進行澄清了;即便耳環是高仿品,他們也完全可以找一個所謂的 “小眾設計師品牌”
來進行解釋。
隨著事件熱度的不斷攀升,雅安市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5 月 15 日,經合外事局予以證實,楊某自 2017
年辭去公職後便下海經商。直至今日,其本人與家屬的收入狀況和原單位毫無瓜葛。
在網友們看來,雖然楊某已經辭職 8
年,但諸多疑點依然存在。楊某曾任職的經合外事局主管的工作與他妻子所在的生物科技企業以及他自己開辦的影視公司,在業務上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存在權力尋租的可能性。從公務員家庭到能夠輕鬆購置數百萬的珠寶以及上億元的豪宅,如此迅猛的財富增長速度,在缺乏合理、透明解釋的情況下,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此外,對於這對備受爭議的耳環,也存在諸多細節上的爭議。奢侈品鑒定博主通過比對發現,照片中的耳環存在一些疑點。例如,正品 GRAFF
耳環在耳夾處通常會有品牌刻字,然而在黃楊鈿甜曬出的照片中,卻並未清晰顯示這一關鍵特征。同時,GRAFF
官網並未明確公示該款耳環的定價。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同款耳環的標價雖超 100
萬元,但價格波動較大,這也讓耳環的真實性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這場輿論風波中,公眾的關注點早已不僅僅局限於一對耳環的價值。它所反映出的,是大眾對於公務員家庭財富來源的高度關注,以及對權力監督與社會公平的深切期望。黃楊鈿甜事件雖然目前尚無確鑿的司法證據,但它卻如同一個導火索,引爆了公眾對於公務員親屬經商監管漏洞的擔憂。盡管楊某辭職已滿
8 年,從程序上來說並無違規之處,但他經商領域與原職務的關聯性卻缺乏透明化審查,這無疑為權力尋租留下了潛在的隱患。
如今,這場由 230
萬耳環引發的風波仍在持續發酵,網友們紛紛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徹查此事,還原事情的真相。公眾並非是單純的仇富,他們真正在意的是財富的來源是否合法、透明,是否存在利用權力謀取私利的行為。在這個追求公平與正義的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知曉真相,每一個家庭的財富積累都應該經得起公眾的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