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羊城晚報
成千上萬人的存在,往往能夠為個體提供某種安全感。比如去某一個偏僻處踏青,如果是一大堆人浩浩蕩蕩,就不會有膽怯的感覺。
英國Coldplay當地時間16日在美國舉行的一場演唱會上,現場大屏幕鏡頭隨機掃過觀眾席,定格在了正親密擁抱的安迪拜倫(Andy Byron)和卡博特(Kristin Cabot)身上。
拜倫是美國獨角獸IT公司Astronomer的CEO,卡博特則是他的女同事。在人山人海的演唱會現場,這對男女毫無戒備,以滿滿的鬆弛感沉浸其中,同時享受音樂與偷情。但是世事難料,所謂無巧不成書,買金的遇上賣金的,鏡頭偏偏就“隨機”到了兩人身上,於是樂極生悲。



根據相關報道,當時,卡博特迅速用手捂住臉並轉身,拜倫則立刻低下頭躲出鏡頭之外。但為時已晚, 主唱Chris Martin在舞台上無情補刀:
哎呀,哦,快看這兩位……怎麽回事?他們要麽在搞外遇,要麽就是太害羞了。
最新消息是,公司發布聲明,確認拜倫已經辭職。人們可以很明確地說這兩人咎由自取,無論如何偷情都是不道德的。從現代文明的角度來說,事實的確如此。
但在當事人心裏,估計有一萬匹草泥馬飄過。他們在演唱會約會,不就是因為隱在人海之中較安全麽?在成千上萬人中被鏡頭定格的機率之低,有兩種場景可堪比擬。一是在古典場景中窮書生接到大家閨秀拋來的繡球;二是在現代社會裏中了上億元彩票。拜倫如果能夠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自身的際遇,估計就不會那麽鬱悶。
拜倫這一抱似曾相識。2023年成都太古裏街頭,一個普通的午後,一對穿著粉色情侶裝的男女手牽手從街上走過。也許是男人倜儻,也許是女人風情,也許並沒有什麽也許,街拍攝影師拍下了他們的鏡頭,併發到社交媒體上。男女主角的身份迅速曝光,也是不倫之戀,也都受到了相應的懲處。



人們批判不倫之戀,這種批判符合人類基本的倫理共識。但事實上,偷情經常被看成是一種趣味、一種利益。比如,抱著情人看演唱會、牽著美女的手逛街,那種感覺和“左手摸右手”還是很不一樣的。麵對誘惑和慾望,人們常常克服不了自身的懦弱。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許多悲劇的起源。
在《三言二拍》裏,記載了許多偷情故事。主人公為了達成目的,施展了種種匪夷所思的計謀和手段。學者康正果在《重審風月鑑》一書中評述道,按照今天的文學趣味來說,這些描寫偷情的小說並沒有多少可讀的作品,除了個別頗有浪漫情調的婚配喜劇和《珍珠衫》那樣精雕細琢的作品之外,大多是膚淺乃至粗俗的。而為了增強故事的可信性,許多胡編亂造的情節往往被填充到因果報應的框架裏,這樣一來,很多在今天看來難以置信的結局都有了不容懷疑的合理性。
因果報應的敘述模式之所以在中國古典小說中長盛不衰,就在於能夠為讀者提供某種閲讀快感。就像人們看到拜倫黯然離場、看到太古裏粉紅男女受到相應的懲處,雖然他們支付的其實是現代社會框架下的犯錯成本,但人們更願意簡單粗暴地品咂“因果報應”的文化因子。無論你使出什麽計謀, 比如隱身於演唱會、到離工作地千裏之外的地方逛街,都逃不脫“報應”的宿命。
從這個意義上說,“因果報應”的敘述模式似乎也就顯得沒那麽陳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