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香港新冠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重症和死亡病例激增。
昨日(5月13日),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處主任歐家榮公開介紹,過去一個月內,香港成人新冠重症病例增至75例,較上個月的17例顯著增加。同期,成人新冠相關死亡人數也從3人增至26人。
當地衛生防護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呼吸道樣本中新冠陽性比例從3月中的1.71%上升至11.42%,已超越過去52周的最高水平。香港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孔繁毅預測,當前新冠疫情高峰將持續至少3個月,病例數量可能在兩周內見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告訴“醫學界”,由於在過去一年裏,新冠病毒的流行態勢較低,公眾預存免疫下降,導致目前香港新冠感染正處於季節性流行高峰,但相比大流行期間,並沒有達到一個顯著的“高水平”。
出現多例兒童危重病例
據金冬雁介紹,從2023年5月世衛組織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以來,新冠病毒在香港一直處於季節性的低度流行狀態。
但從今年3月起,新冠病毒在港活躍程度開始持續上升,汙水監測新冠病毒含量、檢測陽性率及普通科門診求診比率等指標均不斷攀升。
實際的社區感染病例預估要遠高於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有家庭醫生表示,其接診的有傷風感冒病症的患者,7至8成檢測均顯示新冠陽性。僅5月13日,他就接診了10名新冠患者。
不過,大多數人的症狀較為輕微,無需過度憂慮。目前在香港,新冠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的群體,該群體的重症人數占現有重症總數的87.1%,死亡病例占比更是達到了96.8%。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被認為屬於“新冠感染低風險”的兒童群體,同樣出現了嚴重病例。統計數據顯示,自4月以來,香港已累計至少出現5例兒童新冠病毒嚴重感染病例,其中3人從未接種過新冠疫苗;3人此前身體健康、沒有長期病症。
5月12日,衛生防護中心詳細報告了兩起兒童危重患者的具體情況。
一名17個月大的女嬰,此前健康狀況良好,未接種過疫苗。本月9日起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於11日前往瑪麗醫院就診。臨床診斷為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並發小兒急性喉炎(Croup)。
第二宗個案為一名患有長期疾病的13歲女童,已完成新冠疫苗初始劑次的接種。她同樣在本月9日出現氣促症狀,於當天前往瑪麗醫院就醫,經臨床診斷確認為新冠病毒感染並發肺炎。
目前,這兩名患者仍在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PICU)接受治療,女嬰情況危殆,女童病情則較為嚴重。
在4月報告的兩例兒童重症病例中,兩名男童中一名過往健康狀況良好,另一名患有基礎疾病,均未接種疫苗,在報告當期,他們都並發了小兒急性喉炎,情況危殆。
金冬雁對“醫學界”表示,無論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還是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都會造成一定比例的重症和死亡。在目前報道的死亡和兒童重症病例中,患者大多在“未接種疫苗、有基礎疾病或高齡”等危險因素中,至少占據其中一項。
流行株為XDV,重大變異的幾率低
為應對最新的新冠疫情,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已經做好準備應付可能急增的服務需求。
同時,香港衛生機構一直持續監測公立醫院每天的服務數據,包括急診人次、經急症入院人次、住院病床使用率以及新冠和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按需要適時靈活地調配病床、人手及資源。
據金冬雁介紹,自世衛組織宣告新冠大流行結束以來,香港並沒有停止常規的疫情防控工作,針對病毒監測,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處於同等的地位,包括醫院常規的感染陽性率上報和定期汙水監測。
截至2025年4月30日,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發布的最新汙水監測數據,香港目前的新冠變異株主要為XDV及其後代譜係,占所有經分析樣本的
91.3%,而KP.3僅占8.2%。
從汙水樣本中檢測出變異病毒株的估算比例。圖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JN.1是奧密克戎變異株BA.2.86的後代分支,“XDV則是JN.1的相關變體。”金冬雁表示。衛生防護中心對4月23日至5月6日期間的36個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樣本進行基因分析後,結果顯示樣均屬於JN.1及其相關的變異病毒株。
此外,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目前中國內地的主要流行株也為XDV係列變異株,3月份的4周內,XDV及其亞分支占比分別為72.4%、76.2%、79.9%、87.2%。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內地新冠陽性率近期也有所上升。以廣東省為例,乙類傳染病中,報告陽性數居首位的即為新冠病毒感染,4月份報告例數達23188。在3月份,這一數據僅為3548,增長約6倍。
“每隔一段時間,呼吸道病毒都可能發生微小飄變(draft),新冠病毒也不例外。但在傳染性和毒力上,近一年的流行株都沒有發生顯著變化。”
金冬雁表示,“短時間內,我們認為新冠病毒發生重大變異的可能性極低,當前的新冠病毒已經產生了很強的人體適應性,並沒有特別的因素驅使它再次發生重大改變。”
這也意味著,原先的新冠疫苗目前仍存在交叉免疫保護作用,仍是預防新冠感染重症或死亡的最好手段,尤其是對於高危人群。
金冬雁介紹,新冠和流感一樣,都具有季節性,“高一陣、低一陣”的流行態勢或將成為常規,但每年具體的情況較難預測。
“因此,目前香港建議高齡、有基礎疾病等的人群,最好是半年接種一次疫苗,至少也要做到一年一次。健康的青少年、兒童是新冠感染的相對低風險人群,但由於聚集性活動更多,且不少孩子與老人同住,我們也鼓勵他們能積極接種疫苗。”金冬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