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3歲女孩被男同學扇耳光後,生活無法自理要穿紙尿褲

13歲女孩被男同學扇耳光後,生活無法自理要穿紙尿褲

文章來源: 大風新聞 於 2025-05-11 02:35: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同學的行為看似不嚴重,卻對我女兒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一度生活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穿紙尿褲。”說起女兒的患病經過,王女士很無助。

遭遇“孤立”?——

被同學損壞眼鏡,索賠後感覺成了班上的“國寶”

14歲的萱萱(化名)是陝西省鎮坪縣初二學生,如今已離開學校6個月。

萱萱的母親王女士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女兒自幼發育比同齡人慢一些,兩歲時才會走路,“娃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點差,幹啥事都慢半拍。”2023年,萱萱進入當地初中學習,“成績一般,文科還不錯,數學成績很差。”

“女兒上初中僅一兩周,便出現了異常。”王女士回憶,萱萱每月至少有兩三次被欺負,有時她會給老師反映,但也不好意思經常麻煩老師,“拍黑板擦、搶掃把,甚至有些言語攻擊等,看似都不是很嚴重。”

王女士舉例,萱萱眼睛近視,2023年7月底,她花3700元給女兒配了比較好的進口眼鏡,後來眼鏡卻被同學拿走了。

王女士回憶,有兩個女同學拿走萱萱眼鏡後,鏡片上出現了十多條劃痕,她便向老師反映。在她的堅持下,老師調取了監控,“老師沒給我看,但她承認,是一個女孩從我女兒臉上扒拉下眼鏡後,拿到講台上玩。另一名女孩又拿走,弄了一下。”

經老師協調,兩名女同學的家長與王女士一同前往眼鏡店,花2700元配了一副國產眼鏡,“我們三方各出了900元。”“過了幾天,女兒回家說,媽媽,現在我成我們班上‘國寶’了。大意就是,賠償事件發生後,老師、學生都覺得她不好惹。”

在王女士的社交平台評論區中,有疑似家長的網友評論稱,萱萱的眼鏡已使用了較長時間,要求全額賠償不合理。

被打耳光——

女兒遭男同學掌摑臉腫耳鳴,家長報警處理

按照王女士的說法,萱萱被欺負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名男同學打了她一記耳光。

2024年11月1日晚,萱萱稱自己耳朵疼,王女士查看後,發現其左臉有些紅腫,詢問是不是磕碰了,“孩子遲遲不說,我追問下,她才說,自己被男同學打了一巴掌。”

鎮坪縣醫院2024年11月2日出具的《診斷證明》顯示,萱萱被診斷為“左側麵部軟組織損傷、左側口腔黏膜挫傷、外傷性耳鳴”。

王女士就此事聯係老師和對方家長後,又選擇報警,“我看了校內監控。十多分鍾的監控中,我女兒在事發前沒有和這名男生有任何接觸,下課後他卻扇她耳光。”

萱萱的一篇作文中寫道,“我素來討厭他,他動不動就x我,就是用語言攻擊我。一見到他就好像見到了敵人。”

就王女士的講述,5月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到該老師,對方說,“這件事我沒有權限(解釋),你不要問我,你還是找學校或教育局。”

縣初級中學相關負責人楊某先說,“沒有這件事,我要開會了。”隨後又表示,采訪需聯係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協調。

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派出所方麵的調查,以及他們對學校相關老師及學生進行詢問,長期的校園欺淩是沒有的。

警方處置——

對男生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2024年11月5日上午,警方出麵,王女士前往學校和這名男生家長調解。期間,男生情緒激動,稱萱萱事先戳了他的眼睛,女兒也稱自己有錯,“監控顯示的很清楚,我娃沒動他。我事後問女兒,她說老師讓她認錯。”

根據一段王女士與老師的溝通錄音顯示,老師承認王女士曾多次反映萱萱被欺負,並稱她均已處置。

王女士說,盡管她前期報警處置,但老師稱“孩子還要在學校上學,要聽學校安排”,她因此選擇了妥協。但後續,女兒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她決定追究到底。

2025年4月30日,鎮坪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出具《行政案件立案告知書》顯示,對這名男生涉嫌毆打他人一案立案。

5月1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4年11月1日上午10時許,課間休息期間,萱萱在教學樓下樓過程中,走到三樓樓梯道時,站在樓梯口的這名男生轉身用右手在其左臉位置打了一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之規定,現決定給予其不予處罰的行政處罰,並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對此,鎮坪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偶發性事件。監控視頻顯示,萱萱在事發時,疑有揮手動作,後男生扇了其耳光。後續,他們還去萱萱家進行了家訪,孩子還是想返校上學的。

心理創傷——

華西醫院診斷: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

令王女士感到揪心的是,事發後,萱萱開始說夢話。根據錄音顯示,萱萱說,“被孤立的感覺好嗎?”“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她第一次說胡話,是給我說,老師剛才給她道歉了。”王女士說,她懷疑女兒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遂前往華西醫院就醫。

根據《出院病情證明書》顯示,萱萱自2024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住院24天。出院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精神發育遲緩?”

診療小結寫道,“萱萱在校被同學扇耳光後,逐漸出現害怕、緊張、獨自哭泣。後逐漸出現異常言語,獨自傻笑,自言自語,不願吃喝,日常生活需家人協助,與人交流困難,喜歡跪地上,並有重複他人言語的表現,易緊張,緊張時全身發抖。常前半夜自言自語,後半夜哭泣。”

精神檢查顯示,“生活自理能力差,接觸被動,對醫護人員及家屬友好,注意力不集中,不願回答問題,意識清楚,自知力不存在。”

“經治療,患者目前睡眠可,問話不答,在病房亂走動,日常生活需家屬協助。”

王女士說,因為萱萱沒法配合治療,隻能吃藥,她便帶女兒回家吃中藥,“孩子生活一度無法自理,甚至要穿紙尿褲。”直到今年2月,才逐漸恢複。

投訴回應——

校方稱進行調解處理,未發現被同學長期欺淩

王女士認為,女兒的心理問題,係遭遇長期欺負,與被同學、老師孤立所致。

對此,2025年4月10日,鎮坪縣教育體育局出具《投訴事項處理意見書》稱,本案僅為個案現象,未發現這名男生對萱萱有經常性辱罵、毆打、孤立等欺淩行為,不構成校園霸淩,也未發現萱萱在校期間有其他同學對其霸淩情況。

事發後,校方對男生作出處理,責成家長嚴加管教,規範言行,積極支付相關費用;要求他寫保證書,待萱萱返校後,賠禮道歉;政教處負責人對其訓導談話。

此外,關於王女士認為的“學校相關負責人、老師師德失範”問題,經調查,老師在參加協調期間,沒有說過“是不是因為昨天收拾了你娃兒才報的警”這句話;不存在對“霸淩者的處理過於偏袒”問題;事發後老師曾與萱萱談心,並多次聯係家長詢問萱萱治療情況。副校長曾和老師進行家訪。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和校長也曾前往其家中家訪。

今年1月10日,縣教體局會同縣司法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萱萱家長要求解決前期治療費用76000餘元;解決前期費用的基礎上,形成後續治療方案;由校方作為事件責任主體。由於雙方意見分歧較大,調解程序未能進行完畢,調解未果。經多次協調,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建議通過司法途徑予以解決。

5月9日,縣教體局負責人說,此事家長一直在投訴,他們還在處理過程中。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建議家長走司法程序,由法院判定責任。

心理專家有話說——

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比“嚴重心理問題”更嚴重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楊向陽說,“急性應激反應”又叫“急性應激障礙(ASD)”和“緊張綜合征”,在世界衛生組織製定的國際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標準第10版(ICD-10)中,是兩種獨立分類的精神障礙,嚴重程度要比通常所說的“嚴重心理問題”更嚴重。

心理創傷的形成和外界刺激的客觀強度沒有必然的聯係,主要看當事人的心理耐受性。本次事件中,對一個十三四歲、性格內向、又有著長期被孤立經曆的孩子(即便是正常孩子),一記耳光絕對是一個強烈刺激,完全可以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在心理谘詢的實踐中經常遇到這類案例。

長期的“不嚴重行為”不受重視,就是嚴重問題

“無法生活自理,需要穿紙尿褲生活”,這是心理受到創傷之後的繼發生理症狀,說明孩子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和誘發這一症狀的刺激性質沒有太大關係,就比如:同樣是一句“你很笨”,都會引起被說孩子的不良情緒反應,有的孩子哭幾分鍾就好了,極端情況下有的孩子卻可能會跳樓。

楊向陽說,值得說明的是,被同學拍黑板擦、搶掃把、搖桌子等行為,或許在大多數家長、學校老師看來屬於“不嚴重的行為”。但他認為,這些行為如果被認定為“不嚴重”的前提是,在這些行為中,雙方都是在對等的、愉快的情況下進行,如果明知道一個孩子性格內向、心理脆弱、很難把相關行為理解為是同學對自己的友好表現,還要經常做這樣的行為,這肯定就不能算作“不嚴重”了。

明知學生經常被欺負卻沒采取有效措施,校方有責任

在國家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中,心理學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核模塊。由此可知,任職教師需要具備基本的心理學素養。因此,對於學校和相關的老師來說,如果明確知道有此類情況,依然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製止其他同學的侵害行為,造成對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和創傷,學校和相關老師是有責任的。

此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中小學每年都要至少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篩查,對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要及時通知家長,進行危機幹預。若涉事學校未進行心理健康篩查,結果孩子出現如此嚴重的心理問題,學校還認為以上行為屬於“不嚴重的行為”,則學校和相關老師是有責任的。

需長時間精心嗬護,避免受到新的刺激或驚嚇

從孩子病曆等方麵綜合來看,盡管萱萱數學成績不佳,但文科成績不錯,英語成績突出,楊向陽不認為孩子存在“精神發育遲緩”的問題,希望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或隻是性格有些內向。

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的康複,如果條件允許,雙親中和孩子關係最好的那一個能否全職陪伴孩子一段時間,在一個盡量沒有外界幹擾、又是孩子喜歡的環境中。再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吩咐,定期檢查和做治療,孩子的情況僅憑親人的關心和照顧很難自行康複,一定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幹預和治療。

在實踐中,急性應激反應是可以恢複的,但可能需要長時間精心的嗬護,在這期間要避免受到新的刺激或者驚嚇。

查看評論(1)

24小時熱點排行

多名中國人失蹤!使館緊急提醒:與家人約定暗號求救
假婚姻換綠卡 華女人財兩失 還被逼發生性關係
又有學者炮轟習近平!北大女教授:隻會畫大餅…
違反“禁裸令” 中國女星坎城影展慘遭驅趕
特朗普拒喝咖啡引發爭議 沙特為他準備了麥當勞餐車

24小時討論排行

攔不住?全球頂尖科學家湧入中國
美國禁止全球使用華為昇騰AI芯片,強化出口管製
南非總統痛斥59名赴美白人難民是逃避問題的“懦夫”
大動作!中俄就共建月球核電站簽署合作備忘錄
印度學者:中國能讓美國達成協議 我們強硬起來也能
川普鬆口!不排除"親上火線"和習近平談貿易協議
烏克蘭"夠清醒",自知"無法收複全部失地",也"不會加入北約"
驚悚視頻!四川男當街連續狠刺女子 刀都捅彎了...
川普為何讓步?幕僚警告他“關稅再不降 基本盤要崩”
川普中東行 “第一兄弟”馬斯克賺很大!
耗資10億占地57畝 潮汕這座超級豪宅將被強拆
萬斯再失言:2026世界杯球迷完賽後不離境將遭驅逐
格力不用海歸:從精英到"間諜",中國留學生成時代犧牲品?
伊斯坦布爾:俄公布名單 普京本人不在列
港星王喜爆在台遭兩次迷奸…瘋狂失禁滿身傷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談判“套路”不再奏效?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3歲女孩被男同學扇耳光後,生活無法自理要穿紙尿褲

大風新聞 2025-05-11 02:35:59

“同學的行為看似不嚴重,卻對我女兒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一度生活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穿紙尿褲。”說起女兒的患病經過,王女士很無助。

遭遇“孤立”?——

被同學損壞眼鏡,索賠後感覺成了班上的“國寶”

14歲的萱萱(化名)是陝西省鎮坪縣初二學生,如今已離開學校6個月。

萱萱的母親王女士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女兒自幼發育比同齡人慢一些,兩歲時才會走路,“娃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點差,幹啥事都慢半拍。”2023年,萱萱進入當地初中學習,“成績一般,文科還不錯,數學成績很差。”

“女兒上初中僅一兩周,便出現了異常。”王女士回憶,萱萱每月至少有兩三次被欺負,有時她會給老師反映,但也不好意思經常麻煩老師,“拍黑板擦、搶掃把,甚至有些言語攻擊等,看似都不是很嚴重。”

王女士舉例,萱萱眼睛近視,2023年7月底,她花3700元給女兒配了比較好的進口眼鏡,後來眼鏡卻被同學拿走了。

王女士回憶,有兩個女同學拿走萱萱眼鏡後,鏡片上出現了十多條劃痕,她便向老師反映。在她的堅持下,老師調取了監控,“老師沒給我看,但她承認,是一個女孩從我女兒臉上扒拉下眼鏡後,拿到講台上玩。另一名女孩又拿走,弄了一下。”

經老師協調,兩名女同學的家長與王女士一同前往眼鏡店,花2700元配了一副國產眼鏡,“我們三方各出了900元。”“過了幾天,女兒回家說,媽媽,現在我成我們班上‘國寶’了。大意就是,賠償事件發生後,老師、學生都覺得她不好惹。”

在王女士的社交平台評論區中,有疑似家長的網友評論稱,萱萱的眼鏡已使用了較長時間,要求全額賠償不合理。

被打耳光——

女兒遭男同學掌摑臉腫耳鳴,家長報警處理

按照王女士的說法,萱萱被欺負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名男同學打了她一記耳光。

2024年11月1日晚,萱萱稱自己耳朵疼,王女士查看後,發現其左臉有些紅腫,詢問是不是磕碰了,“孩子遲遲不說,我追問下,她才說,自己被男同學打了一巴掌。”

鎮坪縣醫院2024年11月2日出具的《診斷證明》顯示,萱萱被診斷為“左側麵部軟組織損傷、左側口腔黏膜挫傷、外傷性耳鳴”。

王女士就此事聯係老師和對方家長後,又選擇報警,“我看了校內監控。十多分鍾的監控中,我女兒在事發前沒有和這名男生有任何接觸,下課後他卻扇她耳光。”

萱萱的一篇作文中寫道,“我素來討厭他,他動不動就x我,就是用語言攻擊我。一見到他就好像見到了敵人。”

就王女士的講述,5月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到該老師,對方說,“這件事我沒有權限(解釋),你不要問我,你還是找學校或教育局。”

縣初級中學相關負責人楊某先說,“沒有這件事,我要開會了。”隨後又表示,采訪需聯係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協調。

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派出所方麵的調查,以及他們對學校相關老師及學生進行詢問,長期的校園欺淩是沒有的。

警方處置——

對男生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2024年11月5日上午,警方出麵,王女士前往學校和這名男生家長調解。期間,男生情緒激動,稱萱萱事先戳了他的眼睛,女兒也稱自己有錯,“監控顯示的很清楚,我娃沒動他。我事後問女兒,她說老師讓她認錯。”

根據一段王女士與老師的溝通錄音顯示,老師承認王女士曾多次反映萱萱被欺負,並稱她均已處置。

王女士說,盡管她前期報警處置,但老師稱“孩子還要在學校上學,要聽學校安排”,她因此選擇了妥協。但後續,女兒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她決定追究到底。

2025年4月30日,鎮坪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出具《行政案件立案告知書》顯示,對這名男生涉嫌毆打他人一案立案。

5月1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4年11月1日上午10時許,課間休息期間,萱萱在教學樓下樓過程中,走到三樓樓梯道時,站在樓梯口的這名男生轉身用右手在其左臉位置打了一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之規定,現決定給予其不予處罰的行政處罰,並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對此,鎮坪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偶發性事件。監控視頻顯示,萱萱在事發時,疑有揮手動作,後男生扇了其耳光。後續,他們還去萱萱家進行了家訪,孩子還是想返校上學的。

心理創傷——

華西醫院診斷: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

令王女士感到揪心的是,事發後,萱萱開始說夢話。根據錄音顯示,萱萱說,“被孤立的感覺好嗎?”“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她第一次說胡話,是給我說,老師剛才給她道歉了。”王女士說,她懷疑女兒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遂前往華西醫院就醫。

根據《出院病情證明書》顯示,萱萱自2024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住院24天。出院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精神發育遲緩?”

診療小結寫道,“萱萱在校被同學扇耳光後,逐漸出現害怕、緊張、獨自哭泣。後逐漸出現異常言語,獨自傻笑,自言自語,不願吃喝,日常生活需家人協助,與人交流困難,喜歡跪地上,並有重複他人言語的表現,易緊張,緊張時全身發抖。常前半夜自言自語,後半夜哭泣。”

精神檢查顯示,“生活自理能力差,接觸被動,對醫護人員及家屬友好,注意力不集中,不願回答問題,意識清楚,自知力不存在。”

“經治療,患者目前睡眠可,問話不答,在病房亂走動,日常生活需家屬協助。”

王女士說,因為萱萱沒法配合治療,隻能吃藥,她便帶女兒回家吃中藥,“孩子生活一度無法自理,甚至要穿紙尿褲。”直到今年2月,才逐漸恢複。

投訴回應——

校方稱進行調解處理,未發現被同學長期欺淩

王女士認為,女兒的心理問題,係遭遇長期欺負,與被同學、老師孤立所致。

對此,2025年4月10日,鎮坪縣教育體育局出具《投訴事項處理意見書》稱,本案僅為個案現象,未發現這名男生對萱萱有經常性辱罵、毆打、孤立等欺淩行為,不構成校園霸淩,也未發現萱萱在校期間有其他同學對其霸淩情況。

事發後,校方對男生作出處理,責成家長嚴加管教,規範言行,積極支付相關費用;要求他寫保證書,待萱萱返校後,賠禮道歉;政教處負責人對其訓導談話。

此外,關於王女士認為的“學校相關負責人、老師師德失範”問題,經調查,老師在參加協調期間,沒有說過“是不是因為昨天收拾了你娃兒才報的警”這句話;不存在對“霸淩者的處理過於偏袒”問題;事發後老師曾與萱萱談心,並多次聯係家長詢問萱萱治療情況。副校長曾和老師進行家訪。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和校長也曾前往其家中家訪。

今年1月10日,縣教體局會同縣司法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萱萱家長要求解決前期治療費用76000餘元;解決前期費用的基礎上,形成後續治療方案;由校方作為事件責任主體。由於雙方意見分歧較大,調解程序未能進行完畢,調解未果。經多次協調,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建議通過司法途徑予以解決。

5月9日,縣教體局負責人說,此事家長一直在投訴,他們還在處理過程中。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建議家長走司法程序,由法院判定責任。

心理專家有話說——

急性應激反應、緊張綜合征比“嚴重心理問題”更嚴重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楊向陽說,“急性應激反應”又叫“急性應激障礙(ASD)”和“緊張綜合征”,在世界衛生組織製定的國際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標準第10版(ICD-10)中,是兩種獨立分類的精神障礙,嚴重程度要比通常所說的“嚴重心理問題”更嚴重。

心理創傷的形成和外界刺激的客觀強度沒有必然的聯係,主要看當事人的心理耐受性。本次事件中,對一個十三四歲、性格內向、又有著長期被孤立經曆的孩子(即便是正常孩子),一記耳光絕對是一個強烈刺激,完全可以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在心理谘詢的實踐中經常遇到這類案例。

長期的“不嚴重行為”不受重視,就是嚴重問題

“無法生活自理,需要穿紙尿褲生活”,這是心理受到創傷之後的繼發生理症狀,說明孩子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和誘發這一症狀的刺激性質沒有太大關係,就比如:同樣是一句“你很笨”,都會引起被說孩子的不良情緒反應,有的孩子哭幾分鍾就好了,極端情況下有的孩子卻可能會跳樓。

楊向陽說,值得說明的是,被同學拍黑板擦、搶掃把、搖桌子等行為,或許在大多數家長、學校老師看來屬於“不嚴重的行為”。但他認為,這些行為如果被認定為“不嚴重”的前提是,在這些行為中,雙方都是在對等的、愉快的情況下進行,如果明知道一個孩子性格內向、心理脆弱、很難把相關行為理解為是同學對自己的友好表現,還要經常做這樣的行為,這肯定就不能算作“不嚴重”了。

明知學生經常被欺負卻沒采取有效措施,校方有責任

在國家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中,心理學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核模塊。由此可知,任職教師需要具備基本的心理學素養。因此,對於學校和相關的老師來說,如果明確知道有此類情況,依然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製止其他同學的侵害行為,造成對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和創傷,學校和相關老師是有責任的。

此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中小學每年都要至少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篩查,對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要及時通知家長,進行危機幹預。若涉事學校未進行心理健康篩查,結果孩子出現如此嚴重的心理問題,學校還認為以上行為屬於“不嚴重的行為”,則學校和相關老師是有責任的。

需長時間精心嗬護,避免受到新的刺激或驚嚇

從孩子病曆等方麵綜合來看,盡管萱萱數學成績不佳,但文科成績不錯,英語成績突出,楊向陽不認為孩子存在“精神發育遲緩”的問題,希望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或隻是性格有些內向。

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的康複,如果條件允許,雙親中和孩子關係最好的那一個能否全職陪伴孩子一段時間,在一個盡量沒有外界幹擾、又是孩子喜歡的環境中。再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吩咐,定期檢查和做治療,孩子的情況僅憑親人的關心和照顧很難自行康複,一定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幹預和治療。

在實踐中,急性應激反應是可以恢複的,但可能需要長時間精心的嗬護,在這期間要避免受到新的刺激或者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