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習近平參加莫斯科勝利日告訴了我們什麽?

習近平參加莫斯科勝利日告訴了我們什麽?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05-10 08:38: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習近平參加莫斯科勝利日告訴了我們什麽?】

從俄羅斯和西方那裏兩頭吃,是當今中國外交堅守的原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習近平如此做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這次他參加莫斯科的勝利日儀式,顯然在表明他更向普京傾斜。… pic.twitter.com/izkJsdSGz5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May 10, 2025
從俄羅斯和西方那裏兩頭吃,是當今中國外交堅守的原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習近平如此做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這次他參加莫斯科的勝利日儀式,顯然在表明他更向普京傾斜。

在專門談習近平之前,有必要先從總體上來看一下五月九日勝利日給全球留下的印象。

威權國家變得更“理直氣壯“

首先這次勝利日的慶祝,明顯地說明了威權國家勢力的增長。在二十幾個參加國中大多都是威權陣營裏的。當然,這裏最主要的就是中國。 更令人氣憤的是,歐盟成員國斯洛伐克的總理菲左也去了莫斯科。而且,歐盟幾個議員也去了。這不能不說是歐盟的尷尬。

這次勝利日為普京壯了不少膽。難怪他在慶祝時說,他領導的俄羅斯站在正義的一邊。他想說的,就是他發動的烏克蘭戰爭也是代表著正義。 為此,今年的勝利日閱兵式上,莫斯科特地組織了1500名參加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軍人。

所有參與閱兵的國家領導人,不管初衷如何,實際上都是在為普京撐腰。而習近平則是這些貴賓中重量級人物。 有意思的是,中國至今沒有公開承認占領區是俄國的。當然中國這一做法並不是為了不承認俄羅斯的假正義,而是怕如此一做,給台灣提供了獨立的理由。既然俄羅斯能隨意讓被占領區的人去進行所謂的公投,為其吞並提供法律基礎,為什麽台灣不能通過公投獨立呢? 不承認占領區的合法性並不影響中國的公司在占領區的活動。中國的兩麵派行為是眾所周知的。

習近平莫斯科之行的目的

習近平通過這次的莫斯科之行達到一個重要的目的,即拉著普京一起,向全世界展示特朗普旨在拉攏俄羅斯,把火力集中對付中國的策略失敗。盡管特朗普對普京作了很大讓步甚至討好,但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胃口遠超特朗普的想象,所以中美關係的修複的進程由於烏克蘭和談的擱置而變得緩慢。而這正好給習近平提供的機會。所以,他總是要表明,中俄的關係緊密的已經不可分離。但實際上,普京心裏的算盤並不完全跟習打的一樣。他並不反對再拉上一個像特朗普的盟友。因為這樣有利於他對習施加壓力 (實際上也是像中國那樣的兩頭吃),使得莫斯科能利益最大化。

北京和莫斯科的朋比為奸,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仔細地來看,雙方彼此的期待還是不同。

首先,普京手頭缺錢,所以他必須盡快把油氣賣出從而來繼續打仗。這樣,他就催著中方把西伯利亞力量2的天然氣項目早點開工。而這次看來,習近平也迎合了普京的要求,從而使這方麵的工作有所進展。 俄羅斯另外急需的是技術轉讓。這裏一方麵是民用工業(如汽車)的技術轉讓,但也包括一些高科技的軍事技術。但習近平隻是想占取俄羅斯的市場,但並不樂意進行技術轉讓

與普京共同建立新秩序

習近平比普京還多了一個期待, 即跟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共同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這個新秩序就是所謂的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實際上,多極化是個套話,擴大獨裁、非民主國家的勢力才是實情。 經濟全球化也是一個中國贏兩倍或更多的格局,而並非平等的貿易。 在創造新秩序方麵,習並沒有對歐盟或者美國提過這種一起合作的奢求。民主國家畢竟不是他選擇的夥伴。

最後一方麵就是台灣問題。習近平在飛向莫斯科那天在俄羅斯媒體發表他的文章。其中兩個段落專門論述台灣問題,試圖對波茨坦公告和聯合國有關台灣的決議進行片麵解讀,強調“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曆史大勢不可阻擋。“ 但同時,筆者以為,該文也是對普京發出信號, 即“我在烏克蘭戰爭時幫了你,那麽在我在台灣海峽有戰事的時候,也期待你的協助”。

有意錯過了良機

當然,習近平意識到他這次莫斯科之行造成的負麵影響,所以他似乎也試圖在莫斯科給歐洲人表示一下自己的“好意”,同時也許是為了在全球表明,中國是中立、主張和平的。但客觀上,習近平在失去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按理說,現在特朗普由於他地域政治的幼稚,在加上他對威權主義本來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鍾愛,使得他在烏克蘭和談問題被弄得一籌莫展,大有退出當調解人的趨勢。俄烏雙方打得都夠疲累的了,這個時候,如果北京主動對普京巧妙地施壓(因為現在停火的主要障礙在俄方),中國的在全球獲得的轟動效應將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習近平並不這樣做。當然,北京也知道,一句話不提會讓世界尤其是歐洲人更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幫手。所以,習近平5月8日在莫斯科茶敘時對普京表示,中方希望通過對話達成 “有關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盡管這種說法也是順便帶過,但依然得到了人們的注意, 因為這似乎是中國領導人首次親自提出結束戰爭的表態。但正是因為習隻是想給外界這樣表示一下而已,所以他沒有詳細說明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應該是什麽樣子,所以也沒有任何效應。

筆者以為,習近平並沒有這個意圖要對普京真正施壓來阻止戰爭的繼續進行。畢竟,這也可能要稍微觸犯一下普京的自尊心。因為是他本來就違反了習近平“不要拱火”的和平倡議,把北朝鮮人拉進來一起打仗的,而且一半以上的炮彈現在也是來自北朝鮮的。 且不說,在俄羅斯軍隊內還有近二百中國人在幫普京打仗呢。 習近平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連最起碼的事情也做不到:即說服普京把年輕的中國人撤回前線送回自己的祖國。 相反,習近平通過這次冒著生命危險飛到莫斯科,強化了他全力對俄羅斯侵略戰爭的支持。

總之,對習近平來說,中俄關係的理想局麵,就是讓俄羅斯強大到能抗衡西方,又足夠弱勢而始終依附於中國。但如果習近平要維持這一微妙平衡,從而保證北京兩頭吃的良好狀態(即從俄羅斯那裏能得利,而又能在西方國家那裏傾銷自己的產品), 其難度正與日俱增。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查看評論(73)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對中重大退讓!因中國在2問題上未有任何承諾
薄瓜瓜歌頌母親是“當代竇娥” 網友翻出黑曆史秒破防
現場細節:財長貝森特用糖來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川普簽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 美國人不再為他國買單!
印巴空戰 中製導彈無損落地 印度撿到軍情大禮包

24小時討論排行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貝森特:不脫鉤 但戰略品必需脫鉤 鋼鐵芯片鏈更去中國化
一批南非白人難民抵美國 川普政府高官機場迎接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 “豐碩”成果可能隻在股市?
緊跟川普準沒錯?他兩度高喊買股 標普大漲了…
中媒:中國麵子裏子全拿下 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
中國男曬日本護照喊“打入敵人內部” 遭日網友檢舉急刪文
李承鵬:寫在5.12的愛國帖(未刪節版)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談判結果
美中90天真能談出結果 平息貿易戰?專家:別過度樂觀
貿易戰重大進展!央視播《紐約我愛你》引熱議
川普:周末或與習近平通話 與中國實現了完全重置
中國網紅改編印度神曲“剛買的飛機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們!華人區遭入室盜竊 華人夫婦痛失傳家寶
中國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習近平伴郎 跟黃仁勳講台語
卡塔爾將贈送豪華飛機 特朗普:拒絕是“愚蠢的”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習近平參加莫斯科勝利日告訴了我們什麽?

德國之聲 2025-05-10 08:38:06

【習近平參加莫斯科勝利日告訴了我們什麽?】

從俄羅斯和西方那裏兩頭吃,是當今中國外交堅守的原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習近平如此做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這次他參加莫斯科的勝利日儀式,顯然在表明他更向普京傾斜。… pic.twitter.com/izkJsdSGz5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May 10, 2025
從俄羅斯和西方那裏兩頭吃,是當今中國外交堅守的原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習近平如此做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這次他參加莫斯科的勝利日儀式,顯然在表明他更向普京傾斜。

在專門談習近平之前,有必要先從總體上來看一下五月九日勝利日給全球留下的印象。

威權國家變得更“理直氣壯“

首先這次勝利日的慶祝,明顯地說明了威權國家勢力的增長。在二十幾個參加國中大多都是威權陣營裏的。當然,這裏最主要的就是中國。 更令人氣憤的是,歐盟成員國斯洛伐克的總理菲左也去了莫斯科。而且,歐盟幾個議員也去了。這不能不說是歐盟的尷尬。

這次勝利日為普京壯了不少膽。難怪他在慶祝時說,他領導的俄羅斯站在正義的一邊。他想說的,就是他發動的烏克蘭戰爭也是代表著正義。 為此,今年的勝利日閱兵式上,莫斯科特地組織了1500名參加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軍人。

所有參與閱兵的國家領導人,不管初衷如何,實際上都是在為普京撐腰。而習近平則是這些貴賓中重量級人物。 有意思的是,中國至今沒有公開承認占領區是俄國的。當然中國這一做法並不是為了不承認俄羅斯的假正義,而是怕如此一做,給台灣提供了獨立的理由。既然俄羅斯能隨意讓被占領區的人去進行所謂的公投,為其吞並提供法律基礎,為什麽台灣不能通過公投獨立呢? 不承認占領區的合法性並不影響中國的公司在占領區的活動。中國的兩麵派行為是眾所周知的。

習近平莫斯科之行的目的

習近平通過這次的莫斯科之行達到一個重要的目的,即拉著普京一起,向全世界展示特朗普旨在拉攏俄羅斯,把火力集中對付中國的策略失敗。盡管特朗普對普京作了很大讓步甚至討好,但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胃口遠超特朗普的想象,所以中美關係的修複的進程由於烏克蘭和談的擱置而變得緩慢。而這正好給習近平提供的機會。所以,他總是要表明,中俄的關係緊密的已經不可分離。但實際上,普京心裏的算盤並不完全跟習打的一樣。他並不反對再拉上一個像特朗普的盟友。因為這樣有利於他對習施加壓力 (實際上也是像中國那樣的兩頭吃),使得莫斯科能利益最大化。

北京和莫斯科的朋比為奸,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仔細地來看,雙方彼此的期待還是不同。

首先,普京手頭缺錢,所以他必須盡快把油氣賣出從而來繼續打仗。這樣,他就催著中方把西伯利亞力量2的天然氣項目早點開工。而這次看來,習近平也迎合了普京的要求,從而使這方麵的工作有所進展。 俄羅斯另外急需的是技術轉讓。這裏一方麵是民用工業(如汽車)的技術轉讓,但也包括一些高科技的軍事技術。但習近平隻是想占取俄羅斯的市場,但並不樂意進行技術轉讓

與普京共同建立新秩序

習近平比普京還多了一個期待, 即跟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共同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這個新秩序就是所謂的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實際上,多極化是個套話,擴大獨裁、非民主國家的勢力才是實情。 經濟全球化也是一個中國贏兩倍或更多的格局,而並非平等的貿易。 在創造新秩序方麵,習並沒有對歐盟或者美國提過這種一起合作的奢求。民主國家畢竟不是他選擇的夥伴。

最後一方麵就是台灣問題。習近平在飛向莫斯科那天在俄羅斯媒體發表他的文章。其中兩個段落專門論述台灣問題,試圖對波茨坦公告和聯合國有關台灣的決議進行片麵解讀,強調“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曆史大勢不可阻擋。“ 但同時,筆者以為,該文也是對普京發出信號, 即“我在烏克蘭戰爭時幫了你,那麽在我在台灣海峽有戰事的時候,也期待你的協助”。

有意錯過了良機

當然,習近平意識到他這次莫斯科之行造成的負麵影響,所以他似乎也試圖在莫斯科給歐洲人表示一下自己的“好意”,同時也許是為了在全球表明,中國是中立、主張和平的。但客觀上,習近平在失去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按理說,現在特朗普由於他地域政治的幼稚,在加上他對威權主義本來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鍾愛,使得他在烏克蘭和談問題被弄得一籌莫展,大有退出當調解人的趨勢。俄烏雙方打得都夠疲累的了,這個時候,如果北京主動對普京巧妙地施壓(因為現在停火的主要障礙在俄方),中國的在全球獲得的轟動效應將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習近平並不這樣做。當然,北京也知道,一句話不提會讓世界尤其是歐洲人更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幫手。所以,習近平5月8日在莫斯科茶敘時對普京表示,中方希望通過對話達成 “有關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盡管這種說法也是順便帶過,但依然得到了人們的注意, 因為這似乎是中國領導人首次親自提出結束戰爭的表態。但正是因為習隻是想給外界這樣表示一下而已,所以他沒有詳細說明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應該是什麽樣子,所以也沒有任何效應。

筆者以為,習近平並沒有這個意圖要對普京真正施壓來阻止戰爭的繼續進行。畢竟,這也可能要稍微觸犯一下普京的自尊心。因為是他本來就違反了習近平“不要拱火”的和平倡議,把北朝鮮人拉進來一起打仗的,而且一半以上的炮彈現在也是來自北朝鮮的。 且不說,在俄羅斯軍隊內還有近二百中國人在幫普京打仗呢。 習近平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連最起碼的事情也做不到:即說服普京把年輕的中國人撤回前線送回自己的祖國。 相反,習近平通過這次冒著生命危險飛到莫斯科,強化了他全力對俄羅斯侵略戰爭的支持。

總之,對習近平來說,中俄關係的理想局麵,就是讓俄羅斯強大到能抗衡西方,又足夠弱勢而始終依附於中國。但如果習近平要維持這一微妙平衡,從而保證北京兩頭吃的良好狀態(即從俄羅斯那裏能得利,而又能在西方國家那裏傾銷自己的產品), 其難度正與日俱增。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