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右)和馬斯克(左)2月間,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記者談話。(彭博檔案照)
《華盛頓郵報》最新取得的美國國務院密件顯示,川普政府正運用外交手段向多國施壓,要求為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的星鏈(Starlink)衛星公司清除市場準入障礙。報導指出,這些國家往往疲於應付美國高額關稅威脅,使得星鏈的全球擴張,與美國的貿易施壓之間,浮現耐人尋味的關聯。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為非洲小國賴索托。在川普宣布對其商品徵收50%關稅後不到兩週,該國便與星鏈代表會麵,並迅速授予星鏈一張為期10年的衛星網絡服務執照。一份國務院內部備忘錄便載明:“賴索托政府希望透過批準星鏈,向美國展現善意並歡迎其企業,以利貿易談判。”
賴索托並非孤例。星鏈在印度、索馬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孟加拉、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多國,均取得部分或全部市場準入。密件進一步顯示,美國大使館與國務院官員在國務卿盧比奧指示下,積極為星鏈爭取監管批準,尤其在白宮推動廣泛貿易談判的敏感時刻。儘管缺乏直接證據顯示,川普政府以減免關稅換取對星鏈的優待,但其時機的巧合引人深思。
以印度為例,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當地官員之所以加速批準星鏈,是認為此舉有助於和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其中一人更引述印度高層說法,稱此舉雖未必是談判的明文內容,卻被視為促成協議的“重要潤滑劑”。
對此,美國國務院回應稱:“星鏈是美國製造的創新產品,已協助全球偏遠地區連網,任何愛國人士都樂見其成功,尤其在麵對有問題的中國競爭對手時。”馬斯克本人不僅是川普的政治盟友,去年選舉期間更投入2.77億美元(約新台幣83.9億元)支持共和黨,並曾一度在政府內監督神秘的“政府效率部”(DOGE)。白宮方麵則強調,貿易談判以美國整體利益為優先,不容許任何利益衝突。
戰略上,部分專家視協助星鏈為美國與中國競爭,並鞏固太空領導地位的關鍵,美國創新基金會研究員史瓦茲特勞伯(Evan Swarztrauber)即呼籲美方積極爭取市場,以免中方得利。經濟上,據太空產業情報公司“Quilty Space”估計,星鏈僅在印度1%市佔年營收即可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3.1億元),在非洲與拉美也具備龐大潛力。
密件還顯示,拜登政府也曾推廣星鏈等低軌道衛星服務,時任國務卿布林肯曾稱其為傳統網絡服務的“彈性替代方案”。然而,川普時期的相關電文則更具針對性,盧比奧簽署的多份電文,不僅明確點名星鏈,更要求藉此對抗俄羅斯與中國的太空業者,並將後者的服務,視為對美國國全的潛在威脅。其中一份電文更強調:“美國政府的倡議,對於維持和擴大(美國企業)全球『先行者優勢』至關重要。”
報導最後指出,川普的關稅壓力,促使至少兩國考慮或批準星鏈,柬埔寨即為一例。非洲發展中心研究員摩爾(W. Gyude Moore)指出,川普時期批準星鏈的非洲國家增多,官員們可能因忌憚馬斯克與川普的關係,或認為配合能換取較佳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