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Greg Abel)應該在今年年底成為公司的CEO。”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股神”巴菲特官宣了自己的接班人。BILLIONAIRE Warren Buffett will remain chairman of the board at Berkshire Hathaway when vice chairman Greg Abel takes over from Buffett as CEO at the start of 2026.https://t.co/j8uT2njMqr
— Trinidad and Tobago Express Newspapers (@expressupdates) May 8, 2025
在此之前,這則消息被嚴格保密在巴菲特家庭內部,甚至講台上坐在巴菲特身旁的格雷格也對這個安排並不知情。
“明天我們將召開伯克希爾的董事會會議。我們有11名董事,其中兩名是我的孩子,豪伊(Howie)和蘇茜(Susie),他們知道我在會上要說的內容。”5月3日股東大會現場,滿頭銀發巴菲特,身穿藏藍色條紋西服,紅色的領帶和話筒旁的可口可樂形成有趣呼應,他說:
“其餘的董事聽到這個消息會感到意外,但我認為現在是時候了。”
繼任者格雷格·阿貝爾現年62歲,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兩位副董事長之一,分管非保險業務。相較於巴菲特數十年不變的10萬美元年薪,2024年格雷格年薪2100萬美元(1.5億元人民幣)。
長達4個小時的股東大會即將結束時,巴菲特才公布了這條遲早到來的消息——94歲的他,即將結束整整60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CEO任期。
全場近兩萬名觀眾,包括主席台上的格雷格,一起起立鼓掌,掌聲持續了近兩分鍾——就像為一個時代謝幕。
市場稍有恐慌,市值縮水4000億
受巴菲特“退休”消息影響,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2%。
5月5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董事會前一天投票一致決定格雷格.阿貝爾自2026年1月1日起擔任 CEO,94歲的巴菲特將繼續擔任董事長。盡管巴菲特沒有徹底“退休”算是個利好消息,但當天收盤股價仍下跌4.87%。
資本市場對改變帶來的任何一絲不確定性,總是會表現出一些恐慌。何況是要寄希望於複製“奧馬哈先知”,複製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呢?
在2025年股東大會前一個交易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觸及新高,A類股票(BRK.A)每股價格達到驚人的81萬美元,總市值逼近1.2萬億美元(8.7萬億人民幣)。這意味著5月5日的大跌,市值蒸發了567億美元(4092億元人民幣)。
但其仍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之一,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多家保險、能源、運輸、建築、消費、製造等領域公司的控股股東,也是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卡夫亨氏、雪佛龍等一眾公司的大股東。
1965年,不到35歲的巴菲特買下瀕臨破產的紡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出任董事長和 CEO。此後60年,他將公司逐步轉型為投資公司——秉持“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理念,伯克希爾.哈撒韋多年來持續開展股票、股權買賣等投資活動,構建起 “低成本保險資金+股票股權投資”模式,雪球越滾越大。
投資回報率更是堪稱傳奇。從1964年到202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增長了5502284%,年化回報率19.9%。
2023年11月,巴菲特老搭檔查理·芒格在即將百歲之時去世。芒格1978年開始擔任副董事長,與巴菲特一同締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驚人的投資回報。芒格的離去,讓外界開始更加關注巴菲特的退休及接班人問題。
誰將在“股神”之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艘巨輪,誰會在風譎雲詭的資本市場嚐試續寫5.5萬倍的投資奇跡?如今答案明確,巴菲特“欽定”的接班人,是格雷格。
兩位接班人“賽馬”,格雷格最終勝出
選擇接班人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聰明的“老板”,往往越難做出選擇。
早在2014年,巴菲特就在《致股東的信》中說:“董事會和我都認為,我們現在找到了合適的人選來接替我擔任CEO——一位在我去世或卸任後的第二天就能接任的繼任者。”
但當時普遍的猜測中,這個人並不是格雷格·阿貝爾,而是阿吉特·賈恩(Ajit Jain)。
阿吉特1951年出生於印度。1986年,35歲的阿吉特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當時這家公司正在向保險領域擴張。巴菲特在2017年回憶:當時,阿吉特“在保險業務方麵沒有一天的經驗”,但“還是把我們規模不大且經營艱難的再保險業務的掌管權交給了他”。
“從那之後,阿吉特為伯克希爾的股東創造了數百億美元的價值。”巴菲特將阿吉特加入稱之為“聖舉(sainthood)”,甚至表示:“要是還能再出現一個阿吉特,並且可以用我來交換他的話,別猶豫,做這筆交易!”
他還曾說:“如果查理、我和阿吉特同時在一艘下沉的船上,而你隻能救我們中的一個人,那就遊向阿吉特吧。”
當2018年66歲的阿吉特被提拔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分管保險業務副董事長,與查理·芒格並列的時候,外界頗有期盼。
不過作為“保險+投資”共同驅動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時還提拔了一位分管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時年55歲的格雷格。
1992年,30歲的格雷格進入能源行業。1999 年,他所在的公司被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2008年格雷格成為該公司CEO。
後來,這家公司更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在格雷格的領導下,這家公司進行了一係列成功的投資並購,業務覆蓋了天然氣、運輸管道、風力發電等領域。2024年,該公司營收260億美元,利潤37億美元。
外界認為,格雷格具備與巴菲特相似的交易天賦,善於在市場低迷時低價收購優質資產。而且,他還精於細致管理被收購企業,通過運營推動企業發展,獲取投資回報。
眾所周知,巴菲特自己極少涉足企業運營。但格雷格躬身入局的特質,或許是巴菲特所欠缺的,在尋找接班人的時候,又非常看重的。
選擇勤奮的職業經理人,小兒子接班但不掌權
5月3日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評價他的接班人:“格雷格比我管得好多了,因為你知道,我可不想像他那麽拚命。”
芒格對格雷格也是認可的。2023年2月,芒格曾評價格雷格是“學習機器”,在“學習各種事物方麵與沃倫不相上下”。他稱讚格雷格,“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實幹家”,而且“非常擅長通過他人順利完成任務”。
巴菲特有三個子女,一子、一女已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中。巴菲特進行了接班的安排,不過並沒有打算在身後讓子女實際掌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巴菲特曾表示,為了維護“公司文化”,他的小兒子豪伊·巴菲特將在他去世後擔任“非執行董事長”。
豪伊·巴菲特出生於1954年,今年71歲,現在除了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外,另一個身份是農場主。
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為什麽巴菲特要選格雷格。畢竟,即便不能保證候選人能夠複製巴菲特的投資奇跡,但起碼選擇一位能勤勉有擔當的職業經理人,讓“家大業大”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穩健運營。
在這個邏輯下,更加“年富力強”的格雷格,是更好的選擇。實際上,也有分析認為,阿吉特的“出局”,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原因——今年已經74歲。巴菲特也不希望在他之後,公司決策者過於頻繁的更迭。
水麵下或有暗流,但水麵上非常平靜。
2023年5月,巴菲特告訴媒體:與許多人的想象不同,格雷格和阿吉特之間沒有競爭。巴菲特說:“阿吉特從來不想經營伯克希爾(Ajit never wanted to run Berkshire)。”巴菲特還說,格雷格“承擔了所有工作,而我接受大家的讚譽——這就是我想要的”。
這年3月,格雷格用個人資金增持了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增持之後持股總價值超過一億美元。
與之相反的是,2024年9月,另一位副董事長阿吉特,出售了自己持有的一半以上的伯克希爾.哈撒韋A類股票,套現1.39億美元。
隻能做巴菲特的影子嗎?擺在格雷格麵前的難題
巴菲特當然知道自己“退休”的消息,對公司股價可能帶來的衝擊。
5月3日股東大會上,在宣布格雷格將接任CEO的消息之後,巴菲特特意說:“我完全無意出售任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我會把它們贈予他人。”
最新的彭博億萬富豪榜上,巴菲特以1600億美元(1.15萬億人民幣)的身家,排在比爾·蓋茨之後,是全球第六大富豪。不久前的2024年11月,巴菲特再次表示,他仍將堅守2006年的承諾,在去世後會將占其財富99.5%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全部股份,捐給家族慈善基金。
在股東大會上宣布不賣股票後,巴菲特緊接著特意強調:“保留所有股份的決定是一個經濟決策。因為我認為伯克希爾的前景在格雷格的管理下會比在我的管理下更好。”
格雷格真的能取代巴菲特,甚至做得更好嗎?格雷格隻能做巴菲特影子,還能“青出於藍”?即便巴菲特試圖對這場曆史性權力交接展現出一種經典的淡定,但這些疑問仍是市場普遍的期待和擔憂。
在這場股東大會上,就有投資者特意問了格雷格對“資本配置”的看法。
格雷格回答道:“我們必須像沃倫之前說的那樣,透徹了解這些公司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的經濟前景。要是沒有清晰認知,不管是全資收購,還是隻投資2%的股權,我們都不會輕易出手。必須把這些前景和企業潛在風險都摸透才行。”
“這其實就是沃倫和團隊過去60年來的投資理念,以及他們如何配置資本,”阿貝爾說道。“真的,它不會改變。這也是我們未來將采取的方法。”
對於講台上坐在巴菲特身邊的格雷格而言,對於害怕“改變”的投資人而言,這顯然是個“正確的回答”,但對於他即將接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這艘巨輪而言,隻走老路似乎也不行。甚至以往數十年創造的神話,對於接班人而言,反而可能是需要走出的“巴菲特陰影”。
而且規模本身就是“詛咒”,體量和速度往往是矛盾的。隨著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突破萬億,格雷格如果想要延續過去60年創造的近20%的年化收益率,無疑是讓大象起舞。一旦業績出現波動,人們都不免會質疑伯克希爾.哈撒韋能否避免步入貝萊德、先鋒零利等巨頭規模擴大而超額收益收窄的後塵?
還有一個近在眼前的問題,那就是巨額現金配置的壓力。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巴菲特主導下經曆一輪激進的減倉之後,成功“挑頂”上輪美股行情,但現金頭寸也膨脹到了3340億美元。這不僅是公司曆史上的高位,而且相當於其持有股票金額的1.23倍。
如何在當下經濟周期與“資產荒”中,實現如此規模現金的高收益配置,這是巴菲特也沒打過的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