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個國家“一夜暴富”之後 會不會染上“荷蘭病”?

這個國家“一夜暴富”之後 會不會染上“荷蘭病”?

文章來源: 環球雜誌 於 2025-05-08 06:47: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地處南美洲北部的圭亞那,曾是人均收入非常低的貧窮國家,但自從2020年油田產出第一桶油後,圭亞那迅速成為全球能源供給領域的“新貴”。目前該國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10億桶。截至2023年,圭亞那的石油日產量超過40萬桶,預計到2027年日產量將達130萬桶,這將使圭亞那成為全球重要的石油生產國。

這個國家“一夜暴富”之後 會不會染上“荷蘭病”?

在圭亞那萊瑟姆,年輕人在牧場競技節上賽馬 新華社/美聯

陡然增加的石油出口收入讓該國政府突然擁有了大量財富,也給該國的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然而伴隨高速增長而來的是資源型國家繞不開的困境:領土爭端升級、土著群體反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等等。

不少人追問:圭亞那會不會染上“荷蘭病”,成為資源詛咒的又一個對象?

經濟增速驚人

圭亞那人口僅80萬,國土麵積21.5萬平方公裏,與中國湖南省麵積相當。然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圭亞那2024年經濟增速高達43.8%,這已是其連續第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9年至2024年間,圭亞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從51.7億美元增加至230.3億美元,增長率達345%,其中2022年的經濟增速高達62%。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圭亞那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約72億美元,位列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第五位,占整個地區的4%。與2022年相比這一數值增長了63.8%。

經濟高速發展使得該國國民收入迅速躍升。2023年,圭亞那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到20360美元,被世界銀行歸類為高收入國家。於是,包括住宅、大型購物中心等高端消費需求隨之上升。2024年8月26日,圭亞那住房與水利部長羅德裏格斯透露,過去4年間全國共有62個新住宅區完成開發。

統計網站Statista關於圭亞那居住用房地產市場的統計顯示,成交量自2019年起就維持在每年1400套,預計2025年市場價值將達178.9億美元。外國投資激增和外籍人士湧入也創造了對高質量住房的需求,將進一步推高房地產價格。預計2025年至2029年,房地產市場年增長率為4.41%,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23.6億美元。

此外,圭亞那首都喬治敦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Giftland Mall自2015年開業以來不斷擴張。距離這一購物中心13公裏的地方,2021年又建起一座商業綜合體Amazonia Mall,國際餐飲品牌、電影院、電子產品商店入駐其中。

零售和金融服務公司Unicomer集團耗資1.2億美元在圭亞那建設的商業綜合體和物流園預計2025年完工,建成後將容納多個國際品牌和一係列零售和服務商品牌。

“一夜暴富”

能實現如此發展速度,與圭亞那2019年的“一夜暴富”不無關係,尤其是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密切相關。據《圭亞那紀事報》報道,圭亞那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占2023年財政擬議預算的30%,比2022年高出3個百分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稱,美國石油企業埃克森美孚公司2015年在位於大西洋圭亞那-蘇裏南海盆的近海斯塔布魯克區塊首次發現石油。此後,埃克森美孚及其合作夥伴赫斯等跨國石油公司在該區塊又發現了30多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點位。據最新估算,圭亞那可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超過110億桶油當量,石油開采公司仍在勘探該國的近海水域。

早在2019年底石油開采作業正式動工時,時任財政部長溫斯頓·喬丹就將圭亞那描述為“加勒比迪拜”,稱其經濟增長時代正在開啟。2024年初,圭亞那的原油日產量已增至64.5萬桶。到2025年,日產量預計將超過80萬桶,與該國人口數量相當。

除石油外,圭亞那的礦產儲量也很豐富,特別是黃金。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領導的“地球采金”計劃發布的一份報告,采礦業是圭亞那第三大支柱產業,2017年貢獻了13%的GDP,其中黃金占10%。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項目“經濟複雜性觀察平台”數據顯示,2022年圭亞那出口了價值13.6億美元的黃金,成為世界第47大黃金出口國,這也使黃金成為該國第二大出口產品。

圭亞那還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近九成土地被熱帶雨林覆蓋,這對其經濟同樣具有戰略價值。圭亞那總統伊爾凡·阿裏在2023年7月曾透露,該國將在未來10年通過向赫斯公司出售國際認證的碳信用至少賺取7.5億美元,其中將把至少15%的資金再投資於土著社區。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2024年6月,圭亞那是全球第三大向美國出口原油的國家,每天29.3萬桶。

與此同時,圭亞那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埃塞奎博地區正在推進新的石油開采項目,這將使其日均石油產量再提高25萬桶,到2027年底圭亞那日均產量將提高到130萬桶。對此,鄰國委內瑞拉表示不滿,認為埃塞奎博地區屬於委內瑞拉,致使兩國自2023年12月起摩擦不斷。

與鄰國的領土爭端

圭亞那與其鄰國委內瑞拉之間存在爭議領土——埃塞奎博地區,麵積15.9萬平方公裏,約占圭亞那領土麵積的三分之二。這一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水、森林和生物資源,沿海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被圭亞那實際控製。然而2023年12月,委內瑞拉就該地區歸屬問題舉行全民公投並通過,單方麵認為該地區屬於委內瑞拉,在委國內各種場合見到的地圖都將埃塞奎博地區劃入版圖。

兩國圍繞埃塞奎博地區主權歸屬的爭端最早可追溯至西班牙殖民時期,但始終懸而未決。1899年,美、英、俄代表組成的仲裁法庭將大部分爭議領土管轄權劃給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圭亞那。由於委方主張上述裁決無效,英國和委內瑞拉政府於1966年2月在日內瓦談判並達成《日內瓦協議》,規定了一係列爭端解決機製。

隨著時間推移,在爭端解決方式、爭議地區開發等問題上,兩國對《日內瓦協議》形成不同解讀。委方認為應由聯合國調解兩國爭端;圭方認為唯一可行途徑是通過國際法院裁決“1899年仲裁”是否有效。

2015年,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在爭議地區附近海域發現大規模油田,並與圭政府合作開采。委政府要求立即停止作業,並出台了涵蓋埃塞奎博地區及附近海域的一體化國防計劃等應對措施。

2018年2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由於聯合國調解未果,根據《日內瓦協議》,將委圭領土爭端提交國際法院仲裁。同年4月,圭向國際法院提交仲裁申請。2020年12月,國際法院裁定自身有權對埃塞奎博地區爭議進行裁決。委方對以上行為均表示反對。

2022年6月,委政府向國際法院提交初步反對意見,否認1899年仲裁裁決作為證據的可采用性。2023年4月,委初步反對意見被國際法院駁回。

2023年9月,圭亞那對爭議地區的石油區塊進行招標,並向美國埃克森美孚、法國道達爾等國際能源巨頭發放開采許可。

在此背景下,兩國領土摩擦頻頻上演。直到2023年12月14日,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與圭亞那總統阿裏會晤,兩國領導人雖未就如何按照國際法化解圍繞埃塞奎博地區主權歸屬的爭端達成一致,但在會晤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承諾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用武力解決兩國領土爭端。

土著群體的反對

圭亞那森林資源豐富,且保護較好,2022年12月1日該國成為首個被REDD+(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的碳信用機製)授予碳信用的國家。次日,赫斯公司便與圭亞那政府達成價值至少7.5億美元的碳信用購買協議,相關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支持圭亞那保護該國森林,並改善其公民生活。

然而,據葡萄牙公共通訊社報道,包括土著居民擁有的資源在內的幾乎全部森林均被納入談判範疇。據官方估計,土著居民合法擁有該國約15%的森林資源,出售碳信用所得資金也將按此比例提供給土著村莊,隻要各個村莊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得到批準,便可提取這筆資金。然而由於缺乏指導,公共通訊社記者2024年7月去采訪時,圭亞那卡科河沿岸的卡科村建設的能容納12家商店的綜合體,隻有一家在營業。

該村前任酋長馬裏奧·黑斯廷斯本不同意出讓森林資源給圭亞那政府,他同時表示,當時全國酋長委員會都支持該項目,使得他投出的反對票毫無意義,隻得在項目文件上簽字。土著律師勞拉·喬治更是認為,碳信用項目使土著人失去了對自己土地的控製權。

石油是福是禍?

由於石油貿易創造了巨額收入,在喬治敦不斷有新的房屋、酒店、商場等建築物拔地而起。但大量財富的湧入正導致圭亞那消費價格上漲。

據政府統計數據,2025年1月居民消費指數達143,同比上升3.1%。其中食品類居民消費指數自2023年12月以來就在200點附近徘徊,在所有品類中是數值最高的。另據一涵蓋全球197個國家生活成本情況的數據庫,圭亞那每人每月生活成本達1057美元,全球排名第75位;其中食品成本480美元,排名第33位。

與此同時,圭亞那石油產業的蓬勃發展並未直接緩解該國的電力供應不足問題。據圭亞那電力和照明公司統計,該國2023年共經曆96次停電,較2022年有所增加。美洲開發銀行曾指出,停電是圭亞那開展業務的主要障礙。

此外,國際能源署預測,隨著大型經濟體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這對剛開始開采石油的新興經濟體圭亞那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氣候變化對圭亞那構成的“生存威脅”,與石油資源帶來的物質利益之間的鬥爭困擾著這個國家。盡管圭亞那有石油資源的“饋贈”,但獨立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預測,受海平麵上升影響,到2030年喬治敦大部分地區將被海水淹沒。

據《紐約時報》報道,隨著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圭亞那開采石油,該國一些民主和環境保護的支持者認為,此前正常運轉的環境和民主保護措施受到了威脅。他們批評埃克森美孚作為一家全球收入是圭亞那GDP約10倍的石油巨頭,在圭亞那當起了“新型殖民者”,並因此施壓圭亞那政府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不要再在石油行業“唯唯諾諾”。

圭亞那的石油繁榮無疑為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其能否擺脫“資源詛咒”仍是待解難題。資源詛咒的本質是治理詛咒,唯有將地下財富轉化為地上創新能力,才能在黑色黃金與綠色未來之間找到平衡支點。

總統阿裏在該國2月播出的《能源視角播客》中指出,雖然圭亞那擁有蓬勃發展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但政府追求經濟多元化並發展其他經濟部門仍至關重要。唯此在遭受衝擊或在收入受到全球定價機製影響時,經濟才能更具韌性。

查看評論(3)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19歲兒子最後一天上學,發福圓潤到沒脖子了
乘客突發急病,醫生為何選擇不救?
我在國外做公務員,年薪30萬,但很想回國
奧特曼在國會承認:中美的差距確實越來越小
急轉彎?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24小時討論排行

二戰結束80年 “台灣籍日本兵”的雙重身份認同之爭
副總統萬斯:印巴兩國衝突 “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普京在俄勝利日閱兵演講:真理和正義在我們這邊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謊報留美學曆 她被判入獄!去年剛獲環球小姐稱號
美總統貿易顧問:英國人會喜歡美國“氯洗雞、激素牛”
特朗普:鮑威爾不降息,可能是因為“他不愛我”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地賬戶,否則重罰
悠仁親王學術造假入讀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機!
90後當起“做飯阿姨”,不打卡月入上萬
美國加稅145%,“他”的1000萬聖誕樹訂單說沒就沒了
紐約時報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俄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現場圖集
比爾蓋茨決定捐99%財產,卻沒準備給新女友留點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個國家“一夜暴富”之後 會不會染上“荷蘭病”?

環球雜誌 2025-05-08 06:47:59

地處南美洲北部的圭亞那,曾是人均收入非常低的貧窮國家,但自從2020年油田產出第一桶油後,圭亞那迅速成為全球能源供給領域的“新貴”。目前該國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10億桶。截至2023年,圭亞那的石油日產量超過40萬桶,預計到2027年日產量將達130萬桶,這將使圭亞那成為全球重要的石油生產國。

這個國家“一夜暴富”之後 會不會染上“荷蘭病”?

在圭亞那萊瑟姆,年輕人在牧場競技節上賽馬 新華社/美聯

陡然增加的石油出口收入讓該國政府突然擁有了大量財富,也給該國的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然而伴隨高速增長而來的是資源型國家繞不開的困境:領土爭端升級、土著群體反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等等。

不少人追問:圭亞那會不會染上“荷蘭病”,成為資源詛咒的又一個對象?

經濟增速驚人

圭亞那人口僅80萬,國土麵積21.5萬平方公裏,與中國湖南省麵積相當。然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圭亞那2024年經濟增速高達43.8%,這已是其連續第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9年至2024年間,圭亞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從51.7億美元增加至230.3億美元,增長率達345%,其中2022年的經濟增速高達62%。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圭亞那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約72億美元,位列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第五位,占整個地區的4%。與2022年相比這一數值增長了63.8%。

經濟高速發展使得該國國民收入迅速躍升。2023年,圭亞那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到20360美元,被世界銀行歸類為高收入國家。於是,包括住宅、大型購物中心等高端消費需求隨之上升。2024年8月26日,圭亞那住房與水利部長羅德裏格斯透露,過去4年間全國共有62個新住宅區完成開發。

統計網站Statista關於圭亞那居住用房地產市場的統計顯示,成交量自2019年起就維持在每年1400套,預計2025年市場價值將達178.9億美元。外國投資激增和外籍人士湧入也創造了對高質量住房的需求,將進一步推高房地產價格。預計2025年至2029年,房地產市場年增長率為4.41%,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23.6億美元。

此外,圭亞那首都喬治敦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Giftland Mall自2015年開業以來不斷擴張。距離這一購物中心13公裏的地方,2021年又建起一座商業綜合體Amazonia Mall,國際餐飲品牌、電影院、電子產品商店入駐其中。

零售和金融服務公司Unicomer集團耗資1.2億美元在圭亞那建設的商業綜合體和物流園預計2025年完工,建成後將容納多個國際品牌和一係列零售和服務商品牌。

“一夜暴富”

能實現如此發展速度,與圭亞那2019年的“一夜暴富”不無關係,尤其是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密切相關。據《圭亞那紀事報》報道,圭亞那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占2023年財政擬議預算的30%,比2022年高出3個百分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稱,美國石油企業埃克森美孚公司2015年在位於大西洋圭亞那-蘇裏南海盆的近海斯塔布魯克區塊首次發現石油。此後,埃克森美孚及其合作夥伴赫斯等跨國石油公司在該區塊又發現了30多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點位。據最新估算,圭亞那可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超過110億桶油當量,石油開采公司仍在勘探該國的近海水域。

早在2019年底石油開采作業正式動工時,時任財政部長溫斯頓·喬丹就將圭亞那描述為“加勒比迪拜”,稱其經濟增長時代正在開啟。2024年初,圭亞那的原油日產量已增至64.5萬桶。到2025年,日產量預計將超過80萬桶,與該國人口數量相當。

除石油外,圭亞那的礦產儲量也很豐富,特別是黃金。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領導的“地球采金”計劃發布的一份報告,采礦業是圭亞那第三大支柱產業,2017年貢獻了13%的GDP,其中黃金占10%。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項目“經濟複雜性觀察平台”數據顯示,2022年圭亞那出口了價值13.6億美元的黃金,成為世界第47大黃金出口國,這也使黃金成為該國第二大出口產品。

圭亞那還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近九成土地被熱帶雨林覆蓋,這對其經濟同樣具有戰略價值。圭亞那總統伊爾凡·阿裏在2023年7月曾透露,該國將在未來10年通過向赫斯公司出售國際認證的碳信用至少賺取7.5億美元,其中將把至少15%的資金再投資於土著社區。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2024年6月,圭亞那是全球第三大向美國出口原油的國家,每天29.3萬桶。

與此同時,圭亞那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埃塞奎博地區正在推進新的石油開采項目,這將使其日均石油產量再提高25萬桶,到2027年底圭亞那日均產量將提高到130萬桶。對此,鄰國委內瑞拉表示不滿,認為埃塞奎博地區屬於委內瑞拉,致使兩國自2023年12月起摩擦不斷。

與鄰國的領土爭端

圭亞那與其鄰國委內瑞拉之間存在爭議領土——埃塞奎博地區,麵積15.9萬平方公裏,約占圭亞那領土麵積的三分之二。這一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水、森林和生物資源,沿海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被圭亞那實際控製。然而2023年12月,委內瑞拉就該地區歸屬問題舉行全民公投並通過,單方麵認為該地區屬於委內瑞拉,在委國內各種場合見到的地圖都將埃塞奎博地區劃入版圖。

兩國圍繞埃塞奎博地區主權歸屬的爭端最早可追溯至西班牙殖民時期,但始終懸而未決。1899年,美、英、俄代表組成的仲裁法庭將大部分爭議領土管轄權劃給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圭亞那。由於委方主張上述裁決無效,英國和委內瑞拉政府於1966年2月在日內瓦談判並達成《日內瓦協議》,規定了一係列爭端解決機製。

隨著時間推移,在爭端解決方式、爭議地區開發等問題上,兩國對《日內瓦協議》形成不同解讀。委方認為應由聯合國調解兩國爭端;圭方認為唯一可行途徑是通過國際法院裁決“1899年仲裁”是否有效。

2015年,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在爭議地區附近海域發現大規模油田,並與圭政府合作開采。委政府要求立即停止作業,並出台了涵蓋埃塞奎博地區及附近海域的一體化國防計劃等應對措施。

2018年2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由於聯合國調解未果,根據《日內瓦協議》,將委圭領土爭端提交國際法院仲裁。同年4月,圭向國際法院提交仲裁申請。2020年12月,國際法院裁定自身有權對埃塞奎博地區爭議進行裁決。委方對以上行為均表示反對。

2022年6月,委政府向國際法院提交初步反對意見,否認1899年仲裁裁決作為證據的可采用性。2023年4月,委初步反對意見被國際法院駁回。

2023年9月,圭亞那對爭議地區的石油區塊進行招標,並向美國埃克森美孚、法國道達爾等國際能源巨頭發放開采許可。

在此背景下,兩國領土摩擦頻頻上演。直到2023年12月14日,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與圭亞那總統阿裏會晤,兩國領導人雖未就如何按照國際法化解圍繞埃塞奎博地區主權歸屬的爭端達成一致,但在會晤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承諾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用武力解決兩國領土爭端。

土著群體的反對

圭亞那森林資源豐富,且保護較好,2022年12月1日該國成為首個被REDD+(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的碳信用機製)授予碳信用的國家。次日,赫斯公司便與圭亞那政府達成價值至少7.5億美元的碳信用購買協議,相關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支持圭亞那保護該國森林,並改善其公民生活。

然而,據葡萄牙公共通訊社報道,包括土著居民擁有的資源在內的幾乎全部森林均被納入談判範疇。據官方估計,土著居民合法擁有該國約15%的森林資源,出售碳信用所得資金也將按此比例提供給土著村莊,隻要各個村莊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得到批準,便可提取這筆資金。然而由於缺乏指導,公共通訊社記者2024年7月去采訪時,圭亞那卡科河沿岸的卡科村建設的能容納12家商店的綜合體,隻有一家在營業。

該村前任酋長馬裏奧·黑斯廷斯本不同意出讓森林資源給圭亞那政府,他同時表示,當時全國酋長委員會都支持該項目,使得他投出的反對票毫無意義,隻得在項目文件上簽字。土著律師勞拉·喬治更是認為,碳信用項目使土著人失去了對自己土地的控製權。

石油是福是禍?

由於石油貿易創造了巨額收入,在喬治敦不斷有新的房屋、酒店、商場等建築物拔地而起。但大量財富的湧入正導致圭亞那消費價格上漲。

據政府統計數據,2025年1月居民消費指數達143,同比上升3.1%。其中食品類居民消費指數自2023年12月以來就在200點附近徘徊,在所有品類中是數值最高的。另據一涵蓋全球197個國家生活成本情況的數據庫,圭亞那每人每月生活成本達1057美元,全球排名第75位;其中食品成本480美元,排名第33位。

與此同時,圭亞那石油產業的蓬勃發展並未直接緩解該國的電力供應不足問題。據圭亞那電力和照明公司統計,該國2023年共經曆96次停電,較2022年有所增加。美洲開發銀行曾指出,停電是圭亞那開展業務的主要障礙。

此外,國際能源署預測,隨著大型經濟體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這對剛開始開采石油的新興經濟體圭亞那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氣候變化對圭亞那構成的“生存威脅”,與石油資源帶來的物質利益之間的鬥爭困擾著這個國家。盡管圭亞那有石油資源的“饋贈”,但獨立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預測,受海平麵上升影響,到2030年喬治敦大部分地區將被海水淹沒。

據《紐約時報》報道,隨著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圭亞那開采石油,該國一些民主和環境保護的支持者認為,此前正常運轉的環境和民主保護措施受到了威脅。他們批評埃克森美孚作為一家全球收入是圭亞那GDP約10倍的石油巨頭,在圭亞那當起了“新型殖民者”,並因此施壓圭亞那政府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不要再在石油行業“唯唯諾諾”。

圭亞那的石油繁榮無疑為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其能否擺脫“資源詛咒”仍是待解難題。資源詛咒的本質是治理詛咒,唯有將地下財富轉化為地上創新能力,才能在黑色黃金與綠色未來之間找到平衡支點。

總統阿裏在該國2月播出的《能源視角播客》中指出,雖然圭亞那擁有蓬勃發展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但政府追求經濟多元化並發展其他經濟部門仍至關重要。唯此在遭受衝擊或在收入受到全球定價機製影響時,經濟才能更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