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裏,劉淼(音)一直通過亞馬遜平台向美國的批發商出售服裝。如今,那筆生意已經戛然而止。
劉淼在廣州擁有一家小工廠,中國的服裝業競爭激烈,廣州長期占據該產業的中心地位。麵對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他和多位工廠負責人上周表示,關稅和特朗普總統對廉價進口商品征收的新稅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業務。供應鏈各環節的成本也在持續攀升。
關稅重壓下,劉淼已無法繼續在亞馬遜上銷售,以前他每件衣服的利潤大約是七塊錢人民幣,現在隻有三四塊。他的摩托車停在人行道上,車把上掛著一件樣衣,勞務市場的工人正熙攘而過,他說,他覺得自己不能給員工減薪。
“現在基本上美國那邊沒怎麽做,”劉淼說。“關稅重了。”
像亞馬遜、希音和Temu這樣的電商平台將中國龐大的製造業供應鏈帶到全球消費者的家門口。這些在線市場使廣州成千上萬的小工廠得以直接接觸到美國消費者。由於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以免稅進入美國,因此工廠和平台得以維持極低的售價。
在過去幾年裏,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跨境電商的生意尤其興旺。在廣州的一個街區,外國豪車——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凱迪拉克——停在工廠外麵,這些工廠付給工人大約450元的日薪,生產在希音和亞馬遜等應用程序上銷售的服裝。
但現在,隨著貿易緊張局勢迫使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分道揚鑣,廣州的許多企業正麵臨轉折點。
關稅加劇了服裝製造商麵臨的多重挑戰。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後,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刺激消費卻收效甚微,因此盈利變得越來越困難。由於房產貶值,許多中國民眾都在縮減開支。
這打擊了張晨(音)的生意,他曾在中部省份湖北擁有六家服裝店。但疫情過後客源未能恢複,加上租金居高不下,他決定關閉所有門店。
“從2020年熬到頭了,2021年也熬到頭了,2022年還是這個樣子,感覺像看不到頭了,”張晨說。現在,他把新縫製的服裝送到機場附近的希音收貨點,每天能賺700元左右。
廣州的這些工廠不是生產電動汽車的自動化工廠,也不是生產半導體的製造園區,而半導體是中國多年來通過先進技術確保地緣政治韌性的關鍵所在。然而,中國的服裝廠雇傭了數以百萬計為生計奔波的工人。
在采訪中,廣州的九名工廠老板和經理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將工廠搬遷到約1000公裏外的湖北等省份,以降低人力成本。幾位企業主表示,他們可能會搬到越南這樣的國家——那裏已經有許多中國工廠落戶,以規避可能出現的、與目前針對中國出口商品所設關稅一樣高昂的新關稅。
許多公司反映訂單持續減少。還有的公司表示,他們已經暫停了部分生產線的運轉。他們都說,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他們目睹了附近的企業關門。
上周五,隨著美國取消中國商品免稅進口政策的生效,劉斌(音)關停了他那座規模可觀的服裝廠,成堆的希音包裹緊靠著窗戶。
劉斌的工廠專門生產沙灘派對或約會之夜穿的連衣裙和上衣,希音通常每月從他那采購10萬件左右。但今年4月,希音隻訂購了大約這一半的量,隨後他開始將生產線轉移到鄰近的江西省。他已經付不起廣州的房租了。
劉斌說,希音提供了一些搬遷補貼,幫助支付將業務轉移到越南的成本,他也考慮過,但“那邊的關稅比這邊的還要貴。”
他說他也試著在TikTok和Temu上找買家,但每個平台的訂單都減少了。“現在都在掉,然後現在也都在觀望,”劉斌說。
希音沒有回應置評請求。Temu周五表示,已停止從中國直接向美國買家運送產品。
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國內的電商平台幫助小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但由於中國消費者消費趨緊,工廠在國內的銷售將很難達到與出口同樣的規模。
在希音和Temu上銷售創意襪品的韓俊秀(音)說,她懷疑美國政府是否能夠做到突然開始對低價包裹征收關稅,這些包裹以每天400萬件的速度進入美國。
“我說實話感覺應該是可能不太現實,”在廣州的年度出口貿易展廣交會上,韓俊秀在結束了當天的參展活動後說。
睡衣派對用的毛絨襪子是她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韓俊秀說,這正是美國人仍然需要從中國企業購買的東西。“他去哪裏買這麽多各種各樣的產品,對吧?”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