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兩國終於簽了礦產協議,表麵上看美國取得了勝利,但是實際上,特朗普想要得到的東西,可能壓根還沒有影子。

整體來看,美烏兩國簽署的礦產協議,相比於美國一開始提出的協議,美方被迫做出了大量讓步,如果說美國最初的方案是極度不平等協議,那麽現在這份協議,至少在字麵上接近於平等協議了。
第一,在烏克蘭資源的歸屬問題上,協議規定,全部礦產的所有權和控製權依舊歸屬於烏克蘭。烏克蘭政府有權決定資源開采地點。
第二,美烏共同創建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基金設立比例為50:50,烏克蘭與美國將共同管理該基金,雙方均無主導投票權。
第三,協議未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問題,也就是說,在烏克蘭的努力之下,特朗普口中的烏克蘭欠債問題,暫時不了了之了。
第四,美國向該基金提供資金支持,還要為烏克蘭提供防空係統。這也部分滿足了烏克蘭的需求。
在簽署協議之前,特朗普重申,美國應該為其對基輔的援助得到一些“回報”,因此美方努力推動達成獲取烏克蘭稀土礦的協議。
就在特朗普向中國商品大征稅之後,中國不僅僅向美國施加了對等關稅,更是將一係列稀土資源列入出口管製清單,對美國來說就等於是稀土禁運。
美國軍工複合體對中國的稀土依賴程度高達87%,許多關鍵武器裝備如F-35戰機、宙斯盾艦艇、“戰斧”導彈等都依賴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還有很多高端民用工業品也離不開稀土。在中國對美國進行稀土斷供後,美國軍工業和高端製造業陷入了危機,特朗普不得不滿世界尋找稀土,於是把算盤打在了烏克蘭身上。
烏克蘭方麵長期以來就宣傳自己擁有大量稀土資源,聲稱自己擁有諾沃波爾塔夫斯克礦山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礦床之一”,投入3億美元即可開發。
然而,這個所謂的最大礦床,目前正處於俄軍控製的地區,也不知道俄羅斯會不會好心地把這個礦床讓給美國和烏克蘭。
此前,烏克蘭議會議員德米特魯克爆料稱,澤連斯基在吹噓烏克蘭的礦藏時,嚴重誤導了特朗普。
他說,“首先,所有這些稀土礦產資源目前都位於交戰區。其次,沒人能說出開采這些資源的成本會是多少。”他說:“如果這些寶貴資源像澤連斯基承諾的那樣,能如此容易且大規模地開采,烏克蘭的公司早就開始開采了。這是澤連斯基企圖利用的又一個謊言,又一場鬧劇。”
能源及大宗商品專家布拉斯更是直白地表示,烏克蘭並沒有大量的稀土,“隻有焦土”。
要知道,稀土資源的開采和提煉技術極為複雜,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而烏克蘭在這些方麵非常薄弱,美國的相關技術水平也不高。更何況,烏克蘭現在正處於戰爭狀態,連基本的電力和水資源都匱乏,連道路都難以鋪設,想要大規模開采和提煉稀土資源,短期內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