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持續之際,特朗普政府突然迎來了大清盤,對華專家被解雇。作為特朗普重要盟友的馬斯克,也黯然結束了短暫的從政生涯。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美國國安顧問也換人了。如此大規模地清盤,是否說明特朗普政府內部存在嚴重問題?
短短3天時間,特朗普政府內部就迎來了三波大變動。先是在五角大樓,多名所謂的“對華專家”被解雇。緊接著,被認為與這些專家去職有關的馬斯克,也在美國內閣會議上向特朗普告別,結束了自己3個多月的從政生涯。同時,美國國安顧問沃爾茲卸任,雖然拿到了一個駐聯合國大使的提名,但從美國重大決策的直接製定者,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這種落差實在是太大了。而沃爾茲的副手,“對華專家”黃之瀚也同時去職。
那麽,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的這場變動?

事實上,從進入今年後美國不斷出現飛機事故的情況,就能看出這個超級大國陷入極不正常的狀態。特朗普一度想要通過發動“關稅戰”,來轉移美國的問題,但現在又把目光投向內部。可見其計劃已經失敗。然而,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利益集團極度膨脹。比如特朗普陣營內部,除了他的家族,還有共和黨建製派、矽穀右翼和“MAGA派”。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集團,解決內部問題就等於對付他們自己,怎麽會成功?最終的局麵,一定會變成政治傾軋。
不得不說,美國200多年的曆史實在是太短了,但凡能長一點,美國人就能看出馬斯克離去的本質,那就是“內庭”與“內衛”的對抗。比如唐朝時期,宰相與宦官互相傾軋,當時擔任宰相的崔胤力勸唐昭宗將手握大權的宦官宋道弼、景務修等人殺掉。計劃成功後,大權落在崔胤手中,宦官集團不甘心失敗,引入了李茂貞等藩鎮為外援,又勾連神策軍發動兵變。此後,崔胤找了強大的藩鎮朱溫為外援,擊敗了神策軍。但朱溫進入長安後,把宦官和崔胤都殺掉,大權全都掌握在他手中。而回看美國的情況,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一度權力滔天,自然被特朗普陣營的其他人視為“眼中釘”,不僅他的政治生涯結束了,甚至旗下的特斯拉也計劃將他掃地出門。
而在另一邊,沃爾茲離開白宮,看似是換了個職務,其實就是被解雇,而且時間點非常微妙,正值特朗普屢次喊話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美軍航母艦載機墜海,美烏總統在梵蒂岡麵談,美烏簽署礦產協議之際。顯然,沃爾茲的離開,是給特朗普的外交、軍事、經濟政策失敗“背鍋”。而且,國安顧問目前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兼任,看似他成為了美國權力最大的國務卿,實則是權力最小的。一方麵,國務卿的主要職責在外交方麵,但這一塊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被萬斯拿走;另一方麵,特朗普已經計劃對美國國務院進行重組,大幅度砍掉其預算,並裁掉大量工作人員。而且有消息稱,特朗普準備讓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出任國安顧問,這也能解釋為何他此前前往莫斯科,與普京麵談。
可以預見,接下來特朗普政府的清盤還會更多,馬斯克和沃爾茲離開了,但他們不會是最後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