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種名為“高潮針”的醫美產品衝上熱搜。
據“紅星新聞”報道,網傳消息稱,多地女性開打高潮針,相關預約爆滿。有商家介紹,高潮針是在陰道內的敏感點位注射膠原蛋白,以幫助提升性快感和高潮,價格從數千元至萬元不等。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高綠芬告訴“醫學界”,醫學上沒有“高潮針”這個概念。讓她擔憂的是,有些女性被沒有指征的用藥,一些沒有資質的非醫療機構為了盈利,使用不正確或不合格的填充物進行注射。
“(這是)存在好幾年的危險且誘人的項目。早先是偷偷摸摸搞,近幾個月開始大張旗鼓地搞。”前北京三甲醫院婦產科醫生、科普大V“六層樓”發文指出,相關項目“技術不成熟、原理不紮實、效果不明確、風險一大堆。”
“這不是一個新鮮事物”
4月28日,“醫學界”在某社交平台搜索發現,以“高潮針”為關鍵詞的筆記基本被清空,但仍有不少自稱消費者的人在分享注射體驗,疑似引流至相關醫美機構。
其中一部分“高潮針”的主要成分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又稱富血小板血漿,是在提取全血並經離心機分離各成分後,提取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漿蛋白濃縮液。
這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廈門海峽整形美容醫院院長劉歆告訴“醫學界”,早在2000年左右,PRP治療就被用於骨科和牙科。
“比如,在植牙的時候,有些醫生會適當注射PRP,希望加速傷口愈合。”劉歆表示,PRP富含生長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PDGF)等,理論上能促進組織修複、再生。這是PRP治療的理論基礎。
但“醫學界”梳理發現,支持PRP在骨科、牙科等運用的循證醫學證據級別並不高,大多為間接證據,甚至陰性結果頻出。2021年頂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曾發表隨機對照研究,稱輕中度骨關節炎患者注射PRP,效果和打生理鹽水(安慰劑)差不多。
有限的療效和昂貴的價格限製了PRP的臨床應用,直到醫美整形行業興起後,“PRP治療漸漸開始‘轉戰’至私立醫美機構,早期主要用於麵部注射,以抗衰老、促緊致等名義宣傳,吸引著經濟狀況良好、對形象追求高的女性。”劉歆介紹。
公開信息中,國內部分公立三甲醫院的皮膚科也曾對該療法有所推介:PRP技術正越來越多被用於脫發、麵部年輕化的治療。由於其安全有效,副作用低,獲得眾多患者及相關診療指南認可。
事實上,PRP治療在我國並未被獲批用於醫美整形。以市場一款最為暢銷的“高潮針”為例,國家藥監局官網藥械注冊信息顯示,該產品獲批的適用範圍是“用於骨折手術的輔助治療(包括可與骨修複材料混合植入骨缺失部位),製備產物不能用於靜脈注射。”

另一方麵,“廠家獲批的不是PRP,而是PRP治療的製備裝置。”劉歆表示,“嚴格來說,PRP屬於血液製品,雖然有了製備裝置,但根據我國血液製品管理條例,絕大多數私立醫美機構並沒有采集血漿、製作血液製品並將其用於治療的資質。”
但龐大的市場需求,仍使得PRP治療在監管的模糊地帶中廣泛開展。
2019年左右,“水光針”在麵部抗衰老領域興起,注射PRP的消費者開始減少,“於是醫美機構又‘另辟蹊徑’,以‘高潮針’的名義,將PRP運用至私密整形,稱能改善性冷淡、提升性快感。”劉歆說。
沒有任何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
在一些私立醫美機構的描述中,“高潮針”的原理之一是在女性的“G點等高潮點位”注射PRP,聲稱能“促進神經末梢修複、血運循環、陰道褶皺再生,從而提高女性的性體驗”,而且“沒有副作用”。
對此,劉歆告訴“醫學界”,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撐,他所在的機構也並未開展相關項目。“PRP、生長因子促修複......這一套理論類似‘萬金油’,再加上它是皮下注射,相對安全。因此機構想宣傳什麽功效,就能把它往什麽身體部位打。”
“六層樓”則認為,部分求美者在注射PRP後感受獲益,更多可能源於個體差異或心理暗示,“不具備普遍推廣的基礎。”
“醫學界”查閱發現,《生物醫藥》曾於2023年10月發表係統評價,分析了5篇關於PRP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的研究。文章指出,盡管這些研究初步得出了“有效結果”,但由於證據等級低,包括多為單臂試驗、隨訪時間短、入組人數少等,結果無法被完全采信。
文章還表示,現有文獻中PRP的注射劑量、頻率、區域等尚未達成統一共識,顯著的臨床異質性導致目前其治療性功能障礙的“有效結果”相當成問題。
此外,部分商家宣傳的“敏感點位注射”,在醫學上同樣存在爭議。
“隨著研究深入,現代醫學確實提出了一些和性相關的女性生理解剖結構,但它存在個體敏感度、位置差異。”高綠芬告訴“醫學界”,它不是商業噱頭所說的“點”,更像是“一個範圍”,因此針對特定部位的注射可能是無用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有關PRP的商業宣傳中,“注射0風險”等字樣比比皆是。據“藍鯨新聞”報道,一位南京醫師自稱,這個針除了未成年不能打,幾乎沒有什麽其他限製,所有效果都是即刻產生的,因為針劑成分會被吸收和代謝,每隔一段時間要重新注射、維持功效。
高綠芬強調,醫療操作沒有“絕對安全”一說,任何一種注射治療都有風險。PRP的製備、注射過程若被汙染,就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嚴重者會發展為感染性休克。
“有些所謂的高潮針是用玻尿酸或纖維蛋白,可能存在遠期硬化風險。”高綠芬解釋,這類成分通過局部支撐發揮作用。
同時,女性私密部位血管和神經豐富、密集,如果注射操作不規範,可能損傷血管和神經,導致出血、疼痛、感覺異常等。若打進血液裏,可能誘發栓塞、導致死亡。
2020年,《美容外科雜誌》曾介紹一例陰道壁注射透明質酸、膠原蛋白後的死亡案例,死因是填充劑誤注入陰道壁血管,導致患者進行性肺栓塞。文章提醒:“臨床醫生應慎重對待陰道注射,要認識到最廣泛使用的注射劑,也可能成為潛在致命肺部並發症的誘因。”
PRP研究,應在嚴謹的科學探索中進行
“為了追求利潤,有些非醫療機構不是由專業醫生操作、注射。相關人員不具備醫學常識,可能不知道自己究竟給女性注射了什麽,也無法及時發現各種風險。”
高綠芬擔心,為了盈利,這些機構可能自己生產PRP製品,或委托“小作坊”製作,其產品濃度和純度不夠、不符合質量標準,或無法達到無菌操作環境。
2021年,《美國醫學會雜誌》曾發表社論指出,因為製備方法不同,PRP產品的血小板和其所含生長因子的濃度會發生變化。此外,PRP樣本的質量和有效性,還可能受到血小板中藥物、食物、血糖、血壓、血脂水平影響,從而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
而根據我國國家藥監局官網批文,目前獲批的“富血小板血漿製備器(PRP)”屬於被嚴格監管的三類醫療器械,指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但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製的醫療器械。
此前,我國已有地區發文,明確禁止一些陰道內注射行為。
202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質量控製中心發布規範性文件,稱“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應該自覺抵製損害人體健康的不良操作,禁止開展損害人體正常功能或有極高風險的治療和手術,如陰道內脂肪及填充劑注射等。”
2021、2022年,該中心多次發布醫療安全警訊,重申“禁止陰道注射脂肪及填充劑”。2022年3月,國家衛健委組織發布《2022年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稱該年度整形美容專業改進目標為“降低注射美容並發症發生率”。
“雖然能理解為什麽會有人選擇,也確實映射出人們內心的焦慮,渴望打一針就能解決眼前關於性的、自身的、家庭的、親密關係的一係列問題,但這條路不僅事與願違,甚至可能害了自己。”六層樓”表示。
劉歆認為,從機製的角度,PRP在組織修複、抗衰等領域確實存在一定潛力,“但這些嚐試應該在嚴謹的科學探索中進行,比如針對一些適應證,先製定相應專家共識,限定使用標準,定期複盤、總結等,逐步推進,不應作為‘賺錢工具’,不分場景的濫用。”
高綠芬也認同,PRP在損傷修複方麵具有潛力,目前階段需“限製性、規範性”使用,“注射治療有風險,屬於醫療行為,建議在正規醫療機構,要把握好指征,選擇對的注射物,在有資質的醫生幫助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