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4月26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辦了隆重的葬禮,送別享年88歲的教皇方濟各。
持續約90分鍾的葬禮,進行得還是很順利的,到場的嘉賓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隻不過當棺槨被抬回聖伯多祿大殿(隨後準備運往聖母大殿安葬),頗具爭議的一幕出現了,雖然有些人以目送或鼓掌的方式送別教皇,但也有些貴賓拿出了手機,拍攝照片或是錄製視頻。

瑞士女總統卡琳·凱勒-蘇特 (Karin Keller-Sutter)就是其中之一。雖說現場人員眾多,但她還是被“逮住”了,進而還被多家歐美報紙點了名。
盡管報紙所用的措辭還是比較委婉的,但結合前後文就會發現,他們認為凱勒-蘇特的行為很失禮。
凱勒-蘇特和其他那些與她做出相同舉動的嘉賓,也受到了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很多人批評他們缺乏尊重,“破壞了原本莊嚴的氣氛”,但也有人認為無可厚非。

現年61歲的凱勒-蘇特在葬禮正式開始前,曾進入聖伯多祿大殿,以觸碰已經棺槨的方式,向方濟各表達了敬意。
對於凱勒-蘇特的行為,批評者認為,這是一種不敬的行為。“教皇葬禮是一個宗教和外交場合,傳統上要求與會者保持肅穆,專注於祈禱和悼念,而非記錄個人紀念品。”意大利《晚郵報》評論稱,這種行為“與儀式的神聖性不符”,可能被視為對教皇的不敬。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凱勒-蘇特等人的行為“打破了儀式的莊嚴氛圍”,被視為“失禮”。

不過支持者則認為凱勒-蘇特的行為沒有什麽不妥的,“拍攝照片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自然行為,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曆史性時刻。”
另一位被“逮住”的嘉賓,烏幹達議會副議長托馬斯·塔耶布瓦(Thomas Tayebwa)已經就自己的拍攝行為做出了解釋,他說拍攝是為了“記錄這一曆史時刻”,並與無法親臨現場的人分享。而塔耶布瓦的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他所拍攝的照片(如圖)。

據悉,相較於國際媒體的批評,瑞士國內對他們女總統的行為則保持了相對的溫和,不愧是一個以“實用主義和中立立場”著稱的國家。瑞士媒體更多地關注凱勒-蘇特在參加葬禮期間的外交表現。
此外,雖然凱勒-蘇特本人對拍攝行為沒有做出回應,但瑞士政府發言人卻打破了沉默,稱“總統的行為是個人選擇,未代表官方立場”。

有評論指出,相較於從前,梵蒂岡方麵對公眾多了寬容,他們沒有製止出席葬禮的嘉賓們的拍照。不僅如此,幾天前有人在瞻仰教皇遺容時跟遺體自拍,他們也都沒有上前阻止,當然自拍的行為也是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