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一項龐大稅改法案,內容涵蓋延續大規模減稅政策並削減聯邦開支,惟其中有關向百萬富翁加稅的建議,在共和黨內引發激烈爭論,成為法案能否順利通過的一大變數。
總統本人雖曾表示“其實很喜歡”針對高收入者加稅的概念,但態度多次反複。日前於白宮受訪時更指此舉或“相當破壞性”,憂慮富人將因此移民他國,導致稅收流失。然而,他亦曾向前議長金裏奇(Newt
Gingrich)表示,雖然支持小幅加稅,但擔心落得與老布什總統當年因食言“不加稅”承諾而敗選的同一命運。
此番稅改法案規模超過五萬億美元,除延續2017年稅率改革外,還包括多項新增減稅措施,如豁免小費、加班工資及社會保障金等。現時年收入超過七十六點七萬美元的納稅人需繳付37%最高稅率,若法案未能通過,此稅率將於年底回複至39.6%。而若針對年收百萬美元以上人士加至40%,據估算可在十年間增加三千億美元收入。
反對加稅者陣營以金裏奇及反稅倡議者諾奎斯特(Grover
Norquist)為首,指控此舉違反共和黨一貫宗旨,形容為“瘋狂”,恐動搖保守派根基。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亦表明立場,堅決反對調高稅率,指“我黨傳統向來反對加稅”。
惟黨內民粹派則唱反調。前白宮策略師班農(Stephen
Bannon)公開呼籲將最高稅率調高至40%,以減少對基層社會福利的削支壓力。他指出,美國國債已達三十六萬億美元,僅靠削支不足以應對,“必須令富人承擔更多”。
據悉,法案正由共和黨控製的國會秘密起草,除稅改外,尚包括至少1.5萬億美元削減政府開支,但黨內對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券及其他基層項目的建議亦存分歧。由於民主黨已表明反對大幅削支,法案最終能否依賴共和黨議員全體支持通過,尚屬未知之數。
特朗普總統現正左右為難,既想維持其為勞工階層代言的民粹形象,亦不願在總統大選後期冒政治風險。稅改與加稅之爭,勢將成為今年國會內部最矚目的政治角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