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消費者擔心,美國總統川普大幅提高進口貨關稅,將導致產品售價更貴,甚至可能將經濟推落衰退,一股趨勢於是應運而生:以“不買”清單取代購物清單。
紐約時報報導,在此之前,TikTok上就曾流傳宣揚“2025不買”以及“低買”、“緩買”的短片;如今川普關稅導致美國經濟展望混沌不明,再次為這種崇尚儉約的消費運動推波助瀾,但這回更聚焦於“低度消費”。
川普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國加征10%起跳的關稅,對進口自中國大陸的眾多產品課的稅率甚至超過100%,已使更多消費者體認到執行“不買”運動的迫切性。
於是,許多民眾擬出“不買”清單,列出各式各樣售價可能隨貿易戰拖長而漲價的產品,或一旦經濟惡化掀起裁員潮就必須少買的物品。
一名TikTok用戶說,她已把Shein和YesStyle販售的“流行服飾”列入不買清單,因為都會被課到關稅。
美國人對“商業極簡風”並不陌生。1960年代的極簡主義藝術運動、1970年代號披頭士主唱約翰藍儂“想像沒有占有”的訴求,以及1982年蘋果創辦人喬布斯穿黑毛衣端坐在幾近家徒四壁的房間地板上。2010年代,透過“斷舍離”女王近藤麻理惠的著作和Netflix電視節目,化繁為簡的生活概念再度掀起旋風。
鏡頭拉回2025年,借助社群媒體平台無遠弗屆的強大傳播威力,新一波消費極簡主義正迅速引起熱烈回響。
哥倫比亞商學院副教授貝蕾薩說:“社群媒體讓你把‘不消費’變得清晰可見,因為,現在不消費行為在Instagram上變得很體麵。帶上‘不買”話題標簽,予人年輕時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