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暗示他確實在乎美國股債市的走勢,但投資人千萬別因此誌得意滿地認為,善變的川普會被市場行情支配。
在美股持續重挫後,川普陸續表態不會開除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並且願意調降對中國大陸征收的關稅稅率,簡言之,川普似乎屈服於市場壓力,至少目前是如此。
不過,華爾街日報(WSJ)專欄作家麥金托希提醒,市場的力量並非魔法,資產價格隻是在反映許多人對經濟前景與未來報酬的評估,之前行情反映的是,投資人總結認為不管是對中國大陸加征145%的關稅、還是川普幹預利率決策,都不是利多,可以說市場是資金的即時民調。
從這個角度出發,市場確實會影響川普,但不保證能夠左右川普,因為有時有利國家的情,可能不利於股市(例如增稅)或債市(例如減稅),也可能不利於美元(例如降息或戰爭)。。
麥金托希指出,他能想到唯一有利國家、但同時不利於美股、美債、美元的事情,就是新冠疫情時期的防疫封鎖,但即便是當時,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支持也能大幅抵銷衝擊。股匯債齊跌意味著資金正在外逃,這是任何政府都不願見到的景象。
不過,美國離這類災難還很遙遠,但麥金托希希望,市場已對川普的可能行動施加限製,隻是他同時附帶三項警示。
首先,別以為川普立場轉變已讓資產價格築底,關鍵不是標普500指數的4,835點本月低點、也不是美元指數跌破100,也不是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5%。如果是市場迫使川普改弦易轍,這可能反而是資本外逃的跡象、也將帶來相應的損失,這不是股市獲得某種“川普護盤”,也不是股市對特定殖利率的反應。
其次,這也顯示川普在調整政策前,願意承擔多少風險。攻擊Fed獨立性傷害市場的可能性顯而易見,但他還是做了。對美國最大貨物供應國中國大陸課征145%的關稅,傷害市場的可能性也很明顯,但他也還是做了。若資產必須要暴跌,才能讓川普撤回對市場不友善的計劃,這在市場下跌時無助讓投資人安心。
最後,麥金托希提醒,這一切都是假設川普會因市場而調整政策,但大家都無法確定是否如此。川普可能在下次與不同顧問談話時產生不同想法,也許他隻是且戰且走,投資人不該自滿地認為自己握有影響川普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