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台灣芯片製造商,中美策略截然不同
紐約時報
2025-04-17 00:08:54
麵對自己對台灣及其占主導的芯片製造商台積電的依賴,中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盡管中美兩國因不斷升級的關稅而使雙方經濟進一步脫鉤,但它們麵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挑戰。兩國在半導體方麵都依賴台灣。
而如何應對這種依賴,可能會成為兩國在貿易戰中最棘手的政策問題之一。
中美兩國都將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視為一種國家安全風險。作為回應,兩國都試圖提升自身製造所需芯片的能力。
然而,台灣幾十年來打造了處於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地位的芯片產業,在意識到要複製這樣一個產業何其困難之後,為解決本國對台灣及其占主導的芯片製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的依賴,美中兩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對芯片進口展開了一項國家安全調查,這可能會導致對該行業征收關稅。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周二表示,政府告知該公司,現在向中國出售任何人工智能芯片都需要獲得許可證。特朗普總統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台灣,指責它從美國公司搶走業務。
中國則選擇了另一個方向。
上周,中國一家由國家支持的行業協會發布了指導意見,將使相當一部分先進芯片免受中國對美國征收的關稅的影響。
專家表示,原因在於中國清楚自己需要這些芯片,不想因為與美國的貿易戰妨礙到芯片的獲取。
結果是,許多由英偉達、蘋果、高通和AMD等美國公司設計,但在台灣製造的先進芯片,將不會被征收中國的關稅。美國公司可能會先拿到這些芯片,然後再賣給中國公司,但就關稅而言,中國不會將此類芯片視為原產於美國。
這與典型的貿易政策有所不同。美國和其他國家通常認為,芯片的製造地是進行芯片生產後期被稱為封裝環節的國家或地區。而中國將把電路蝕刻到微小矽片上的地方視為芯片的製造地。
特朗普和他之前的拜登總統一樣,都試圖說服台積電和其他外國芯片製造商在美國生產更多的芯片。拜登用聯邦撥款吸引企業。特朗普則試圖利用關稅威脅來迫使企業進行大規模投資。
智庫蘭德公司的技術分析高級顧問吉米·古德裏奇表示,中國的做法削弱了華盛頓多屆政府重振美國芯片製造的努力。
他說:“中國的這一手很聰明,既大幅減輕了自身的關稅負擔,同時也抑製了芯片企業在美國生產芯片的意願。”
研究機構奧姆迪亞的半導體研究主管賀輝(音)表示,中國的做法也可能使中國本土的芯片製造商受益,比如中芯國際。
先進半導體是複雜國際供應鏈的產物。
許多美國電子公司設計了驅動其設備的芯片,然後將生產外包給台積電這樣的芯片製造商,台積電從日本購買矽片等必要材料,從中國購買化學品。在台灣用於製造芯片的專用機器則是從荷蘭購買的。一些芯片會先被運往另一個國家進行測試,比如馬來西亞或中國,然後在墨西哥或中國被裝入蘋果手機或人工智能服務器。
芯片材料谘詢公司Techcet首席執行官莉塔·肖恩-羅伊表示,化學製品有時在一個國家進行提煉,在另一個國家混合,然後在第三個國家用於生產。
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的一位總監劉佩真表示,所有這些因素使得對該行業征收關稅在實操層麵上變得非常複雜。“芯片製造涉及加工和再加工、組裝和再組裝,以及多環節的運輸。”
世界上大部分先進半導體都在台灣製造,台積電等芯片製造商在過去40年裏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建立起了一個由工廠和供應商組成的網絡。
特朗普此前曾抱怨稱,台灣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獲得了不公平的主導地位。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對台灣製造的芯片給予豁免的舉措,表明中國認識到自身科技產業對台灣的依賴程度之深。
台積電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製造一枚半導體芯片涉及多個國家的公司。隨著特朗普試圖重新製定貿易規則,貨物每一次跨越邊境都增加了征收關稅的可能性,額外成本會迅速累積起來。肖恩-羅伊表示,中美之間的爭鬥有可能使芯片以及包含芯片的消費電子產品變得昂貴得多。
“如果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無法共識,最終會兩敗俱傷,”她說。“現在大家都在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