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新聞周三報道稱,據其獲得的一份政府備忘錄顯示,川普政府製定了一套廣泛的規則,授權將部分移民關押至古巴關塔那摩灣的美軍基地,其中包括未犯罪但被下達驅逐令的人。盡管政府宣稱該設施隻用於關押“最嚴重”的罪犯,但備忘錄所列標準顯示,拘留標準遠比外界預期要低。
作為其強硬移民政策的一部分,總統川普曾在1月底指示,將關塔那摩灣的設施改建為非法移民拘留中心,稱將把“最惡劣”的移民送往該地,並要求為“高優先級犯罪外國人”騰出空間。
然而,國土安全部與國防部3月7日簽署的協議披露,政府官員可廣泛行使自由裁量權,不以犯罪行為為唯一標準判斷是否將移民送往關塔那摩。
協議明確指出,任何與“跨國犯罪組織或毒品犯罪活動有關聯”的人,在被下達最終驅逐令後均可能被轉移至該基地。
所謂“關聯”被定義得非常寬泛。例如,如果移民屬於犯罪組織成員,或支付費用給犯罪集團偷渡入境美國,就算有關聯。而後一種情況恰恰適用於大量非法越境者和尋求庇護者,因為墨西哥邊境多數由犯罪集團控製。
協議還提到,若移民入境方式不明,官員可假定其支付了相關費用,特別是當他們來自“通常以這種方式入境”的國家。
盡管逾期居留者不符合被轉移標準,但這份備忘錄顯然與川普政府此前聲稱“僅關押危險罪犯”的說法相悖。
前移民官員布朗(Theresa Cardinal
Brown)指出,這份協議“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通過美墨邊境入境的移民”,因為多數人都必須直接或間接向販毒集團支付費用。
國防部發言人威爾遜(Kingsley Wilson)確認了備忘錄的存在,並稱該文件“明確了各自職責,有助於高效協作”。
政府將部分“高威脅”和“低風險”移民都轉移至關塔那摩。一些移民盡管親屬否認其幫派背景,也被關押在此。政府指南中規定,有暴力、重罪記錄或行為問題者,被視為“高威脅”;而麵臨驅逐、但無重大犯罪記錄者,則歸為“低風險”。
目前,被認定為“高威脅”的移民被關押在“九一一”事件後設立的六號營,至今仍關押十餘名恐怖主義嫌疑人。被認為風險較低者則被安置在“移民行動中心”內,這是一個營房式的設施,曆史上曾用於安置在海上被攔截的尋求庇護者。威爾遜透露,截至目前,關塔那摩關押了42名移民,其中32人在移民中心,10人在六號營。
備忘錄還指出,這些被拘留者雖身處軍方設施,但法律上仍歸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管理。ICE將派遣官員和承包商前往基地負責看守與管理,包括安排律師聯係、提供娛樂、宗教照顧及其他措施。根據協議,被關押者須在收到驅逐令後180天內被轉移出關塔那摩。
此外,國防部同意為ICE人員和被拘者提供基本設施和醫療資源,並承諾搭建帳篷以容納更多移民,但目前這些帳篷尚未啟用,且“無電、無燈、無暖氣或空調”。
麵對爭議,川普政府並未打算叫停此政策。白宮副幕僚長、川普移民政策核心設計者米勒(Stephen
Miller)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它敞開了。關塔那摩監獄敞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