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因拒絕給網約車司機好評,B站博主@何同學引發爭議。
在爭議博文中,何同學說,之前麵對司機要好評,一律說好好好,但其實並沒有走心,下車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挺不好,現在如果不是服務特別好,會直接拒絕司機。他把這定義為“真誠和勇氣”,並稱這是克服“討好型人格”的鍛煉方式。
此言一出,網友炸毛。截止到目前,有超13萬網友在其視頻下拒絕給出“一鍵三連”表達諷刺。何同學社交平台賬號一夜掉粉過萬。他刪除了涉事微博,暫未做出公開回應。
很多人認為,何同學此番發言,顯得有些“傲慢”“刻薄”。他作為互聯網博主,索要“一鍵三連”的行為與網約車司機討要好評性質相同。觀眾和乘客當然都有權利拒絕給好評,但是把這個事當成炫耀自己的“勇氣”,就有點好笑。而何同學和網約車司機話語權以及影響力的嚴重不對等,更會讓人質疑他是在倚強淩弱。
再說,網約車司機對他來說,幾乎是一個陌生人,拒絕一個陌生人並不難,對他的生活或者性格的影響,實在是微乎其微。何同學真想改變“討好性人格”,應該從熟人關係開始,比如職場同事、親人朋友,挑戰性更大,效果立竿見影。
從網約車司機那找“真誠和勇氣”,多少有點本末倒置,緣木求魚。正如有的網友諷刺他“拳打敬老院,腳踢幼兒園,並不是練膽氣,要對強者說不才行”。
大多數時候網約車司機要好評,隻是在乘客下車結算的時候,順嘴一說,並不算很無理的要求,有些麵子薄的司機可能還不太好意思,會解釋兩句自己為什麽需要好評。
如果司機沒有犯錯,坐車期間也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很多人願意給好評。畢竟,好評的多少,對應的是平台給司機的等級權益,如果好評多、等級高,司機的收入會更穩定。
如果一個司機開口要好評,很有可能說明,現在的好評太少已經影響到了他的收益。
都知道,現在網約車司機謀生越來越難,收入較前幾年大為減少,這時候順手給人一個好評,不代表你是個不懂拒絕的“濫好人”,相反,說明你還有為人最基本的善良底色。

當然,網約車司機的艱辛處境,可能是何同學難以體會的。作為B站擁有1200萬粉絲的頭部博主,何同學一路走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大學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還沒畢業就因為5G科普視頻走紅網絡。
2021年,他和蘋果總裁蒂姆·庫克的一段專訪,更是讓他徹底出圈。走在時代技術發展的前沿,從他身上能看到新一代年輕人的自信、力量,這些都是曾經貼在何同學身上的標簽。
有人拿他對庫克的態度和網約車司機作比較。
麵對庫克這樣的強者,如果當初在專訪裏,何同學能直陳蘋果產品的不足之處,這才是“真誠和勇氣”;相反,他當初並沒有這麽做,而是對著庫克輸出了一通“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霧西湖,霧西湖不如你來到西湖”,一度被很多網友認為太過諂媚。
如今見他把拒絕網約車司機,作為克服討好型人格的方式,網友們更覺得他站在普通人的對立麵。
說到底,作為Z時代的代表之一,人們希望能從何同學身上,看到他對底層民眾的共情,而不是“你得好好表現才配得上我給你好評”的洋洋自得。
畢竟,何同學能有今日的名氣,除了他自己的創作,也離不開普通人的觀看和點擊,粉絲的“一鍵三連”。
前兩年,因為在直播間懟網友“哪裏貴了”,讓網友反思有沒有認真工作,李佳琦一夜掉粉百萬,到現在還沒怎麽緩過來。前有李佳琦,現在有何同學——不要為難打工人,學會共情打工人,可能是每一個公眾人物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