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了一份針對 100多個國家的全麵關稅清單。
在特朗普總統自稱的“解放日”,他宣布對美國的貿易夥伴全麵征收關稅,這讓人想起另一個西方發達經濟體在自己周圍築起高牆的時刻。
就像英國近九年前那場決定退出歐盟的重大公投——“脫歐”一樣,特朗普的關稅對既有秩序造成了沉重打擊。美國退出全球經濟與英國退出歐洲範圍內的貿易集團並無二致,而且在英國的脫歐派看來,這也是一種類似的解放之舉。
鑒於美國經濟的體量更大,以及它在全球商業的核心地位,特朗普此舉的衝擊正帶來更廣泛的反響。然而,與英國脫歐一樣,其最終影響尚不確定:特朗普有可能因市場暴跌而受挫,或因達成一次性協議而態度軟化,從而改變自己的立場。
經濟學家們表示,更重要的是,自由貿易的崛起可能是不可逆轉的,它帶來的好處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即使沒有了核心參與者,世界其他地方也會找到保持這一體係運轉的方法。盡管貿易自由化遭遇了種種挫折,特朗普的行動也表達了種種不滿,但貿易壁壘一直在下降。

樂觀主義者指出,英國脫歐後,歐盟並沒有解體。如今,倫敦的政治話題是英國如何拉近與歐洲鄰國的關係。不過,這種可能性也是在經曆了數年動蕩之後才出現的。經濟學家預計,特朗普戲劇性的退出會給全球貿易體係帶來類似的混亂。
“這不會是自由貿易的終結,但確實標誌著世界似乎曾經追求的那種不受限製的自由貿易正在收縮,”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從邏輯上講,此時世界其他國家本應聯合起來促進彼此之間自由貿易,”他說。“現實情況是,每個國家都將隻為自己打算。”

英國費利克斯托港的貨運集裝箱。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關係可以作為美國與其貿易夥伴未來關係的範例。
這樣的世界不僅混亂無序,而且還可能更加危險。雖然貿易戰不一定會演變成槍戰,但曆史學家指出,一些衝突,比如1812年戰爭和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根源就在於貿易爭端。美中之間的全麵貿易戰將為本已火藥味十足的兩國關係火上澆油。
“如果考慮到美中之間更廣泛的衝突,”普拉薩德說,“經濟和金融關係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平衡。而這種平衡現在正在被打破。”
特朗普沒有采取英國在鴉片戰爭中對中國使用的那種炮艦外交。但他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美國最親密的貿易夥伴采取的強硬姿態加劇了人們的混亂感,並可能導致各國的反應出現分歧。
經濟學家表示,由於美國對德國製造的汽車和中國組裝的iPhone有著無法抑製的需求,美國作為全球增長最大引擎的獨特地位將使各國難以圍繞一個不那麽熱情好客的美國市場重新調整貿易關係。

這意味著許多國家最終將試圖與特朗普達成協議,就像英國首相斯塔默上周在美國對英國征收10%的關稅後表示他將做的那樣。還有一些國家將征收報複性關稅,試圖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爭取更有利的地位。
周五,中國迅速采取行動,針鋒相對地征收了34%的關稅,此前外界曾經猜測,中國可能會與鄰國日本和韓國協調應對。歐盟已經警告那些發現自己被排擠出美國市場的國家不要向歐盟市場傾銷廉價出口產品。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洲決定如何應對,”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說。“歐洲人可能會與中國走得更近,把越南的許多商品消化掉。”

杭州一家生產自行車用不鏽鋼鋼圈的工廠。
“這將創造一個巨大的非美國貿易集團,”他繼續說。“但我認為歐洲人不會樂於看到大量中國出口商品湧入歐。這些過剩的出口將流向哪裏?”
歐洲可能會抵製更多中國進口商品,這將使中國領導人麵臨一個棘手的挑戰。他們要麽采取措施,通過刺激本國民眾的需求來降低中國對出口的依賴,過去他們曾試圖這麽做過,但結果好壞參半。或者他們可以尋求與特朗普達成協議,盡管他們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簽署了一項初步協議,但最終還是未能達成協議。
盡管對特朗普的粗暴手段有很多批評,但經濟學家們表示,他是在回應一個真正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貿易大國正在崛起,這個國家大量補貼本國公司。在特朗普看來,這掏空了美國製造業;他聲稱,關稅將使美國製造業複蘇。

奧巴馬總統上任時曾質疑,他的民主黨前任克林頓是否在允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方麵做出了太多讓步。2009年至2012年,奧巴馬對中國向美國市場傾銷輪胎征收了35%的關稅。拜登總統繼承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征收的關稅,並沒有做出改變。
“全球貿易體係承受壓力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中國的崛起真正體現了這種壓力,”約翰遜說。“它比日本更具破壞性和顛覆性。”
世界貿易組織估計,特朗普在此前宣布的關稅基礎上采取的措施,將使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減少1%,比此前的預測下調了近4個百分點。全麵的貿易戰將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盡管如此,一些樂觀主義者預測,特朗普的關稅將通過雙邊貿易協定或區域貿易協定加速其他國家的一體化進程。他們指出,美國是唯一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國家。後來該框架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進行重新談判,在太平洋沿岸的其他大型經濟體之間達成了一項貿易協定。
即使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的“讓美國恢複偉大榮光”運動一樣,利用了人們對全球化的不滿,但它也沒有被局限在貿易保護主義之內。脫歐派認為,一旦擺脫歐盟的束縛,英國可以自行談判達成更好的貿易協議。上周,他們將特朗普對英國征收10%的關稅(僅為歐盟的一半)歸功於英國脫歐。

肯尼亞內羅畢的一家紡織廠。包括肯尼亞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都受到了關稅打擊。
“你會看到世界上更多的國家會繞開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經濟政策教授、奧巴馬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弗曼表示。“我認為這是美國全球貿易體係中心地位的轉折點,”他說,“但世界對自由貿易的認知並未因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