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汽車位於合肥的生產線,攝於周三。歐盟去年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征收了更高的關稅,但中國商務部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已同意重啟談判。
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意味著整個歐盟乃至全球的企業正麵臨失去進入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的風險。
他們自然要開始尋找下一個重要市場。從統計角度來看,那意味著中國。
歐盟擁有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則排在第三位。但近年來,中歐關係並不融洽。歐洲經常嚴厲批評中國產能過剩,並向全球市場傾銷人為壓低價格的商品,歐洲領導人還對中國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以及其他政治和社會問題對其提出批評。
盡管如此,歐盟正麵臨美國的20%全麵關稅,汽車和卡車等主要商品的稅率甚至更高。中國所麵臨的稅率則超過50%。專家表示,這些關稅有一線可能推動這兩大經濟體走得更近——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削弱中國之際。

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雙方關係緩和的初步跡象。歐盟去年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征收了更高關稅,但中國商務部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已同意重啟談判。歐盟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稱,雙方官員已同意就電動汽車供應鏈問題“繼續展開討論”,並“重新審視”定價問題。
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當前的局勢會使中歐關係進一步疏遠。中國進入美國消費者市場的渠道減少可能會促使中國企業向歐洲出口更多廉價金屬、化工產品及其他商品,加劇歐洲對傾銷的擔憂,並在其他議題上激化本已高度緊張的關係。在美國打破長期以來的全球貿易格局之際,中歐關係可能因此惡化,造成更大範圍的破壞。
“可能會有兩種走向,”位於布魯塞爾的俄羅斯、歐洲和亞洲研究中心的分析師特蕾莎·法倫表示,“歐洲的處境非常艱難。”

特朗普總統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四在華盛頓闡明新的關稅。
歐洲正在迅速回應特朗普的貿易戰。歐盟計劃在本周敲定首批準備征收報複性關稅的商品清單,官員們承諾未來還會有更多措施出台。同時,歐盟也試圖通過談判取消關稅。
如果美國關稅不能迅速通過談判取消,歐洲和中國都可能需要尋找新的消費者市場。
歐洲戰略的另一大重點?結交新朋友。

自去年底以來,歐盟一直在努力擴大與印度、南美國家、南非、韓國和墨西哥的關係。它與加拿大和英國的關係也變得更加密切,尤其是在國防事務上。
然而,美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巨大,很難通過與其他國家達成一次性的貿易協議來替代。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4年美國的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8.8萬億美元,歐盟約為10萬億,中國約為7萬億。美國是歐盟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用中國來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盡管在數學上看似合理,實際操作卻可能很棘手。近年來,中歐漸行漸遠,貿易流量不斷減少,而且歐盟還經常指責中國使用扭曲市場的貿易手段。
近幾個月來,歐洲領導人在談論中國時所表現出的態度,充分展現了歐盟在中國問題上的兩難處境。
“我們必須與中國建設性地接觸,”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月在瑞士達沃斯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她談到了“在可能的情況下”擴大貿易與投資聯係。
但當特朗普上周宣布新一輪關稅後,大量亞洲廉價商品湧入的可能性立即引發擔憂。

“我們也會密切關注這些關稅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因為我們無法消化全球的產能過剩,也不會接受對我們市場的傾銷行為。”馮德萊恩周四在電視上發表對特朗普關稅的回應時警告說。
歐盟和中國將於今年舉行峰會,但具體的時間、地點尚未確定。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駐柏林的高級客座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諾亞·巴金表示:“特朗普的關稅很可能會讓中國大量出口轉向歐盟。”
“歐盟很可能會動用全部貿易政策工具來應對北京,”他補充道,“很難想象這種局勢會給中歐關係帶來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