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大二學生李羅伊(Chungin “Roy” Lee)近期因自創一款名為“Interview
Coder”的人工智慧(AI)工具,並在網絡麵試中利用該工具作弊,成功獲得亞馬遜(Amazon)、Capital
One、Meta和TikTok等四大科技公司的實習機會,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李羅伊聲稱,他僅花費四天時間便開發出Interview Coder這款AI工具。
該工具允許用戶在不被瀏覽器偵測的情況下截取麵試問題的螢幕截圖,並透過AI即時提供解決方案。李羅伊利用該工具,在上述四家科技公司的線上麵試中脫穎而出,獲得實習機會。然而,在他拒絕了亞馬遜的錄取提議,並公開自己如何使用AI工具通過麵試後,這些公司撤回了對他的錄用通知。
李羅伊表示,在其行為公開後,哥倫比亞大學對他進行了紀律處分,決定停學一年。然而,他並不打算重返校園,因為他發現自己對投資創業更感興趣。自一個月前開始在社交媒體分享自身經曆後,他的AI工具用戶每周增長50%,目前每月訂閱收入達17萬美元。
李羅伊的行為引發了關於AI技術在學術和職場領域應用的廣泛討論。他指出,隨著AI科技在各領域的快速普及,學校和工作場所如何準確檢測AI使用已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他認為,許多人可能尚未意識到這一影響的深遠性,任何形式的線上評估都可能麵臨安全挑戰。
然而,許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質疑,認為這種做法違反了學術誠信和職業道德。一些批評者指出,他的產品不道德或腐敗,可能對線上評估的公平性造成負麵影響。
針對AI技術在麵試中的應用,部分科技公司和教育機構開始采取措施應對。例如,一些公司可能會調整線上評估的形式,以減少作弊的可能性。然而,如何在保護評估公平性的同時,合理利用AI技術,仍是各界需要共同探討的課題。
李羅伊的案例凸顯了AI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雙麵性。一方麵,AI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和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麵,其濫用也可能對學術和職場的公平性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