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外委會27日通過跨黨派「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至少每5年檢視及更新與台交往規範,並於限期內向國會報告已廢除的相關自我限製。此版本比2023年通過同名法案的版本在做法上更加具體。美參院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 恢複國務院強而有力的台灣戰略 https://t.co/VD9O9xeZ9Y pic.twitter.com/dOrqCGKHle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March 28, 2025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7日召開工作會議,審議並通過跨黨派「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此項法案由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及民主黨籍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於3月初提出。
此法案要求修改2020年通過的「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授權國務卿至少每5年檢視及更新美台交往準則,包括定期備忘錄「與台關係方針」及相關文件,並將新方針發布給行政機構各部門。
根據法案,國務院須於完成檢視後90天內,向參、眾院的外委會提交報告,內容需列出國務卿在更新版的交往準則中所解除的自我限製。
美國國會眾議院曾在2023年以404票支持、7票反對的高票通過同名法案修正案,要求國務卿對與台灣關係的指導原則進行定期審議,且至少每2年向國會提出報告。不過,參議員柯寧及庫恩斯這次提出的版本在時程及做法上又更為具體。
柯寧也於提出法案時表示,中國對印太地區(包括我們的友邦和盟友台灣)的穩定所構成的威脅不斷演變,我們的外交指導必須能夠跟上。這項立法將有助於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在國務院恢複強而有力的台灣戰略。
庫恩斯則強調,台灣保證實施法案承認美台關係的重要性,支持我們共同的價值觀,並加強這個關鍵地區的穩定,這與我們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一致的。
法案須在參、眾兩院全體會議上通過,再由總統簽署成法。跨黨派眾議員已於2月底提出對案,後續投票時程目前尚未公開。
此外,本月民主黨籍眾議員克裏希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也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線上研討會中宣布將提出「台灣盟友基金法案」,透過發展援助支持因與台灣建立關係而受到中共壓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