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呼籲4.5億歐盟公民儲備至少可支撐72小時的物資供應,包括食物、水及其它生活必需品。歐盟也呼籲建立戰略儲備,強調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緊急協調。歐盟呼籲4.5億公民儲備至少可用三天的生活必需品 https://t.co/T174Ju1sx9 pic.twitter.com/3uQeEW4efR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March 27, 2025
歐盟備災與危機管理事務專員哈賈‧拉比卜(Hadja Lahbib)在發布新應變戰略時指出,民眾在危機中至少應備妥72小時的基本物資,包括食物、飲水、手電筒、身份證明文件、藥品以及短波收音機等。
她表示,歐盟應建立“戰略儲備”,囤積包括滅火飛機、醫療、能源與交通設備,以及應對化學、生物、放射性與核威脅的專業資源。不同成員國的備災能力各不相同,歐盟也希望各國在麵對突發事件時能加強協調。“我們不能再依賴臨時應變。”
歐盟在長達18頁的文件中強調了歐洲麵臨的前所未有挑戰,並強調重大安全威脅是其中因素。評估特別指出,俄羅斯正在入侵烏克蘭、國際衝突不斷升級、對重要設施的蓄意攻擊以及技術戰爭是造成危險局勢的關鍵因素。
該指令是在歐盟重新評估安全協議之際發布。歐盟近年來曆經COVID-19疫情和俄烏戰爭衝擊。特朗普政府又在近期警告,歐洲應在安全事務上承擔更多責任義務,進一步促使27個成員國加快行動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歐盟委員會強調這並非製造恐慌,但拉比卜表示:“當前歐洲麵對的威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且彼此緊密相連。”
據報道:目前法國、芬蘭與瑞典已采取類似措施。瑞典去年還更新了冷戰時期的民防建議,以更貼近當前的安全局勢,例如應對核攻擊的指導。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警告說,俄羅斯可能在2030年前再次對歐洲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