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5歲初中生指千年銅鏡斷代有誤,四川省博物館:我錯了

15歲初中生指千年銅鏡斷代有誤,四川省博物館:我錯了

文章來源: 上遊新聞 於 2025-03-19 03:21: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發布視頻稱,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館發現了一麵千年銅鏡出現斷代錯誤,糾錯後得到了博物館的證實與肯定。3月18日,四川省博物館回應上遊新聞(爆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表示,情況屬實,觀眾指出的斷代錯誤的確存在,博物館當天就對文物介紹做出了修改。

昭明鏡文字介紹修改前後。 受訪者供圖

從南北朝的銅器風格,到西漢的鑄造銘文,再到銅器用料,一條視頻侃侃而談……視頻中,博主嗓音略顯低沉,文物介紹相當專業,顯示出紮實的文物知識儲備,該條介紹昭明鏡斷代錯誤修改過程的視頻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讚:“這真的是初中生能掌握的知識?厲害了小孩哥!”

視頻發布者 ,15歲的徐偉哲告訴記者,自己是成都石室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他是3月14日,參觀四川省博物館二樓魏晉南北朝展覽時,無意發現昭明鏡的斷代錯誤。“博物館的介紹說,這個隨墓葬出土的銅鏡斷代是南北朝。但據我了解,南北朝動亂時期,銅質雜而不精,而這個鏡子銅質精良、皮殼溫潤,是標準的西漢產物。”

“這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西漢連弧紋昭明鏡。”徐偉哲將自己的推斷第一時間告知了博物館前台。令他意外的是,當天博物館陳展部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感謝他的糾錯。徐偉哲說,之所以要將這件小事錄製成視頻,一是為了給大家科普銅鏡相關知識;二是他認為博物館能聽見大眾的聲音並積極整改,很值得讚揚。

記者17日致電四川省博物館陳展部,其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當天收到消息後就向該藏品所屬的展覽策展人進行了反饋,同時還就此問題與博物館典藏部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專家進行了交流溝通。經多方核查與認證,證實這的確是一枚漢代銅鏡,並非南北朝。

四川省博物院相關專家介紹,這件銅鏡背後反映的其實是“墓葬斷代與墓葬出土器物斷代”這一專業考古學問題。“一般而言,墓葬出土器物多與墓葬年代相當,但考古發掘中也經常會出現早期器物出現在晚期墓葬中的現象。”該專家提到,精準斷代需要用到文物本身的類型學分析等方法,不能僅憑直覺就確定一件物品的年代,因為古代也多有製作仿古器物的情況。

該專家認為,器物材質與狀況是斷代分析的線索與條件之一,但並非唯一。“哪怕同一個時代的器物,其材質在不同地區也是有區別的。文物的最終年代需要建立在研究、鑒定等學術基礎上所做的綜合研判。”

參加此次年代重新認定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展覽本身就是麵向公眾開放的。公眾有疑問並反饋,館方很支持也很歡迎。”院方在收到這位同學的反饋之後,查閱了當時的考古發掘資料,並且組織了專家團隊對這件文物做了綜合分析和鑒定,最終確定為漢代文物。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四川省博物館建立了常態化的文物信息反饋機製,公眾參觀後可以隨時向前台、官網、官微和臨時展廳的觀眾留言本上留言。

徐偉哲亮出身份證證明自己的年紀。 受訪者供圖

針對一些網友對他年齡的質疑,覺得年齡太小。徐偉哲笑言,他不是第一次被懷疑年齡了。“有些人是因為嗓音,有些是覺得我展現出來的知識麵程度和年齡不太匹配。我甚至在網上曬過我的身份證進行自證。”

記者聯係到了徐偉哲所在的學校,成都石室中學初中學校教育處主任楊曉豔向記者證實,該學生的確為學校初三年級的一名15歲在校生。楊曉豔表示,據她所知,這名學生確實很喜歡曆史,對曆史課、語文課都很感興趣。“學校也很支持學生的全麵發展。”

如何他能了解到這麽多的文物考古知識,且能融會貫通?麵對這一問題,徐偉哲坦言,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他認為書本和學校都不是最好的老師,博物館才是。“我從五六歲起,就對相關文博知識感興趣,目前為止已經參觀過全國大小上百家博物館。別人去旅遊是順帶參觀博物館,我是專門為了看某地的博物館去那個地方旅遊。”

徐偉哲捐贈文物的證書。受訪者供圖

徐偉哲透露,他今年向陝西的一家博物館捐贈了包括漢代鐵劍、戰國骨針在內的18件文物並獲得了文物捐贈榮譽證書。“捐贈品門檻不算高。我隻是希望在能力範圍內分享出去,也代表我們青少年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傳播、傳承中國燦爛的曆史文化。”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重大震撼消息”謎底揭曉!無關台灣
加州變天了!非法移民不再享有免費醫療
多名中國人失蹤?中國大使館揭示真相
DeepSinking!DeepSeek使用率暴跌 低過腰斬
國會跳戰舞抗議全球爆紅 新西蘭毛利女議員恐遭重罰

24小時討論排行

最新研究成果,馬克思不但是中國人,還是回族!
留學生無人機偷拍美航母 簽證吊銷關押15月後驅逐
伊朗:準備用永不製造核武 換美國解除經濟製裁
柴靜: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習近平為什麽贏?因為特朗普進錯了賽道
特朗普在國內睚眥必報,中東之行卻展現寬容一麵
“4+4”沒那麽壞,但被“董小姐”搞砸了
美媒:川普錯誤地以為日本是一個容易拿捏的對象
哈佛大學校長「自願減薪25%」,控告白宮刪預算
扛不住關稅,沃爾瑪要開始漲價了!
川普欲廢除“出生公民權”,到哪步了?
耗巨資!川普79大壽 擬出動25輛M1艾布蘭華府閱兵
交出5000億"投名狀",黃仁勳摘掉美國芯片"緊箍咒"
中國官方通報醫生出軌事件:肖飛和董襲瑩均被處分
川普逛大觀園 驚歎卡塔爾大理石 嫌棄空軍1號太寒酸
馬斯克再放豪言:每個人都會想要他們的個人機器人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5歲初中生指千年銅鏡斷代有誤,四川省博物館:我錯了

上遊新聞 2025-03-19 03:21:06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發布視頻稱,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館發現了一麵千年銅鏡出現斷代錯誤,糾錯後得到了博物館的證實與肯定。3月18日,四川省博物館回應上遊新聞(爆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表示,情況屬實,觀眾指出的斷代錯誤的確存在,博物館當天就對文物介紹做出了修改。

昭明鏡文字介紹修改前後。 受訪者供圖

從南北朝的銅器風格,到西漢的鑄造銘文,再到銅器用料,一條視頻侃侃而談……視頻中,博主嗓音略顯低沉,文物介紹相當專業,顯示出紮實的文物知識儲備,該條介紹昭明鏡斷代錯誤修改過程的視頻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讚:“這真的是初中生能掌握的知識?厲害了小孩哥!”

視頻發布者 ,15歲的徐偉哲告訴記者,自己是成都石室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他是3月14日,參觀四川省博物館二樓魏晉南北朝展覽時,無意發現昭明鏡的斷代錯誤。“博物館的介紹說,這個隨墓葬出土的銅鏡斷代是南北朝。但據我了解,南北朝動亂時期,銅質雜而不精,而這個鏡子銅質精良、皮殼溫潤,是標準的西漢產物。”

“這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西漢連弧紋昭明鏡。”徐偉哲將自己的推斷第一時間告知了博物館前台。令他意外的是,當天博物館陳展部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感謝他的糾錯。徐偉哲說,之所以要將這件小事錄製成視頻,一是為了給大家科普銅鏡相關知識;二是他認為博物館能聽見大眾的聲音並積極整改,很值得讚揚。

記者17日致電四川省博物館陳展部,其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當天收到消息後就向該藏品所屬的展覽策展人進行了反饋,同時還就此問題與博物館典藏部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專家進行了交流溝通。經多方核查與認證,證實這的確是一枚漢代銅鏡,並非南北朝。

四川省博物院相關專家介紹,這件銅鏡背後反映的其實是“墓葬斷代與墓葬出土器物斷代”這一專業考古學問題。“一般而言,墓葬出土器物多與墓葬年代相當,但考古發掘中也經常會出現早期器物出現在晚期墓葬中的現象。”該專家提到,精準斷代需要用到文物本身的類型學分析等方法,不能僅憑直覺就確定一件物品的年代,因為古代也多有製作仿古器物的情況。

該專家認為,器物材質與狀況是斷代分析的線索與條件之一,但並非唯一。“哪怕同一個時代的器物,其材質在不同地區也是有區別的。文物的最終年代需要建立在研究、鑒定等學術基礎上所做的綜合研判。”

參加此次年代重新認定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展覽本身就是麵向公眾開放的。公眾有疑問並反饋,館方很支持也很歡迎。”院方在收到這位同學的反饋之後,查閱了當時的考古發掘資料,並且組織了專家團隊對這件文物做了綜合分析和鑒定,最終確定為漢代文物。

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四川省博物館建立了常態化的文物信息反饋機製,公眾參觀後可以隨時向前台、官網、官微和臨時展廳的觀眾留言本上留言。

徐偉哲亮出身份證證明自己的年紀。 受訪者供圖

針對一些網友對他年齡的質疑,覺得年齡太小。徐偉哲笑言,他不是第一次被懷疑年齡了。“有些人是因為嗓音,有些是覺得我展現出來的知識麵程度和年齡不太匹配。我甚至在網上曬過我的身份證進行自證。”

記者聯係到了徐偉哲所在的學校,成都石室中學初中學校教育處主任楊曉豔向記者證實,該學生的確為學校初三年級的一名15歲在校生。楊曉豔表示,據她所知,這名學生確實很喜歡曆史,對曆史課、語文課都很感興趣。“學校也很支持學生的全麵發展。”

如何他能了解到這麽多的文物考古知識,且能融會貫通?麵對這一問題,徐偉哲坦言,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他認為書本和學校都不是最好的老師,博物館才是。“我從五六歲起,就對相關文博知識感興趣,目前為止已經參觀過全國大小上百家博物館。別人去旅遊是順帶參觀博物館,我是專門為了看某地的博物館去那個地方旅遊。”

徐偉哲捐贈文物的證書。受訪者供圖

徐偉哲透露,他今年向陝西的一家博物館捐贈了包括漢代鐵劍、戰國骨針在內的18件文物並獲得了文物捐贈榮譽證書。“捐贈品門檻不算高。我隻是希望在能力範圍內分享出去,也代表我們青少年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傳播、傳承中國燦爛的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