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演員陣容這麽強,咋拍得這麽狗血!

演員陣容這麽強,咋拍得這麽狗血!

文章來源: 電影派 於 2025-03-13 10:49:5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好消息。

又有醫療劇可以看了!

壞消息。

國產的。

這劇一開始就讓人嗅到了不安的氣息。



這都啥時候了,還拿這種話來調侃女同事。

雖然是個過場戲,但它還是隱隱透露了這部劇的兩個問題——

意識落後。

焦點不清。

再具體一些,該劇毛病到底出在了哪?

來,給它號號脈。



不廢話,單刀直入。

《仁心俱樂部》最大的問題是,原本該拍成醫療劇,卻給整成了狗血愛情劇、輕喜劇,而且,像醫患關係這種現實困境也在這種氛圍下被糊弄處理了。

這部劇從一開始就布局愛情線了。

女主劉梓懿(辛芷蕾 飾),神經外科副主任醫生,跟男友完成了7年的愛情長跑,即將結婚。



男主秦文彬(白客 飾),心髒外科副主任醫師,結婚多年。



按照國產劇的一般套路,這倆人咋都得在一起啊。

那該怎麽處理?

來看一場戲。

劉梓懿因為工作原因,在拍婚紗照時臨時走了。

下班後,她想親一下未婚夫關一凡(隋詠良 飾),以表示歉意。

可他下意識的反應竟然是,躲避。



然後,他就開始找借口,為自己找補。



心細的觀眾,立即就會發現貓膩:這關一凡出軌了吧。

緊接著,他就開始以出差為借口,外出。

兩人的下次相見,戲劇性拉滿。

關一凡的下體充血腫脹,卡在了瓶子裏,碰巧就送到了劉梓懿所在的醫院。





並且,送她就醫的是一個黃頭發女士。

玩兒這麽花。

出軌這事兒基本實錘了吧。

後來,劉梓懿還從未婚夫的包裏看到了他的備用手機,她接了小三的電話,內容相當炸裂。



由此來看,《仁心俱樂部》的劇情不僅狗血,還走的是浮誇喜劇風。

男主那邊沒那麽抓馬。

因為聚少離多,秦文彬的妻子潘悅(王秀竹 飾)主動提出了離婚。

而從隻言片語來推斷,她似乎早已有了新歡。



而在做這些鋪墊之前,男女主的緣分也早已降落。

生活細節裏,他們的舉動有太多的巧合和呼應。

停個車,恰好挨著。

關一凡來看下體,主治醫生恰好是秦文彬的朋友王高升(張子賢 飾)。

關父因為情緒波動,病倒了,他的主治醫生恰好又是秦文彬。

就算是劉梓懿與秦文彬為患者做個手術,也恰好同時進行。

這真是“巧兒他媽給巧兒開門”了。



《仁心俱樂部》通過這兩個人的遭遇想講述的是醫生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難以平衡。

但讓男女主在醫院裏就產生了命定的緣分,還用大量巧合鋪墊,就顯得有些過於虛幻了。

當然,女A男O的人物關係,後續能產生嗑點,也不算奇怪。



王高升的困境稍微不同一些。

他呢,人如其名,盼望高升,總是落空。

而要想擺脫“主治醫生”,成功晉升為主任醫師,先要完成副院長布置的任務:籌備馬拉鬆團隊,把醫院的文體活動搞起來。

恰好,有個ICU部門的新醫生蔣毓(師銘澤 飾)需要租房子,王高升特別熱心,他沒有商量,就把小蔣帶到了秦文彬家裏。

這一套操作有啥意義呢?

小心思也很明顯。

就是額外帶來一組CP。



哦,對了。

從細節來看,這小蔣還有一個官配。

即急診科主治醫師顧詩宜(姚安娜 飾)。



所以你看,故事還沒怎麽發展,《仁心俱樂部》就已經把一組組的愛情關係給鋪墊好了。

這難道不是把背景放在醫院裏的偶像劇?

既然背景定了,那勢必會有與之相關的各種元素,比如送紅包現象、醫患矛盾等等。

那這部劇是如何處理的呢?

簡單概括就是,高舉輕放。

關於送紅包現象,有幾處細節。

一位患者母親,想拜托秦文彬照顧兒子,他答應下來,但又覺得有些難辦,不住地唉聲歎氣。

對方顯然非常通曉這種“暗示”,小心翼翼察看周圍情況,迅速塞給他一個厚厚的紅包,這讓一向老實的秦文彬大驚失色。

而這一幕恰好又被劉梓懿看到。





此處明顯是喜劇化的處理方式,用誤會的方式製造笑料。

但作為主角的秦文彬,當然不會收。

另一個想送紅包的是關一凡的奶奶,劉梓懿曾以“醫院有規定”為由明確拒絕,這反而被奶奶嘲笑不懂人情世故。

奶奶非常執拗,陷在自己的思維裏難以掙脫。



在奶奶的觀念裏,是這個未來的孫媳婦不願拉下臉來幫忙。

為此,她不得不主動出馬。

即便秦文彬鄭重承諾不收禮物也會好好做手術,但奶奶還是想方設法把紅包留了下來。



從這些戲碼來看,《仁心俱樂部》是將送紅包的現象大致歸結於病患家屬的不安心理,而且使用喜劇橋段予以呈現。

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然是過於簡單的。

再來看醫患關係。

有個女孩患有神經母細胞瘤,治療方案非常棘手,且有死亡風險。

劉梓懿很自信,很堅定,她認為進行手術是最優選。

而父母自然會擔憂。



他們經過了多次考慮,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女孩媽媽甚至還想讓主刀醫生設身處地,她想當麵看到醫生的反應才肯放心。

這一筆的處理當然是不錯的。



後來,父母同意讓女兒做手術。

而關於手術過程,主創用了延時的方式,以增添懸念。

最終結果是順利完成。



你看,在這一節,醫患之間沒啥明顯的矛盾,整個過程甚至蒙上了一層理想的色彩。

相對應的,秦文彬那邊也有一位棘手的患者,而且還是個孩子。

他的情況比較特殊,長了一顆體外心髒。



男孩有些早熟,且對媽媽抱有莫名的恨意。

他看似性情豪爽,其實都是掩飾。

其根源在於,他很小的時候爸媽就已經離婚,後來,媽媽再度結婚,且開始做試管。

在他的眼裏,自己是累贅,媽媽根本就不想要他了,即便堅持治療,也是基於養兒防老的心理。

在劇中,秦文彬通過一個父親堅持為兒子尋找供體的事例就打開了他的心扉。



可如果代入男孩的視角,他的這種不安感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另一個患者的家庭環境跟自己也不盡相同。

他真的會如此輕易被說服嗎?

在這部劇裏,醫患關係往往是被蒙上理想之光的。

還有一點也挺致命。

該劇對於手術過程的呈現少之又少,這顯然減弱了其專業性。



總的來說,《仁心俱樂部》拍成這樣相當尷尬。

如果對比一些成功之作,則更加鮮明。

比如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它走的是生活流。

不論是對五位醫生的友情的描摹,還是對醫患關係的呈現,都是細膩的、深入的。



比如港劇《星空下的仁醫》。

它以兩位頂尖醫生的對抗為主線,充滿戲劇張力,同時呈現出了硬核而嚴謹的醫生知識與複雜的人性。



而《仁心俱樂部》失敗之處就在於,它填充了各種元素,又好似灑上了狗血國產劇的通用料理包,然後一頓攪拌。

故事場景是變了,但端上來,差不多是同樣口味。

實在讓人難以下咽。

而如果說這部劇能有啥貢獻。

大概是為嗑人提供了一些剪輯素材吧。

?
查看評論(1)

24小時熱點排行

紮克伯格:任命這位華裔為Meta的首席科學家
新晉河南首富,靠一張“旺夫大圓臉”贏麻了!
特斯拉是贏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6名大學生掉入浮選槽,救援為何38分鍾後才到場?
當孫子發現爺爺的另一麵...“理科生爺爺與184封家信”

24小時討論排行

“殺死”那個錯付910元車費男孩的不僅僅是司機
大罷免0通過 賴清德稱“確立了反共護台的國家方向”
特朗普開懟:“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沒去過”
特朗普抵達蘇格蘭,當地媒體:美國重刑犯來了
矽穀的C位都是華人?!華人或統治AI時代
24名“藍委”全過關 陸媒:民進黨“大罷免”完全失敗
俄媒尋人 25年前與普京合影中國男孩找到了 現任...
美國退出停火談判,特朗普:哈馬斯不想談判,想死
財政赤字困難 澤連斯基喊歐洲國家出錢 幫烏軍加薪
密集遊說施壓 以色列曾威脅法國放棄承認巴勒斯坦國
花大錢的山姆會員,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不看好兩位潛在買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淪為備件
斡旋無果 聯合國想買被拒 特朗普政府為何燒掉它
深陷反腐危機,澤連斯基位置恐不保?
台州富二代28輪激戰,以超20萬/米摘全國單價“地王”
特大暴雨破紀錄,河北易縣“1天下完1年的雨”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演員陣容這麽強,咋拍得這麽狗血!

電影派 2025-03-13 10:49:50

好消息。

又有醫療劇可以看了!

壞消息。

國產的。

這劇一開始就讓人嗅到了不安的氣息。



這都啥時候了,還拿這種話來調侃女同事。

雖然是個過場戲,但它還是隱隱透露了這部劇的兩個問題——

意識落後。

焦點不清。

再具體一些,該劇毛病到底出在了哪?

來,給它號號脈。



不廢話,單刀直入。

《仁心俱樂部》最大的問題是,原本該拍成醫療劇,卻給整成了狗血愛情劇、輕喜劇,而且,像醫患關係這種現實困境也在這種氛圍下被糊弄處理了。

這部劇從一開始就布局愛情線了。

女主劉梓懿(辛芷蕾 飾),神經外科副主任醫生,跟男友完成了7年的愛情長跑,即將結婚。



男主秦文彬(白客 飾),心髒外科副主任醫師,結婚多年。



按照國產劇的一般套路,這倆人咋都得在一起啊。

那該怎麽處理?

來看一場戲。

劉梓懿因為工作原因,在拍婚紗照時臨時走了。

下班後,她想親一下未婚夫關一凡(隋詠良 飾),以表示歉意。

可他下意識的反應竟然是,躲避。



然後,他就開始找借口,為自己找補。



心細的觀眾,立即就會發現貓膩:這關一凡出軌了吧。

緊接著,他就開始以出差為借口,外出。

兩人的下次相見,戲劇性拉滿。

關一凡的下體充血腫脹,卡在了瓶子裏,碰巧就送到了劉梓懿所在的醫院。





並且,送她就醫的是一個黃頭發女士。

玩兒這麽花。

出軌這事兒基本實錘了吧。

後來,劉梓懿還從未婚夫的包裏看到了他的備用手機,她接了小三的電話,內容相當炸裂。



由此來看,《仁心俱樂部》的劇情不僅狗血,還走的是浮誇喜劇風。

男主那邊沒那麽抓馬。

因為聚少離多,秦文彬的妻子潘悅(王秀竹 飾)主動提出了離婚。

而從隻言片語來推斷,她似乎早已有了新歡。



而在做這些鋪墊之前,男女主的緣分也早已降落。

生活細節裏,他們的舉動有太多的巧合和呼應。

停個車,恰好挨著。

關一凡來看下體,主治醫生恰好是秦文彬的朋友王高升(張子賢 飾)。

關父因為情緒波動,病倒了,他的主治醫生恰好又是秦文彬。

就算是劉梓懿與秦文彬為患者做個手術,也恰好同時進行。

這真是“巧兒他媽給巧兒開門”了。



《仁心俱樂部》通過這兩個人的遭遇想講述的是醫生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難以平衡。

但讓男女主在醫院裏就產生了命定的緣分,還用大量巧合鋪墊,就顯得有些過於虛幻了。

當然,女A男O的人物關係,後續能產生嗑點,也不算奇怪。



王高升的困境稍微不同一些。

他呢,人如其名,盼望高升,總是落空。

而要想擺脫“主治醫生”,成功晉升為主任醫師,先要完成副院長布置的任務:籌備馬拉鬆團隊,把醫院的文體活動搞起來。

恰好,有個ICU部門的新醫生蔣毓(師銘澤 飾)需要租房子,王高升特別熱心,他沒有商量,就把小蔣帶到了秦文彬家裏。

這一套操作有啥意義呢?

小心思也很明顯。

就是額外帶來一組CP。



哦,對了。

從細節來看,這小蔣還有一個官配。

即急診科主治醫師顧詩宜(姚安娜 飾)。



所以你看,故事還沒怎麽發展,《仁心俱樂部》就已經把一組組的愛情關係給鋪墊好了。

這難道不是把背景放在醫院裏的偶像劇?

既然背景定了,那勢必會有與之相關的各種元素,比如送紅包現象、醫患矛盾等等。

那這部劇是如何處理的呢?

簡單概括就是,高舉輕放。

關於送紅包現象,有幾處細節。

一位患者母親,想拜托秦文彬照顧兒子,他答應下來,但又覺得有些難辦,不住地唉聲歎氣。

對方顯然非常通曉這種“暗示”,小心翼翼察看周圍情況,迅速塞給他一個厚厚的紅包,這讓一向老實的秦文彬大驚失色。

而這一幕恰好又被劉梓懿看到。





此處明顯是喜劇化的處理方式,用誤會的方式製造笑料。

但作為主角的秦文彬,當然不會收。

另一個想送紅包的是關一凡的奶奶,劉梓懿曾以“醫院有規定”為由明確拒絕,這反而被奶奶嘲笑不懂人情世故。

奶奶非常執拗,陷在自己的思維裏難以掙脫。



在奶奶的觀念裏,是這個未來的孫媳婦不願拉下臉來幫忙。

為此,她不得不主動出馬。

即便秦文彬鄭重承諾不收禮物也會好好做手術,但奶奶還是想方設法把紅包留了下來。



從這些戲碼來看,《仁心俱樂部》是將送紅包的現象大致歸結於病患家屬的不安心理,而且使用喜劇橋段予以呈現。

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然是過於簡單的。

再來看醫患關係。

有個女孩患有神經母細胞瘤,治療方案非常棘手,且有死亡風險。

劉梓懿很自信,很堅定,她認為進行手術是最優選。

而父母自然會擔憂。



他們經過了多次考慮,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女孩媽媽甚至還想讓主刀醫生設身處地,她想當麵看到醫生的反應才肯放心。

這一筆的處理當然是不錯的。



後來,父母同意讓女兒做手術。

而關於手術過程,主創用了延時的方式,以增添懸念。

最終結果是順利完成。



你看,在這一節,醫患之間沒啥明顯的矛盾,整個過程甚至蒙上了一層理想的色彩。

相對應的,秦文彬那邊也有一位棘手的患者,而且還是個孩子。

他的情況比較特殊,長了一顆體外心髒。



男孩有些早熟,且對媽媽抱有莫名的恨意。

他看似性情豪爽,其實都是掩飾。

其根源在於,他很小的時候爸媽就已經離婚,後來,媽媽再度結婚,且開始做試管。

在他的眼裏,自己是累贅,媽媽根本就不想要他了,即便堅持治療,也是基於養兒防老的心理。

在劇中,秦文彬通過一個父親堅持為兒子尋找供體的事例就打開了他的心扉。



可如果代入男孩的視角,他的這種不安感早已根深蒂固,而且另一個患者的家庭環境跟自己也不盡相同。

他真的會如此輕易被說服嗎?

在這部劇裏,醫患關係往往是被蒙上理想之光的。

還有一點也挺致命。

該劇對於手術過程的呈現少之又少,這顯然減弱了其專業性。



總的來說,《仁心俱樂部》拍成這樣相當尷尬。

如果對比一些成功之作,則更加鮮明。

比如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它走的是生活流。

不論是對五位醫生的友情的描摹,還是對醫患關係的呈現,都是細膩的、深入的。



比如港劇《星空下的仁醫》。

它以兩位頂尖醫生的對抗為主線,充滿戲劇張力,同時呈現出了硬核而嚴謹的醫生知識與複雜的人性。



而《仁心俱樂部》失敗之處就在於,它填充了各種元素,又好似灑上了狗血國產劇的通用料理包,然後一頓攪拌。

故事場景是變了,但端上來,差不多是同樣口味。

實在讓人難以下咽。

而如果說這部劇能有啥貢獻。

大概是為嗑人提供了一些剪輯素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