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宇航員長期滯留太空,可謂讓美國顏麵掃地,這背後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12日,由於在火箭發射最後一刻出現技術問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取消了原定於當日晚上執行的代號為“Crew-10”的發射任務。
又出現技術故障,這意味著已超期滯留空間站9個多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歸家再度延期。
↑兩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圖據央視新聞
2024年6月5日,波音“星際客機”飛船攜兩名美國宇航員巴裏·威爾莫爾與蘇尼·威廉姆斯升空,執行首次載人試飛任務。根據計劃,飛船原定於14日脫離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但後來遭遇推進器故障等問題,返回時間幾度推遲。
好好的太空精英,現在成了“星際棄兒”,自然令美國政府大失顏麵。特朗普上任後,將兩名宇航員滯留國際空間站的遭遇歸咎於拜登政府,批評是拜登政府在太空中“拋棄”了這兩名宇航員。他還表示,已指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及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采取行動接回滯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兩名美國宇航員。
本來,馬斯克計劃在2025年3月12日通過SpaceX的“Crew-10”接他們回家,好好地給特朗普政府長臉,但由於技術問題,萬眾矚目的救援行動再次被延期。SpaceX表示,備用發射窗口為美國東部時間3月13日晚上7時48分和3月14日晚上7時03分。如果13日晚發射成功,那麽這兩名宇航員可能在3月20日左右回到地球。
兩名宇航員長期滯留太空,可謂讓美國顏麵掃地,這背後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一是美國政治的亂象已經嚴重幹擾了美國航天航空活動的正常進行。在拜登政府後期,美國兩黨內鬥升級,總統大選已經成為了價值觀、立場不同的兩派美國人的對立。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後,特朗普對於美國各大科研機構、行政機構,頻頻揮動裁員大刀,對正常的科研體製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一次,馬斯克之所以積極地想要將兩名宇航員接回來,其實也有為特朗普的政策、為DOGE(美國“政府效率部”)正名撐腰打氣的意圖。
其二是美國新興科技巨頭SpaceX和傳統航天航空巨頭波音公司圍繞美國太空戰略的競爭。為什麽這兩名宇航員被困這麽長時間,或許不完全是技術問題。這兩名宇航員是波音公司送上去的,波音公司是SpaceX在競爭美國航天航空資金的最主要的對手。那麽波音“星際客機”技術出了故障,對馬斯克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對手的極佳機會——宇航員被困時間越長,人們對SpaceX的期待就越高,對波音公司的意見就越大,而這個時候馬斯克來接回,就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其三,宇航員滯留事件本身也成為了目前特朗普政府和馬斯克用來轉移外界壓力的一個方法。特朗普政府目前在國際和國內都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而在接回宇航員這件事上,特朗普可以取得難得的全美國社會的支持。把這件事做漂亮,對於特朗普政府爭取民意、改善形象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對於馬斯克來說,更是如此。科技界和企業界普遍認為馬斯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客,而非企業家和科學家,所以將兩個宇航員接回家,對於馬斯克重振聲譽也極為重要。
正因為如此重要,所以才不能出一點差錯,務必要幹得漂亮。當科學被黨爭幹擾,勢必會亂象叢生,可憐的還是這兩名宇航員以及他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