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不足新農合變更,農民普通病僅限縣級以下醫院
RFA
2025-03-12 23:03:45
山東、河南等地農村新農合醫保參保農民的就醫從今年元月份開始受到限製,醫療報銷範圍將限製在縣級及以下醫院。
從今年元月份開始,山東、河南等地農村新農合醫保參保農民的就醫受到限製,醫療報銷範圍將限製在縣級及以下醫院。多位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年支付近四百多元醫保費,今年將不能在縣級或以上醫院看一般性疾病,醫院方麵消息稱,此乃社保局資金不足導致,這一情況引發了部分農民不滿。
近期,河南洛陽等地縣級以上醫院在門診掛號處貼出通告表示,市衛生部門要求,自2025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參保患者,門診統籌僅限基層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即定點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到縣級醫院就診者,不再享受門診統籌報銷。請相互告之。另有網傳圖片中顯示,醫院在玻璃上直接貼出寫有“2025年新農合不再報銷”的提示。
河南洛陽農民何女士本周四(13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時表示,當她得知這個消息後“簡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她說:“以前的新農合報銷對我們老百姓看病還是很有幫助的,他們現在說在縣級醫院沒有統籌,我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大部分老百姓,包括我的親戚朋友,他們大部分看病報銷幾乎都去縣級醫院。”
官方解釋是推動醫療資源下沉
根據醫保局發出的通告表示,從2025年起,參加新農合醫保的農民將隻能在縣級及以下醫院進行就醫,醫療費用報銷也僅限這些醫療機構。還說,這項政策的出台,是國家在完善基層醫療體係、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方麵的重大舉措,旨在提升縣鄉醫院的服務能力,並推動醫療服務的均衡發展。這項新的政策規定,農民在看病時,如果選擇縣級醫院以下的醫療機構治療,能夠按照醫保標準獲得相應的報銷。然而,如果選擇在省級或更高級別的醫院就診,醫療費用將不再納入報銷範圍。政策實施後,很多農民將不得不改變以往的就醫習慣,從大城市醫院回歸到本地或縣級醫院。
本台就此致電洛陽市醫保局辦公室和第一人民醫院、第五人民醫院,但始終無人接聽。
山東臨沂農民盧女士告訴本台,這項規定已經在當地實施。她說,今年的新農合醫保不但從400元漲到480元,而且還限製了農民就醫範圍:“是的,這個消息是真的,(因為)醫保局沒錢,今年(醫保費)漲到480元(每年),做大手術可以去縣級醫院,一般普通病症要下級小型社區醫院。他們現在就這樣做,他們醫保沒有錢支付。”
民眾議論醫保資金不足導致
新農合醫保參與者盧女士說,現在看病需要在社區醫院先確診後,由醫生決定是否要去縣醫院治療,但是社區醫院設備有限:“社區醫院給患者檢查或確診時,他們的能力有限啊!他們的醫療手段也有限啊!這樣一來給老百姓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我最近上醫院去,醫院人員一直在說,哎呀,醫保都沒錢了,連醫保用藥都卡得非常死。”
雲南香格裏拉居民小錢告訴本台,新政策增加了農民看病的難度:“之前都可以的,現在門診看病又報不了啦,現在一年要交四百元。”
河南鄭州退休教師賈女士接受本台采訪時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被降級”,這很不公平。她說:“即使麵對農民你也不應該這樣,當初你對農民是怎麽承諾的呀?你說隻要參加新農合,無論去哪個醫院看病都可報銷。你這種各自為政的做法是否與中央的文件相抵觸,當時國家發文給農民的承諾,隻要參保,無論在哪個醫院看病都行。”
根據官方解釋,此地方政策出台,主要是為了減少基層醫療資源的過度流失,促進縣級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也意在緩解大城市醫院過度負擔的問題。不過,對於農民而言,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就醫的便利性問題仍是他們關心的焦點。
一些農民表示,縣級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設備條件有限,難以滿足一些複雜疾病的治療需求,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就醫體驗和正常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