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沙皇”:絕對可以驅逐合法移民
持有綠卡的巴勒斯坦留學生被捕並麵對遣返,引發外界對於政府正調整移民執法尺度的關注,也猜測永久居留權的保障已經大打折扣。白宮“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表示,外籍公民犯法就會被逐,政府“絕對可以”遣返綠卡持有者,但法律專家反駁,隻有移民法官才可撤銷民眾的綠卡身份,行政部門沒有這方麵權力。
綜合NPR、《野獸日報》及《新共和周刊》報道,霍曼10日接受訪問時表示,當局“絕對可以”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宿舍,逮捕率領親巴勒斯坦示威的綠卡留學生哈利勒,又質疑有人違反了簽證條件和居留規定,同時犯下罪行,在去年校園示威期間“封鎖大樓、毀壞財物”,種種情節足以麵對懲罰。
哥大校園去年發生親巴勒斯坦示威期間,示威者占據校內的漢密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並以6歲巴勒斯坦女孩拉賈布(Hind
Rajab)的名字,將建築物重新命名。
對此霍曼重申,任何外國公民留美期間犯法,都可以麵對驅逐,政府已向所有簽證持有人發出警告,形容美國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國家”,對方應該珍惜來美求學的機會,逗留期間必須遵守法律。
國務卿魯比奧也在社交網站X發文,承諾政府將撤銷“哈馬斯支持者”的簽證和綠卡,將他們驅逐出境。但官方並未解釋,民眾在哪些情況下會被界定為哈馬斯支持者。
根據法律,綠卡持有人可以在美永久居留,也可工作或者出入境旅行,當事人若有犯罪行為,或者當初申請綠卡時曾經欺詐,移民法官可以撤銷其身份。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主席斯圖姆(Kelli
Stump)表示,以往雖有永久居民遭到驅逐的先例,但大多數涉及犯罪活動,一旦進入移民程序後,隻有移民法官才可頒布這樣的決定。
特朗普:ICE哥大抓人隻是開始
針對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探員進入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宿舍樓,拘捕並準備驅逐巴勒斯坦裔學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一事,特朗普揚言這隻是開始,同類執法行動還會繼續。學術界和民權陣營表示,哈利勒本身持有綠卡,也沒有麵對刑事指控,純粹因為行政命令而被國安部拘捕,情況惹人爭議。
綜合美聯社、《華爾街日報》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道,特朗普10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哈利勒案隻是“未來眾多逮捕行動中的第一宗”,政府知道哥大及其他大學都有學生參與示威,“支持恐怖組織、反猶太、反美國”,當局不會容忍這樣的行為,將會繼續出手懲罰。
特朗普早前頒布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利用“所有可用且適當的法律手段,起訴、驅逐、追究從事非法反猶太騷擾和暴力行為的肇事者”。而在哈利勒的個案中,白宮官員表示,國安部發現這名學生曾參與支持哈馬斯的集會,並且發放傳單,國安部隨後向負責簽證的國務院提交相關信息,並由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親自批準,褫奪哈利勒的綠卡。當局強調,這次逮捕行動涉及國家安全。
哈利勒本身已有永久居留權,去年12月身為哥大的研究生期間,曾率領校園內地親巴勒斯坦示威,並以學生代表身份與校方談判。8日晚,哈利勒在紐約的宿舍被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拘留,參與行動的人員表示,國務院已經撤銷哈利勒的綠卡,他們需要按照國務院命令行事。
對於這次事件,哥大教授薩迪厄斯(Michael
Thaddeus)表示,以往ICE執法隻會針對無證移民,這次進入校內卻搜捕綠卡持有人,開創先例之餘也讓人震驚,反映移民執法部門的策略經已改變方向。
哈利勒的律師提出訴訟後,紐約市聯邦法庭10日裁定,在法院審理案件期間,政府不得將哈利勒驅逐出境,案件暫定12日聆訊。分析表示,政府驅逐永久居民的門檻甚高,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律標準,例如當事人犯下特定罪行,並且已被定罪等,不過哥大校園雖因去年示威而出現騷亂,但哈利勒並未麵對刑事起訴。
魯比奧9日曾公開發文解釋,政府將撤銷全美哈馬斯支持者的簽證或綠卡,然後將這些人驅逐出境。教育部同日亦說,部門已向哥大、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60間院校發出警告信,要求對方履行法律責任,保護猶太師生員工的安全,否則政府將會執法。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亦已撤回對哥大的4億元聯邦撥款,並威脅削減更多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