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擔心:中國共產黨會不會徹底破壞中國文明,把它摧毀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古代的專製大霸王(秦始皇,隋煬帝,成吉思汗,朱元璋等),盡管那麽凶狠,並沒有打斷過華夏文明。但今天的共產黨,裝備著現代電子技能,能夠24小時觀察神州每一位,支配社會的方方麵麵(以前的暴君隻能夢寐以求),會不會斷裂中國的悠久文明?
有一位加拿大記者,常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並不那麽悲觀,他認為中國的人文價值觀有堅強的生存能力。Ian
Johnson(張彥)的新書Sparks: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 and their
Battle for the
Future《星火:中國的地下曆史學家和他們為未來的鬥爭》闡述了中共時期的非官方活動人士(記者,教授,學生,電影製片人等)冒著個人危險堅持記錄曆史的真相。
這些硬漢不一定互相認識,也不一定是同時代的人。有的是自己目睹過曆史的,有的是根據後來的研究做了記錄。但他們價值觀一致,揭示的是後浪推前浪的抵抗傳統。50年代初土改的嚇人真相,57年的反右運動,59-62年餓死千萬人,66-69年的血腥文革的高潮,79年的民主牆,89年春的民運和屠殺,一直到2000年代的維權運動,2017年大規模虐待維吾爾族,和2022年的白紙抗議運動。此書記錄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殘忍細節。
敢站出來說真話的人常常被視為鳳毛麟角:林昭,遇羅克,劉賓雁,劉曉波,等。他們沒有正式的組織,不寫書麵協議,也沒有“領導”。這都是故意的,是無奈的事。活在“槍打出頭鳥”的環境裏,隻能保持非正式的聯絡。網絡的出現幫了大忙。網絡前,開會見麵需要場所,警察知道了地點,能突襲,強迫解散。網絡後,人們分散行動,警察能夠竊聽,但不那麽容易打散。
抗議者為何前仆後繼?
為什麽抗議者一代一代不斷地出現?一代一代被打下去不是很難受嗎?
強壯的不倒翁精神從哪兒來?有幾個原因。第一,這些膽子大的人隻是冰山一角,實際上代表很多膽子沒那麽大的同胞。第二,真正有持續性的東西不是抗議者而是暴政的非人措施。隻要有虐待,自然會有反抗。抗議者應該視為先後換班的士兵。第三,抗議的道德基礎不是一時的靈感而是中國曆史上的悠久價值觀。張彥指出,屈原的《離騷》,蘇東坡的《赤壁賦》
等國寶級的文章都讚頌“義”的永恒價值。今天的非官方史學家也從“義”的礦泉裏喝水。
他們不隻是與千古曆史保持忠誠,更是與將來的同胞建立默契。張彥寫道:“他們希望未來的中國人知道,在2020年代,當一切都變得前所未有的黑暗時,國內的中國人沒有屈服。”等於是寄一封時間膠囊信。
中共極力反對這些異議曆史學家,也盡量壓製,懲罰他們。實際上這是因為怕他們。想來奇怪,一個有17萬億美元GDP的國家,帶著兩百萬人的軍隊,憑什麽要怕幾個獨立的史學家?似乎沒道理,但實際上有很重要的道理。
中共的“合法性”問題
中共的“合法性”需要它聲稱自己在曆史上的記錄是百分之百“正確”的。這個概念有兩個很不一樣的來源,在中共的身上是融為一體的。
第一個來源是古代帝王的傳統。皇帝有“天命”的含義是天選擇了這個人來治理人間事。新朝代的第一個皇帝本來是外來的,反叛或侵略進來的,但建朝以後天授給他“天命”是肯定了他的到來:他做主是自然的,是應該的。
因此給新朝寫曆史的人必須強調新朝的光榮。毛朝也不例外。中共的曆史必須是100%正確的。
第二個來源是中共從蘇共借過來的列寧主義的傳統。列寧的“黨”概念是抽象的:黨是完美的,容不得任何毛病的。個別黨員可能會犯錯誤。連毛澤東,在鄧小平認為,是“七三開”,隻有70%正確。但黨本身呢?不能少於100%。這是定義規定的。
因此,中共看到非官方曆史學家的作品,怕的不單單是“不準確”的問題,怕的是“會不會顛覆合法性?”的問題。如果說50年代初的土改運動不是為了把土地轉讓給耕種者,如果實際上是按計劃把人口的5%扣上“地主”帽子再去槍斃,以此鞏固新的政權,如果把土地的所有權都轉到中共手裏的實際目標是要鞏固新朝的經濟基礎,那,黨的“合法性”怎麽解釋呢?消息露出來,後果怎麽得了呢?
捷克異議人士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注意到了少數人寫出曆史真相能起格外大的作用。在名文“無權者的權力”裏提到蘇聯異議作家索爾仁尼琴(Solzhenitsyn)有這樣一段分析:
索氏為何被趕出祖國?當然不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實權的威脅,不是因為該政權的任何人怕索氏會取代他...不,是蘇共的一次心裏慌的反應。無論如何要堵塞可怕的真理源泉,真理流出來了可能會導致社會意識裏發生不可估量的轉變,然後將來可能引到不可預測的政治後果,乃至崩潰。因此,蘇聯采用一種特有的方式行事:隻要它把整個社會死死地封閉起來,它就顯得是石頭做的。但當有人大喊“皇帝赤身裸體!”,當一個人破壞了遊戲規則(從而把它暴露為遊戲),一切突然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整個外殼現在似乎是由一張破爛的廢紙組成的。
少數人的幾句真話能夠衝破一層“廢紙作的外殼”是因為外殼裏麵的價值觀本來是政府從上往下播放下去的抽象政治理念,代表的是政權的利益,並不代表老百姓在日常生活裏的具體利益。什麽三反五反,百花齊放,多快好省,炮打司令部,破四舊,立竿見影,粉碎四人幫,向前看,四個現代化,四項基本原則,達賴是分裂主義,法輪功是邪教,香港有港獨夢,台灣有台獨夢,習大大是核心,等等等等,都飄在人們日常生活之上。老百姓關心的是古今中外人類關心的東西:衣食住行,醫療,教育,人際關係公不公正,等等。古來“義”的價值觀也就取決於這些,與政權的外殼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