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居民周二(3月11日)舉行投票。這個偏遠的極寒之地的選舉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表示美國有意購買這塊具有戰略價值的土地。
特朗普今年1月入主白宮後就表示,這個地方對美國的安全利益至關重要,並堅定表示要將丹麥名下的這個半自治領土變成美國的一部分。
格陵蘭島,人口57,000,地下資源十分豐富。隨著氣候升高,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這裏的自然資源開采成本將會逐步下降,同時這裏還具有開辟新的航空線路的優越條件。這一切使得格陵蘭島卷入了大國爭奪北極主導權的地緣政治競爭。
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加強各自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
格陵蘭島曾先後由北歐一些國家控製,自1953年起成為丹麥領土,麵積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三倍。1979年格陵蘭島第一屆議會成立,但是其外交、國防和貨幣政策都由哥本哈根控製。丹麥每年給格陵蘭島提供十億美元的經費。
2009年,格陵蘭通過全民公投,獲得了完全獨立的權利,但由於擔心如果沒有丹麥的經濟支持島上民眾的生活水平將會下降。因此,格陵蘭島沒有宣布獨立。
不過,特朗普對格陵蘭興趣觸動了這個地方的居民,島內原住民對因紐特文化日益增長的自豪感,使獨立成為了這次選舉的中心議題。
美聯社說,特朗普的立場沒有寫入選票,但它在那裏每個選民的心上。
當地媒體《塞爾米西亞克報》(Sermitsiaq)的編輯馬薩納·埃格德 (Masaana
Egede)表示:“獨立的問題經特朗普而變得突出起來,蓋過了其它所有議題。”
投票站周二開放11小時。預計,最終結果計劃在周三公布。當地可能不會進行民調或投票站出口調查。
1月份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大多數格陵蘭島居民支持獨立,但對於獨立的時間和對生活水平可能帶來的影響看法不一。
路透社在首都努克(Nuuk)采訪了十幾名當地居民,他們都表示支持獨立,盡管許多人表示擔心快速過渡可能會損害經濟,並影響島上居民的全民醫保和免費教育等北歐福利項目。
該島擁有大量自然資源,包括用於高科技產業(從電動汽車到導彈係統)的稀土等關鍵礦物。
然而,由於環境問題、惡劣天氣以及中國對國際稀土市場的控製,格陵蘭島的稀土開采進展緩慢,其他地方的公司也很難獲得利潤和買家。
美聯社在周二發表的一篇報道中引用執政的因紐特人聯合黨議員皮帕盧克·林格(Pipaluk
Lynge)的話說,“我認為,從新年以來我們大多數人都因為(特朗普的)興趣而感到害怕。”
“所以我們現在真地非常、非常地期待歐洲,看看我們是否可以與他們建立更加牢固的聯係,以確保我們主權國家的安全。”
其實,大多數格陵蘭人表示,他們並不討厭美國人,並指出他們與當地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
Base)有著良好的關係。自 1951 年以來,美國的軍事人員一直駐紮在那裏。
但格陵蘭人也沒有表現出想成為美國人的跡象,美聯社說。即使是特朗普的一些最大粉絲也堅持認為,他們應該掌握自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