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肯色州斯普林代爾一家工廠的工人在檢查雞翅的質量。中國對雞肉等美國農產品加征15%的關稅。
中國政府周一開始對來自美國的多種農產品加征關稅,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海外市場。這是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的新一輪升級。
中國政府上周宣布了這些關稅,那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自1月上任以來第二次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中國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雞肉、小麥、玉米等加征15%的關稅,對大豆、豬肉、牛肉、水果等加征10%的關稅。
中國政府表示,周一前已經發貨並在4月12日前進口的貨物將不受新關稅的影響。由於大豆、小麥等農產品,尤其是玉米,往往是走海運,這意味著中國海關官員實際上要等到這些貨物在周一或之後離開美國並抵達中國時才開始加征關稅。
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目前正在舉行年度立法會議,全國人大的發言人上周表示,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幹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中國政府還表示,15家美國公司將不再被允許從中國購買產品,除非得到特別許可,其中包括一家為美國軍方提供無人機的製造商。中國政府還表示,將禁止另外十家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
特朗普認為,為了讓美國重建工業部門,並為聯邦預算創造稅收收入,有必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部分是製成品)加征關稅。他已在今年2月初對幾乎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了10%的關稅,並在上周將加征的關稅提高到了20%。他表示,這些行動的部分目的是向中國政府施壓,讓其減少合成類鴉片藥物芬太尼流入美國。
特朗普上周二還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產品加征了25%的關稅,不過兩天後,他突然對其中許多產品暫停了加征關稅的做法。
他已對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44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了20%的關稅。他的行動把受影響的中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提高到了39%,遠高於八年前開始第一個任期時的3%。除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加征了關稅外,美國對大多數貿易夥伴的進口產品征收平均約3%的關稅。
美國北達科他州卡靈頓附近的玉米田。中國將對從美國進口的玉米加征15%的關稅,對大豆、豬肉、牛肉、水果等加征10%的關稅。
盡管美中之間的貿易戰最近已有幾輪升級,但雙方都已發出信號,他們也許對妥協持開放態度。中國商務部長上周對記者表示,他已向美國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發出會麵的邀請。特朗普上個月曾表示,“有可能”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周一生效的關稅並不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在最近幾周對特朗普的貿易行動宣布反製措施。特朗普今年2月初對中國產品加征10%的關稅後,中國曾表示將對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煤炭、農用設備等加征關稅。
但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能打擊的目標更多,因為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遠多於出口。這曾讓美國在特朗普上次擔任總統期間相對容易地在抵禦中國反製措施方麵占上風。
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周一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征收額外關稅。“關稅戰也好,貿易戰也罷,都是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美方應該吸取教訓,改弦易轍,”她說。
中國目前麵臨的國內經濟問題比特朗普上次當總統時更嚴重。它正受到外國投資疲軟、房地產泡沫破裂等經濟問題的困擾。
盡管如此,中國仍有其他工具來應對不斷發展的貿易衝突。中國以前曾降低過向美國出口商品的中國公司的稅收,讓它們對進口商降價,從而減輕美國關稅的影響。
中國公司也已將產品的最終組裝轉移到了越南和墨西哥等國,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關係近幾十年來相對自由。但特朗普已試圖彌補這一漏洞,威脅要對墨西哥產品加征關稅。
中國公司還試圖利用所謂“小額豁免規則”避免關稅,美國對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入關包裹免征關稅。特朗普已試圖打擊這種做法,但事實證明打擊行動執行起來很複雜,所以特朗普已基本上暫停了這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