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法媒報道,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後,抵製美國品牌的運動正在西方多國燃起。麥當勞、愛彼迎、特斯拉、福特、穀歌等美國品牌都出現在被抵製名單中。盡管一些消費者對抵製非必要產品的想法持開放態度,但美國產品和服務無處不在,很難做到完全抵製。
01 加拿大首當其衝抵製美貨
自從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加征關稅並威脅要吞並加拿大、使其成為美國第51個州以來,加拿大消費者一直拒買美貨,並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加拿大製造”替代品清單,加拿大媒體也建議抵製美國品牌,甚至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還通過美國社交媒體X呼籲加拿大民眾“選擇加拿大品牌”。
調查顯示,加拿大一些餐館老板已將加州葡萄酒從菜單中刪除;加拿大第一大食品零售商Loblaw通過應用程序推薦本土替代商品;《福布斯》雜誌報道,加拿大民眾紛紛取消前往美國的旅遊計劃,美國旅遊協會預計損失達21億美元(約合20億歐元)。
02 丹麥零售巨頭標注“歐洲產品”
在丹麥,受特朗普威脅吞並格陵蘭島影響,一個名叫“抵製美貨”的群組在一個月內聚集了超過54000名網友。丹麥零售業巨頭Salling目前已在貨架上標注歐洲產品——如果某款產品製造商來自歐洲,則在價格標簽上用一顆小黑星做標注。但該集團否認此舉在抵製美國品牌。該集團總經理哈格(Anders
Hagh)通過LinkedIn表示,“我們的商店將繼續供應來自世界各國的品牌,消費者自行做選擇”。
在瑞典,“抵製美貨”的臉書群組同樣迅速召集超過38000名網友。這是由於“我們許多人認為世界將變得更加不確定、且更難預測”。群組成員安德森(Hube
Andersen)通過《世界報》表示,抵製行動在瑞典是常規做法,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曾因法國在太平洋進行核試驗而抵製法國產品。
在挪威,最大的船用燃料供應商Haltbakk
Bunkers3月初表示,“立即”停止向美國海軍艦艇供應燃料,以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美國白宮的遭遇。“盡管美國電視上演了烏克蘭總統遭遇的戲碼,但他仍保持克製和冷靜,這是值得稱讚的。這讓我們感到惡心……美國人沒有燃料了”,目前該條臉書內容已被刪除。挪威政府因此處境尷尬,被迫做出反應。挪威國防大臣桑德維克(Tore
Sandvik)表示,將繼續向美國軍用艦艇提供燃料,美軍將繼續從挪威獲得所需補給和支持。
03 法國:抵製美貨太難了
在法國,一個名為“抵製美國:購買法國產品!”的臉書群組已召集近千名網友,,發起人是居住在法國北部的魯塞茲(Edouard
Roussez)。在群組裏,他們相互激勵,並對美國和歐洲的產品進行交流比較。但魯塞茲指出:“我認為,在法國,脫離美國而實現自主的想法有著相當肥沃的土壤”。
然而,沒有美國產品的生活仍然難以想象。30多歲的建築師傑弗裏持開放態度,“對於非必需品,是的。這會讓我在衝動購物時三思而後行。曾幾何時,我也會買一輛特斯拉,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但麵對無處不在的美國服務,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這取決於品牌及其卷入爭議的程度。”20多歲的巴黎女性妮娜說。“但我不會因為特朗普-澤連斯基事件而抵製所有美國品牌,老實說,沒有它們太難了。”
根據法國財政部的一份報告,到2023年,美國對法國的出口額達到518億歐元,是法國的第五大供應國。經濟學家德·利馬(Pascal de
Lima)也認為:“很難想象會出現大規模動員,反對我們超市裏的許多產品。此外,在技術和食品領域還不存在可行的替代品。”
04 “美國品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還有一個製約因素:購買力。德·利馬說:“這些品牌之所以能立足並不僅僅因為它們是美國品牌,而是因為它們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他還以寶潔公司的家用和衛生用品為例。“取代這些巨頭意味著要麽付出更多,要麽重新思考我們的消費習慣。”更不用說那些遠離日常生活,但同樣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國防、製藥和農業。
魯塞茲同樣意識到這項任務並不輕鬆。但他想出了兩個解決方案。第一種:“推廣法國和歐洲的解決方案”。第二種是集中力量,針對那些在歐洲很少雇用員工的服務公司,如愛彼迎,以及那些與特朗普政府直接相關的公司,如特斯拉。
05 特斯拉電動車引關注
這可能已經初見成效:3月10日美股開盤30分鍾內,特斯拉股價下跌8.87%,降至239.51美元。自去年11月初特朗普勝選以來,特斯拉股價較曆史最高價“腰斬”,目前市值約為7000億美元。
今年2月份,特斯拉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幾乎下降了三分之二。最近幾天,法國各地發生了多起針對特斯拉的行動。在圖盧茲附近,12輛特斯拉汽車被人縱火焚燒。一個無政府主義團體4日聲稱對這起火災負責。
盡管抵製特斯拉的聲浪走高,但最新數據顯示,隨著對電動汽車需求的增加,今年2月特拉斯在英國的銷量仍增長了逾五分之一。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最新的新車注冊數據,今年2月,特斯拉在英國的銷量接近4000輛,同比增長20.7%,其中Model3和Model
Y是繼Mini Cooper之後的第二和第三受歡迎的車型。
與此同時,今年2月特斯拉在英國市場所占的份額增長到4.6%,去年同期為3.75%。這些數據表明馬斯克的一係列行為尚未威脅到特斯拉在英國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