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塔爾多哈,美國總統人質事務特使亞當·伯勒爾與哈馬斯高級成員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談,在外界看來,這是一次曆史性的時刻,因為美國選擇直接與哈馬斯展開對話,這是特朗普政府打破外交禁忌的大膽之舉。
1、華盛頓“當務之急”,已經解決?
報道稱,雙方磋商的中心議題,包括釋放被扣押的持有美以雙重國籍的士兵艾丹·亞曆山大,以及如何確保加沙地帶的停火協議得以延續。
據消息稱,亞曆山大是目前唯一被扣押在加沙的美國公民,他的命運牽動著美國政界的神經。為了促成他的釋放,華盛頓顯然是絞盡腦汁,也付出了不少努力。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亞曆山大的獲釋,對美方而言是“當務之急”。
不過,這次會談並不隻是單純的人質解救行動那麽簡單。會談過程中,美國和哈馬斯還涉及到了加沙地帶的停火協議,這可是十足的硬骨頭。據悉,雙方曾在今年1月達成停火協議,而這僅僅是開始。
2、對話哈馬斯,特朗普打破“外交禁忌”
美國與哈馬斯直接對話,不僅是其政策上的顛覆性突破,更是對美國外交傳統的一次大膽挑戰。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視哈馬斯為恐怖組織,自1997年起,這一標簽牢牢貼在哈馬斯身上。而現在,美國突然決定與這個組織坐下來談判,這其中的深意值得我們玩味。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此舉不單單是為了釋放人質。通過與哈馬斯展開直接交涉,特朗普希望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解決巴以長期存在的衝突。有人或許會質疑,這種與敵對勢力直接溝通的策略是否會削弱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原則立場?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的一個重要目標便是實現巴勒斯坦人從加沙撤離的計劃。這一計劃若能實現,不僅能夠減輕以色列的安全壓力,也可有效遏製哈馬斯在加沙的控製力。然而,擺在他們麵前的最大障礙便是哈馬斯手中的人質籌碼。
如果不能先解決人質問題,任何撤離計劃都可能因為缺乏實際可操作性而停滯不前。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美國此舉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其與以色列的關係。
3、美以分歧加劇,但不到撕破臉的時候
如今的美以關係,或許可以用一對老朋友在關鍵問題上意見不合但又必須合作來形容。特朗普政府決定與哈馬斯展開溝通,可謂引起了以色列方麵的不滿和擔憂。對於以色列來說,哈馬斯始終是一個極具威脅的敵對勢力,美國這樣的接觸顯然會讓他們感到忐忑不安。
雖然以色列表達了反對意見,但美國並沒有因此止步。美方認為,直接談判是解決人質問題的快捷方式。然而,以色列對這種策略卻保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這暴露出在涉及處理中東事務時,美以兩國對優先事項和戰略選擇的看法存在深層次分歧。
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他們一直以來習慣於依靠軍事手段應對哈馬斯,盡管這一策略無法徹底根除問題,但至少在短期內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而美國此時直接與哈馬斯交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色列的傳統策略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雖然在嘴上批評美國的做法,但在行動上卻保持著一定的克製。因為雙方都明白,在中東這個充滿變數的棋局中,任何單邊策略都可能帶來連鎖效應,使得局勢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