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多地高中刮起雙休風潮,教育專家:雙休製不是簡單"放養"

多地高中刮起雙休風潮,教育專家:雙休製不是簡單"放養"

文章來源: 大風新聞 於 2025-03-09 19:51: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浙江杭州高一、二年級全麵停止周末返校;

江蘇揚州、南通等地高一、高二實行雙休,高三調整為單休;

湖南師大附中宣布實行周末雙休製;

全國多地高中突然刮起雙休“風潮”,紛紛宣布停止周末返校。這一變化成為公眾關注焦點。為此,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采訪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指導性文件

青少年不該陷入無意義的“卷”而身心俱疲

今年1月頒布的《教育強國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四項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麵發展的措施,包括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並指出需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旨在構建一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考試與評價內容體係。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高中生目前平均睡眠時長僅為6.5小時,遠低於教育部規定的8小時。

《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內容,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高中生為40%。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不該陷入無意義的“卷”而身心俱疲。高中生的健康問題也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因此,前述教育強國綱要被視為今年大範圍實施高中雙休製的指導性文件。

>>>雙休製熱議

家長有現實的糾結:周末補課心疼自己錢包

全國多省推行高中雙休製引發熱議,一些教培機構卻跟風漲價,不少家長在感歎負擔加重的同時,也有現實的糾結。

一位河南家長道苦衷:“這樣一來,輔導班周末生意更是如日中天!不雙休的時候心疼自己孩子讀書辛苦、罵學校逼學生;現在推行雙休了,又要送孩子去補課還心疼自己錢包。”

一位長沙家長吐槽:“學校雙休了,可孩子周六補數學,周日補英語,比上學還累!這哪是減負?分明是給錢包‘減壽’!”

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校周末雙休堅持不下去,“誰去監督,可以雙休,孩子基本上一晚不睡玩手機,白天睡一天。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雙休,不信你看,到時候家長與學生可以說是鬧得雞犬不寧。”

有網友建言:“應該禁止節假日周末補課,雙休是回歸正道,早就應該雙休了,起早貪黑5天,學生需要休息。”

>>>教育專家支招

製定高中雙休製政策需要建立動態反饋係統

“作為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30餘年的學者,我既見證過高壓下崩潰的青春,也目睹過適度壓力下綻放的精彩人生。這項政策猶如一麵棱鏡,折射出教育轉型期的多重矛盾。”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心理學博士段鑫星接受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專訪指出,“我們既不能將高中雙休製簡單看作解救學生的良藥,也不能武斷地將其視為教育質量的洪水猛獸。這場教育變革的本質在於將成長的主導權重新交還給生命本身,在製度約束與人性需求間尋找動態平衡。”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心理學博士段鑫星

解縛的代價:雙休製需構建“腳手架式”過渡機製

段鑫星介紹,科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前額葉皮層(負責規劃決策)發育尚未成熟,麵對突然增加的自由時間,容易陷入“決策癱瘓”。

雙休製實施後,可能會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作息紊亂、目標感缺失等適應障礙,這是長期處於被動學習模式中的學生突然獲得時間自主權時產生的“戒斷反應”。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陷入“計劃焦慮”,比如製定精確到分鍾的計劃表,卻因執行失敗而不斷自我否定。這種過度補償行為暴露出當外部約束突然撤離時,內在秩序建構滯後的心理代償機製。

段鑫星認為,正是因為如此,“雙休製不應是簡單的‘放養’,而需要構建‘腳手架式’的過渡機製。比如,推行‘自主規劃工作坊’,通過指導學生建立彈性時間管理模型,使學生盡快形成穩定的自主學習節律。”

差異的覺醒:雙休製下家校協同機製此刻尤為重要

段鑫星用數據舉證,有研究發現,自我監控能力前30%的學生,其雙休日學習效率提升達40%;而自我監控能力較弱的群體,有效學習時間反而下降28%。

“這種‘優者更優,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的出現,也暴露出我們傳統教育模式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麵的結構性缺失。”

段鑫星指出,家校協同機製在此刻顯得尤為重要。對自控力較強的學生,家校協同應聚焦於資源供給升級與成長邊界拓展,避免陷入“優秀陷阱”;對於自控力較弱的學生,家校協同需構建漸進式賦能體係,通過“小步快跑”建立正反饋循環,逐步喚醒其內生動力。

生態的重構:周末48小時已成為檢驗教育的實驗室

段鑫星以某中學的實驗舉例,實驗顯示,雙休製下學生創造力提升23%,但基礎知識掌握度下降11%。

這恰恰印證了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壓力與表現呈倒U型關係。適度寬鬆激發創新,過度放鬆影響根基。“所以,學校需要創新評估體係,比如,增加項目製學習成果的權重,而非單純依賴考試成績。”

段鑫星建議,政策製定者需要建立動態反饋係統。比如推行“雙休製實施評估模型”,從心理健康指數、學業發展係數、家庭支持度等多個維度構建監測體係,為政策優化提供數據支撐。“這種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思維,正是教育改革深水區破局的關鍵。”

段鑫星表示,站在教育轉型的曆史節點,我們既要看到高中雙休製背後的人本主義光芒,也要清醒認知製度變革的複雜性。

“每個周末的48小時,已經成為了檢驗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微觀實驗室。”

段鑫星坦言,當學校開始學會放手,當家庭重獲教育主體性,當學生真正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場靜默卻深刻的教育革命。這場變革的終極目標,不是培養整齊劃一的“標準件”,而是讓每個生命都能在自由與秩序的張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旋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狗血!CEO偷情女下屬被捉奸後續:巨富丈夫當晚也…
台積電內部掀赴美工作潮 員工打工為名實另有所圖
伊朗400公斤濃縮鈾被發現了 以總理:我知道在哪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教堂槍案疑犯:入伍4年獎章拿手軟 兒重病難負擔
加州男子將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稱“感到很快樂”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美情報:中國正迅速擴充商業渡輪船隊 為侵台做準備
埃及內政部通報:失聯6天中國女孩被捕,原因是...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吸引外國人才的K字簽證是好東西,但趕上了最差的時機
中國留學生回國探親期間被捕 疑涉“危害國家安全”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多地高中刮起雙休風潮,教育專家:雙休製不是簡單"放養"

大風新聞 2025-03-09 19:51:29

浙江杭州高一、二年級全麵停止周末返校;

江蘇揚州、南通等地高一、高二實行雙休,高三調整為單休;

湖南師大附中宣布實行周末雙休製;

全國多地高中突然刮起雙休“風潮”,紛紛宣布停止周末返校。這一變化成為公眾關注焦點。為此,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采訪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指導性文件

青少年不該陷入無意義的“卷”而身心俱疲

今年1月頒布的《教育強國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四項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麵發展的措施,包括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並指出需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旨在構建一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考試與評價內容體係。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高中生目前平均睡眠時長僅為6.5小時,遠低於教育部規定的8小時。

《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內容,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高中生為40%。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不該陷入無意義的“卷”而身心俱疲。高中生的健康問題也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因此,前述教育強國綱要被視為今年大範圍實施高中雙休製的指導性文件。

>>>雙休製熱議

家長有現實的糾結:周末補課心疼自己錢包

全國多省推行高中雙休製引發熱議,一些教培機構卻跟風漲價,不少家長在感歎負擔加重的同時,也有現實的糾結。

一位河南家長道苦衷:“這樣一來,輔導班周末生意更是如日中天!不雙休的時候心疼自己孩子讀書辛苦、罵學校逼學生;現在推行雙休了,又要送孩子去補課還心疼自己錢包。”

一位長沙家長吐槽:“學校雙休了,可孩子周六補數學,周日補英語,比上學還累!這哪是減負?分明是給錢包‘減壽’!”

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校周末雙休堅持不下去,“誰去監督,可以雙休,孩子基本上一晚不睡玩手機,白天睡一天。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雙休,不信你看,到時候家長與學生可以說是鬧得雞犬不寧。”

有網友建言:“應該禁止節假日周末補課,雙休是回歸正道,早就應該雙休了,起早貪黑5天,學生需要休息。”

>>>教育專家支招

製定高中雙休製政策需要建立動態反饋係統

“作為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30餘年的學者,我既見證過高壓下崩潰的青春,也目睹過適度壓力下綻放的精彩人生。這項政策猶如一麵棱鏡,折射出教育轉型期的多重矛盾。”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心理學博士段鑫星接受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專訪指出,“我們既不能將高中雙休製簡單看作解救學生的良藥,也不能武斷地將其視為教育質量的洪水猛獸。這場教育變革的本質在於將成長的主導權重新交還給生命本身,在製度約束與人性需求間尋找動態平衡。”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心理學博士段鑫星

解縛的代價:雙休製需構建“腳手架式”過渡機製

段鑫星介紹,科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前額葉皮層(負責規劃決策)發育尚未成熟,麵對突然增加的自由時間,容易陷入“決策癱瘓”。

雙休製實施後,可能會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作息紊亂、目標感缺失等適應障礙,這是長期處於被動學習模式中的學生突然獲得時間自主權時產生的“戒斷反應”。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陷入“計劃焦慮”,比如製定精確到分鍾的計劃表,卻因執行失敗而不斷自我否定。這種過度補償行為暴露出當外部約束突然撤離時,內在秩序建構滯後的心理代償機製。

段鑫星認為,正是因為如此,“雙休製不應是簡單的‘放養’,而需要構建‘腳手架式’的過渡機製。比如,推行‘自主規劃工作坊’,通過指導學生建立彈性時間管理模型,使學生盡快形成穩定的自主學習節律。”

差異的覺醒:雙休製下家校協同機製此刻尤為重要

段鑫星用數據舉證,有研究發現,自我監控能力前30%的學生,其雙休日學習效率提升達40%;而自我監控能力較弱的群體,有效學習時間反而下降28%。

“這種‘優者更優,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的出現,也暴露出我們傳統教育模式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麵的結構性缺失。”

段鑫星指出,家校協同機製在此刻顯得尤為重要。對自控力較強的學生,家校協同應聚焦於資源供給升級與成長邊界拓展,避免陷入“優秀陷阱”;對於自控力較弱的學生,家校協同需構建漸進式賦能體係,通過“小步快跑”建立正反饋循環,逐步喚醒其內生動力。

生態的重構:周末48小時已成為檢驗教育的實驗室

段鑫星以某中學的實驗舉例,實驗顯示,雙休製下學生創造力提升23%,但基礎知識掌握度下降11%。

這恰恰印證了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壓力與表現呈倒U型關係。適度寬鬆激發創新,過度放鬆影響根基。“所以,學校需要創新評估體係,比如,增加項目製學習成果的權重,而非單純依賴考試成績。”

段鑫星建議,政策製定者需要建立動態反饋係統。比如推行“雙休製實施評估模型”,從心理健康指數、學業發展係數、家庭支持度等多個維度構建監測體係,為政策優化提供數據支撐。“這種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思維,正是教育改革深水區破局的關鍵。”

段鑫星表示,站在教育轉型的曆史節點,我們既要看到高中雙休製背後的人本主義光芒,也要清醒認知製度變革的複雜性。

“每個周末的48小時,已經成為了檢驗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微觀實驗室。”

段鑫星坦言,當學校開始學會放手,當家庭重獲教育主體性,當學生真正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場靜默卻深刻的教育革命。這場變革的終極目標,不是培養整齊劃一的“標準件”,而是讓每個生命都能在自由與秩序的張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