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動蕩一周 烏克蘭即將新一輪談判 美俄歐各有何盤算
BBC
2025-03-09 16:10:28
圖像來源,Reuters,美國和烏克蘭即將開啟新一輪會談
2025年3月9日
這又是全球政局動蕩的一周。
全世界都在關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之間非同尋常的交流。烏克蘭領導人訪問了歐洲盟友,他們已立即采取行動加強防禦。俄羅斯的炸彈襲擊了烏克蘭。
但是,下周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美國與烏克蘭新一輪會談之前,這些主要參與者是怎麽想的呢?
BBC的五位記者分析了本周發生的事件。
美國: 特朗普反對者堅稱他與俄羅斯結盟,罕見批評莫斯科
BBC駐美國國務院記者湯姆·貝特曼(Tom Bateman) 發自華盛頓特區
在特朗普和萬斯對澤連斯基進行羞辱性攻擊後,美國總統周一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援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對烏克蘭的自衛能力產生根本性影響。特朗普的民主黨反對者表示,現在看來,特朗普與俄羅斯結盟已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政府明確表示,此舉是試圖通過對澤連斯基施壓,迫使其簽署總統的礦產協議並迅速停火。
特朗普特使凱斯·凱洛格將軍(Keith
Kellogg)將美國撤回軍事支持描述為“就像用一塊木板打在騾子的臉上……你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很重要……然後就由他們來做(總統想要他們做的)。”
經過所有這些壓力嚐試之後,本周結束時,特朗普的一些看似態度更平和的高層外交團隊成員將於下周在沙特阿拉伯與烏克蘭人會麵。
周五,特朗普罕見地對莫斯科提出了批評,威脅要對莫斯科實施製裁,盡管俄羅斯已經受到了嚴厲的製裁,但特朗普仍試圖阻止莫斯科對烏克蘭愈演愈烈的轟炸。
除此之外,該政府一再譴責其所謂的盟友,但卻避免對其對手進行任何批評。
周四,我向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詢問了她對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排除歐洲維和部隊駐紮在烏克蘭的決定的反應。此前,拉夫羅夫稱這是西方的“敵對目標”,“沒有妥協的餘地”。
布魯斯女士拒絕回應,稱她無權對外國領導人或部長的言論發表評論,盡管她剛剛重複了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尚未準備好和平”的評價。
俄羅斯:烏克蘭持續遭受致命攻擊,領導人樂見西方聯盟現裂痕
圖像來源,Reuters,俄羅斯為烏克蘭的襲擊還未停止
BBC國際媒體觀察部俄羅斯編輯 維塔利‧舍甫琴科(Vitaly Shevchenko)
在特朗普發出製裁威脅之前,本周所有的壓力似乎都集中在基輔身上,俄羅斯沒有理由抑製其欲望。
美國軍事援助和情報的中斷是烏克蘭自全麵入侵以來遭受的最嚴重挫折之一,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俄羅斯獲勝的機會。
隨後烏克蘭各地發生的致命襲擊表明莫斯科樂意見到戰爭繼續。
它仍然堅持必須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最初目標,並奪取更多烏克蘭土地。
它也拒絕了烏克蘭支持者透過停戰或派遣維和部隊來緩解基輔壓力的努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本周表示,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可能不再“站在我們這邊”,這對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也是好消息。
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可以坐享西方聯盟出現裂痕的景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已經努力了數年,甚至數十年。
他能達成這項成就並不是因為戰場上的槍聲,而是因為烏克蘭最大盟友的驚人轉變。
下周二,烏克蘭和美國代表將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談。俄羅斯將密切關注,但充滿信心。
烏克蘭:在經曆一周的痛苦後,澤連斯基準備與美國進行新一輪談判
圖像來源,Reuters,烏克蘭總統還在奔走、嚐試給烏克蘭帶來更多支持
BBC烏克蘭語記者米羅斯拉娃‧佩察(Myroslava Petsa)、BBC國際部記者丹尼爾‧維滕貝格(Daniel
Wittenberg)
對於陷入困境的烏克蘭總統來說,這是充滿傷痛、情緒化和無情的一周,他努力維係西方的軍事支持,同時重申他對和平的承諾。
在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後,他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發生激烈衝突的後果在基輔進一步加劇。
一位接近烏克蘭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空氣中瀰漫著背叛的氣息。”
“整個國家都感受到了這一點——包括總統和他的團隊。”
澤連斯基拒絕了特朗普要求“明確公開道歉”的要求,而是給美國總統寫了一封信,稱他們在白宮的對決“令人遺憾”。
為了彌補損失,澤連斯基再次出訪布魯塞爾,尋求鞏固歐洲支持。但是,盡管他獲得了公眾的團結支持,卻並沒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堅定的軍事承諾。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敦促歐盟領導人支持海上和空中有限的停火——這一想法得到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支持。
烏克蘭和美國代表團將於下周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談,但和平之路仍不確定。
盡管遭遇挫折,但一位接近總統團隊的消息人士堅稱,他仍然堅守立場:“三年前,他差點被殺,但他決定留在基輔。壓力越大,他就越堅強。”
歐洲:隨著美國支持逐漸減少,法國能否擴大核子保護傘?
圖像來源,Reuters,歐盟目前正在討論一項耗資數十億歐元的強化防禦計畫
BBC歐洲數位編輯保羅‧柯比(Paul Kirby)
歐洲峰會已舉行過多次,很難跟上。接下來還會有更多。
歐洲領導人突然意識到他們自二戰以來所依賴的安全保護傘可能不再存在,而歐洲方麵的提案正以超光速的速度湧現。
歐洲需要幫助烏克蘭,這是廣泛共識。如果能夠達成和平協議,法國和英國願意在當地組成“自願聯盟”。
俄羅斯討厭這個想法,但馬克龍將於周二召集軍隊首腦製定計劃。
但現在人們提出的更大問題是,歐洲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所說的“明顯而現實的危險”。
馬克龍表示,如果美國不提供協助,“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歐盟目前正在討論一項耗資數十億歐元的加強防禦計畫。
德國候任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提出了法國和英國將其核威懾範圍擴大到整個歐洲的可能性。
盡管法國的核子保護傘隻能延伸到這麽遠,最終決定將在巴黎做出,但馬克龍對此表示了接受。
這觸及了歐洲防衛問題的核心。
沒有了美國,歐洲各國還能集中資源、相互依賴嗎?
對於立陶宛這樣的小國來說,別無選擇。
但辯論已經開始,波蘭的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明確表示,“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核武庫”,將會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