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他們不安的,
其實是我拒絕成為他們的傀儡。”
作者:鄒家玉馮璐
額前的一縷白發,讓塔爾西·加巴德看起來與眾不同。
她是美國國家情報總監,“80後”,薩摩亞裔,最近因一口氣“炒”了100多名下屬而備受關注。這背後的原因更是令人瞠目——這些情報官員竟利用美國政府機密通訊軟件來討論色情內容。
“追究這些人的責任,隻是我在整頓機構、鏟除腐敗和濫用職權行動中的一個開始。”加巴德在聲明中稱。
據美國泰和泰華盛頓律師事務所主任程紹銘介紹,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要負責給美國總統提供情報信息。“擔此重任的加巴德,是一名傳奇而又充滿爭議的女性政客。”
此前外界一直預測她會在白宮任要職,但誰也沒想過,她竟會成為一名“特工頭子”。
親印的“反戰者”
在一場直播中,加巴德曾坦露自己左前額灰白發絲的來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在成為美國夏威夷州眾議院最年輕的女性議員一年後,年僅22歲的她選擇加入夏威夷陸軍國民警衛隊。2004年,她以醫療兵身份被派往伊拉克,第一次走進了硝煙彌漫的戰場。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長白發,但我一直留著它,以此紀念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人們,同時也提醒自己戰爭的代價與和平的可貴。”
·2015年,加巴德晉升為美國陸軍少校。
從槍林彈雨中歸來後,加巴德便秉持著反幹預主義和反戰的外交政策立場。
她成為時任夏威夷民主黨參議員丹尼爾·阿卡卡的立法助理,並在2007年從阿拉巴馬軍事學院畢業。兩年後,她又在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工商管理係獲得學士學位。
加巴德的父親擁有歐洲和薩摩亞血統,在羅馬天主教教堂做牧師。母親則是信奉印度教的白人,從事教育工作。
兩歲時,加巴德隨父母從美屬薩摩亞搬到夏威夷。她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成長,學習衝浪、武術、瑜伽等。但除了在一所女子傳教士學院讀了兩年書之外,她並未正式上過學。
受母親的影響,加巴德成了一名印度教教徒。今年2月,在白宮進行的國家情報總監就任儀式上,加巴德宣誓時將手放在了丈夫手捧的《薄伽梵歌》(印度教的重要典籍)上。她曾稱此書是她的“精神指引”。
·加巴德在白宮宣誓就任。
上任第一天,加巴德迎來接待印度總理莫迪的任務。
他們二人是“老朋友”了。早在2002年,美國國務院對莫迪實施簽證禁令時,加巴德就曾為莫迪“打抱不平”,指責美國國務院此舉是“重大錯誤”。莫迪在2014年至2019年總統任期內多次訪美,期間至少和加巴德見了3次麵。
2015年春天,加巴德身穿印度寶藍色傳統婚服步入婚姻殿堂,莫迪托人送去新婚賀禮——一條羊絨披肩和一尊印度教“象頭神”小雕像。
·2015年,加巴德婚禮現場。
那是加巴德的第二段婚姻。
第一任丈夫是她的“發小”、富商愛德華多·塔馬約。這段婚姻隻持續了4年,在加巴德前往伊拉克服役後便無疾而終。
2012年,加巴德參加國會眾議院議員競選,攝影師兼製片人亞伯拉罕·威廉姆斯為她拍攝了許多照片,二人因此結緣。在發現彼此都是衝浪愛好者後,他們漸漸走到了一起。
倒戈的“民主黨新星”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介紹,國家情報總監是美國情報界的最高職務,負責總攬協調全美18家情報機構,主要有3個任務:與其他情報人員共同監督管理總統每日簡報;為美國情報行動提供資金和預算(每年最高可達700億美元);確保情報組織人員遵守政府規定。
被特朗普委以如此重任的加巴德,早年卻是一個“民主黨寵兒”,曾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但特朗普很欣賞她。2016年,特朗普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後,與加巴德進行了一次密談,討論如何擊敗“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等外交議題。
2019年,加巴德決定參加第二年的總統競選,但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辯論中落敗,未能獲得提名。她退出競選角逐,轉而支持拜登。
·2019年,加巴德(右)與哈裏斯(左)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辯論。
加巴德早年曾多次公開讚揚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這名被指控為泄密者的“棱鏡門”當事人揭露了美國的秘密情報監聽項目。
加巴德稱斯諾登為“勇敢的舉報人”:“如果不是斯諾登,美國人民永遠不會知道國家安全局正在收集電話記錄和監視美國公民。”這番言論使得加巴德成了許多美國情報人員眼中的“叛徒”。
後來,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甚至稱,俄羅斯在“培養”加巴德。
加巴德深感被冒犯,並對特朗普產生深切共鳴:“民主黨人說特朗普為贏得選舉而與俄羅斯‘勾結’,現在也用同樣的手段來詆毀我。”
壓垮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當時,拜登政府決定支援烏克蘭。加巴德指責民主黨在諸多方麵背離了美國人民的利益,隨後成為無黨派人士。
2024年,她的政治生涯迎來又一次重大轉變——她加入共和黨,並成為特朗普總統過渡團隊的聯合負責人。
她積極為特朗普站台拉票,稱“在拜登政府的領導下,世界充滿戰火,而特朗普是一位有勇氣和力量為和平而戰的總統”。憑借出色的演講能力,她為特朗普吸引了不少選民的支持。
·加巴德在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上宣布加入共和黨。
值得一提的是,加巴德主張加強對華合作,曾轉發美國投資專家達利歐的文章,稱美中之間應加強風險管控,避免雙邊關係滑向軍事衝突。
2019年,張偉麗成為終極冠軍格鬥賽首位中國冠軍,並應邀赴美參加活動,沒想到簽證被拒。當時,加巴德出麵積極幫忙解決問題。
“盡管存在分歧,但中美需要更多聯係和夥伴關係。綜合格鬥是達成這一點的絕妙方法。”加巴德說。
·加巴德與張偉麗的合照。
爭議中的新官上任
對於加巴德出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不少民主黨人士反應強烈。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民主黨資深議員馬克·華納說:“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和危險,我們需要有經驗、專業知識和判斷力的人來應對這種複雜性。加巴德女士並非合適的人選。”
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甚至說:“她(加巴德)已經被普京控製了,你真的希望她掌握美國以及我們國防情報機構的所有機密嗎?”
上任前夕,加巴德坐到了聽證會席上。麵對民主黨的猛烈攻擊,她回懟:“那些反對我提名的人指責我是特朗普的傀儡、普京的傀儡、阿薩德的傀儡、印度教的傀儡、莫迪的傀儡,但真正讓他們不安的,其實是我拒絕成為他們的傀儡。”
接受質詢時,她就推進國家安全改革、保護公民隱私等作出闡述。針對情報收集與公民隱私的衝突,她表示情報人員的行動應兼顧美國公民的自由與安全。
·1月底,加巴德出席聽證會。
幾天後,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通過了她的提名。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每個共和黨人都投了讚成票,而所有民主黨人都表示反對。
但無論如何,加巴德對政府透明度和問責製的堅持獲得了不少美國民眾的支持。尤其是這次“炒”掉那些不幹正事的情報人員,更被美國網友認為是“大快人心”。
不過,美國的“情報大管家”可不好當。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燒完後,不知加巴德還能拿出哪些“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