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報道,2月5日,六位據傳是馬斯克“政府效率部”核心成員的名字和圖片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並被廣泛轉載。
這六名成員年齡在19歲到24歲之間,包含亞裔和印度裔。據此推測,他們或許是有理想、有膽量、有學識,但可能沒有強大背景的年輕人,因此有人擔憂他們將來可能會成為改革的犧牲品。當時正值“政府效率部”對美國聯邦政府部門發起一係列
“閃電戰”,網友們調侃,如果改革失敗,他們也許就會成為美版 “六君子”。
(一)美版“六君子”都是誰?
自從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離開後,“政府效率部”確實僅剩下馬斯克一位核心領導人。因此,媒體將“政府效率部”的這些年輕成員稱為
“馬斯克的娃娃軍團”,而所謂的美版“六君子”就在其中。
媒體和網友轉載的信息顯示,最早曝出這六位核心成員的是美國媒體《連線》。《連線》在2月2日發表的文章中列出的名字分別是:19歲的愛德華.科裏斯汀,21歲的阿卡什.博巴,22歲的伊森.紹傳,23歲的盧克.法瑞特,24歲的克爾.基利安,以及25歲的加文.克裏格。
在這六人當中,盧克.法瑞特的經曆較為引人注目。2023年,“維蘇威挑戰賽”
舉辦,重金懸賞能夠利用人工智能突破技術難題,還原古老卷軸文字或記載的挑戰者。盧克.法瑞是挑戰者中利用人工智能讀取出第一個單詞的人,並與團隊一同獲得70萬美金的獎勵。當時,他是內布拉斯加州大學林肯分校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學生,他的父親是該校機械工程專業的教授。他還曾在SpaceX實習,為泵、閥門和其他有助於燃料火箭的組件編寫軟件。
2024年3月,盧克因在人工智能考古上的優異表現,成為當年蒂爾獎學金的一員。該獎學金由貝寶PayPal的聯合創始人、共和黨的主要捐助者彼得.蒂爾設立,在為期兩年的時間裏,會為想要創造新事物的年輕人提供10萬美元的資金、指導和其他資源,鼓勵他們暫時離開大學,從事科學研究、創建初創公司或參與社會運動等工作。盧克.法瑞特目前正處於蒂爾獎學金項目中,他的科學研究目標和社會活動所在地正是“政府效率部”。
根據《連線》的報道,盧克.法瑞特有一個有效的總務管理局(GSA)電子郵件賬戶。也有媒體稱,他被列為能源部員工名錄中的一名信息工程師,這意味著他可以訪問能源部的IT係統。同時,他還是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辦公室的執行工程師,能夠訪問醫療保險機構的支付係統。
孫冰岩(國際關係學院講師):“擁有這個電子賬戶的人,可以登錄政府部門的一些具體網站,以第一人稱視角,更直觀且深入地了解部門的實際運作情況。進而判斷部門是否存在人員冗餘、人浮於事以及組織架構上的資源浪費現象。在美國眾多政府機構中,人員的進入權限取決於其涉密權限。具體而言,人員的涉密級別由上級領導確定,涉密級別越高,所能接觸到的涉密及內部信息就越豐富。當前,馬斯克身邊的六名親信持有涉密級別較高的電子賬戶。憑借這些賬戶,他們在幾乎所有涉足的政府部門中,都能夠獲取他人難以看到的信息,即便這些信息對同一部門的低級別人員亦屬保密範疇。如此一來,他們得以全麵審視部門的組織架構,從而為後續提出削減政府機構規模、裁撤冗餘人員以及節約政府資金等舉措,奠定堅實的現實基礎,使其能夠基於充分的實際情況掌握而做出決策
。”
盧克以往的經曆給很多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六人中年齡最小的19歲的愛德華.科裏斯汀的經曆卻充滿爭議。
(二)備受爭議的 “爆米花公子”
《連線》稱從獲得的簡曆來看,愛德華.科裏斯汀剛剛高中畢業,進入波士頓的美國東北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和物理學。2024年夏天,他曾在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實習了三個月。他的父親是美國零食公司Lesser
Evil的持有人,該公司是美國最大的有機零食生產商之一,2023年的收入就近1億美元,因其主打預製爆米花,所以有媒體稱愛德華.科裏斯汀為 “爆米花公子”。盡管他年紀不大,但已經有創辦初創企業的曆史,在包括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和英國在內的多個司法管轄區至少成立了五家公司。
《連線》在2月6日的跟進報道中指出,愛德華.科裏斯汀的技術水平在黑客中屬於高手。他在2021年,也就是16歲時創立的一家公司,如今控製著數十個網絡域名,其中包括至少兩個俄羅斯注冊的域名,提供針對俄羅斯的網絡運營服務。2月8日,彭博社爆料稱,2022年,科裏斯汀曾在以雇用黑客而聞名的網絡監控公司“路徑網絡”(Path
Network)實習。當年6月,該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科裏斯汀向競爭對手泄漏內部信息,這種行為不可接受,因此終止了他的實習合同。根據《連線》的報道,科裏斯汀在與總務管理局(GSA)工作人員的聯係中,使用的是非政府的穀歌郵箱地址,卻參加考核工作人員編碼和崗位能力的會議。此外,他還被列為人事管理辦公室(OPM)的專家行列,直接向新任的辦公室主任匯報工作。
孫冰岩(國際關係學院講師):“這些相關報道背後存在政治背景驅動。因為他們試圖掌握某些核心機密部門的核心信息和電子賬號,例如能源部,而能源部在美國屬於高度涉密和敏感的部門。美國聯邦參議員康托維爾就公開呼籲,認為馬斯克的這些人沒有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不應該繼續進行政府監管改革。實際上,這是美國主流媒體在反對馬斯克改革的政客支持下拋出的觀點,其目的是抹黑或汙蔑馬斯克的團隊成員。”
加文.克利格作為六人團隊中年齡最大的成員,也受到了不少關注。2020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位。在馬斯克收購Twitter之前,他曾在那裏工作,還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公司Databricks擔任過軟件工程師。有媒體發現他在一個社交網站上的賬戶,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技術之外的社會和政治問題也頗感興趣。
他曾在賬戶裏發表過一篇題為《為什麽加入DOGE:我為了拯救美國而放棄七位數工資》的文章,但如今文章內容已顯示為空白。有媒體指出,在Databricks擔任軟件工程師,最高年薪也就是30萬左右,加文.克利格所說的7位數收入值得懷疑。由於文章內容缺失,我們也無從知曉他究竟是如何表述為加入“政府效率部”而放棄百萬年薪的,但他在其他社會和政治問題上的表態卻引發了爭議。
2024年10月,針對紐約市長埃裏克.亞當斯可能在2024年11月關閉移民收容所的帖子,加文寫道:“讓他們再待幾個月。如果他們在一個地方,把他們全部驅逐出境會更方便。”
此後,加文.克利格還轉發了白人至上主義者富恩斯特的評論,富恩斯特曾因仇恨言論被禁止進入包括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在內的社交媒體平台。加文還分享了他在X賬戶12月4日帶有明顯詆毀跨種族收養的帖子,雖然後來取消了共享,但還是被路透社挖了出來。
《連線》在文章中稱,加文.克利格的職務是人事管理辦公室(OPM)信息技術總監的特別顧問。2月3日,向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全體員工發送帶來壞消息電子郵件的正是加文.克利格,這也讓他成為了眾人指責的對象。
在六人團隊中,有兩位亞裔麵孔備受關注,其中之一是有著印度裔麵孔的阿卡什.博巴。印度媒體對他的報道不僅篇幅多,還大加讚許,甚至冠以
“神童”
的美譽。多家印度媒體報道稱,阿卡什.博巴的父親是一位計算機專家,獲得H-1B簽證後,從印度來到新澤西。阿卡什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時,便展現出非凡的編碼能力。有一次,一名隊友在截止日期前不小心刪除了整個代碼庫,阿卡什隻是盯著屏幕,聳了聳肩,便在一夜之內從頭開始重寫,而且比之前的代碼還要好。
他的實習經曆同樣耀眼,曾在包括麥塔(其曾用名Facebook)和帕蘭泰爾等科技巨頭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橋水投資公司橋水基金實習,工作內容圍繞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金融建模。《連線》在報道中稱,阿卡什.博巴和愛德華.科裏斯汀一樣,也被列入人事管理辦公室(OPM)的專家行列。
另一位有著典型少數族裔麵孔的是伊森.紹傳,網友猜測他可能是華裔。伊森.紹傳今年22歲,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商學院交叉注冊的學生,以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方麵的工作而聞名,並且發表過幾篇關於這些主題的論文和書籍,其中包括2018年出版的《深度學習之股票預測》。有媒體報道,在矽穀長大的他,12歲時就曾編寫代碼入侵學校的警報係統。在哈佛的時候,他建立了自己的初創公司,而這並非他最早涉足商業領域。早在高中階段,他的父母給了他一筆資金用於投資試驗,他將這筆資金投入股市,購買了自己看好的幾家科技股,收益相當不錯。
伊森.紹傳在給《商業內幕》撰寫的文章裏提到,他的初創公司開發了人工智能調度助手Spark,並因此在2023年獲得了OpenAI的10萬美元贈款支持。他還在哈佛大學計算實驗室研究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且在2024年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舉辦的黑客馬拉鬆中獲得了亞軍。伊森.紹傳同樣擁有有效的總務管理局(GSA)電子郵件賬戶。在特朗普宣布政府效率部將對教育部進行審查後,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很快發現,該部門的電子郵件係統管理員中出現了阿卡什.博巴和伊森.紹傳的名字,伊森還在2月7日訪問了教育部網站的後端。
六人中的最後一位是克爾.基利安,他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時主修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重點是探索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在網絡組織結構上的獨特屬性。畢業後,他曾在Jump
Trading工作,這是一家專注於算法交易和加密貨幣的金融服務公司,活躍在全球期貨、期權、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根據《連線》的報道,克爾在政府效率部是誌願者身份。2月4日,有媒體在跟進調查中發現,克爾.基利安的名字出現在環保局(EPA)的員工目錄中,並開始參加會議。2月6日,168名環保局工作人員被行政休假,預計還會有更多裁員。
(三)他們最終會成為美版“六君子”嗎?
綜合來看,這六位年輕人有著諸多共同特征。首先,他們都非常年輕,年齡在19歲到25歲之間;其次,所學專業都與計算機、人工智能相關,並且在各自領域表現優異,部分人甚至展現出天才般的能力;再者,他們都有在一流的科技或金融公司實習或工作的經曆。其中,有三位直接在馬斯克的公司實習或參與項目,有兩位與共和黨最大的讚助者彼得.蒂爾的公司有關聯。因此,說這六個人是馬斯克的心腹也不為過。從某種角度來看,作為“政府效率部”的領導,馬斯克任用自己了解的人似乎也無可厚非。
孫冰岩(國際關係學院講師):“馬斯克雇傭的這些人,具備很強的做事執行力,為了達成執行目標,他們有時會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甚至不會過多顧及政治方麵的因素。同時,在技術運用上,他們往往不依賴聯邦政府提供的技術手段和安全標準,而是憑借自己的方式和開發的程序,去評估和研究政府的聯邦組織架構是否科學、合理,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評價標準,拒絕接受他人給定的標準。這使得馬斯克的團隊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包括評判標準也是如此。而且,他們在工作過程中不受上級的政治壓力影響,所以他們在使用技術以及評估結論方麵,都帶有明顯的馬斯克的印記。因為如果這六個人在理念和做事方式上與馬斯克不一致,馬斯克是不可能高度信任並雇傭他們的。”
媒體對這六位年輕人的報道用詞和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稱呼他們為
“馬斯克的男團”,認為他們年輕、聰明且野心勃勃;也有媒體將他們稱為
“娃娃臉工程師”,覺得他們年輕且缺乏政府工作經驗,不具備參與改革的資質。網友們的觀點同樣各不相同,有人單純評論自己喜歡哪一位工程師;也有人將矛頭指向馬斯克,認為他在利用這些年輕人,甚至有網友創作歌曲,諷刺他們在看似很酷的事情上浪費了青春。
孫冰岩(國際關係學院講師):“他們主要從事技術工作,馬斯克已經明確告知他們工作目標。就如同他們原來在馬斯克的公司工作一樣,隻需要負責某個具體部分的軟件編程,無需參與整體設計。在目前的政府效率部門,他們六個人的工作更多是從技術角度出發,提出方案後交給馬斯克。至於是否上報給特朗普、是否公布解決方案以及是否推動改革,這些都由馬斯克決定。所以,改革的成功與否、得罪了多少人,責任並不在這六位技術人員身上。即便改革失敗或者遭遇很多人反對,這六位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回到原來的領域繼續從事技術性工作,他們受到政治報複的可能性非常低。”
有知情人士表示,由於擔心自己的名字被泄漏,馬斯克的幾位助手是拒絕被列入政府數據庫,團隊中的其他人則努力從互聯網上刪除有關自己的信息,刪除簡曆和社交媒體賬戶。但是能夠和馬斯克一起做改革先鋒,就勢必會和他一起站在風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