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餐飲的都是不怕辛苦的人,可他拖欠了我的2萬元定金和5萬多元應返款不給,坑了我們13戶上百萬的辛苦錢,我們該找誰討公道呢?”近日,海南三亞一高校食堂小商戶寇先生向華商報大風新聞反映自己的遭遇,尋求幫助。
男子有一手做麻辣燙的好手藝——
網上看到高校食堂招商,交了2萬元順利進入
寇先生39歲,在海南生活多年,有一門做麻辣燙的好手藝。寇先生告訴記者,2023年7月,他在網上看到三亞市城市職業學院食堂第一食堂招商,因聽說高校食堂生意客源穩定、穩賺不賠,他便想試試能否入駐,“我以為高校食堂的門檻很高,沒想到剛申請就通過了。”
寇先生介紹,2023年7月11日自己在該高校食堂選址後,便被要求和“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簽訂合同,被告知他們公司是正規渠道中標成為該學校食堂第一食堂的獨家管理商,與公司方簽訂即可。在得到答複後,寇先生簽訂了合同,並交了2萬元定金,“合同上約定的定金是3萬,我們當時手上沒錢,管理方說交2萬也可以,並承諾如我在經營期內未出現違約,則合同期滿後全額退還定金。”
管理方統一收款後遲遲不返還——
約定每月僅扣15%管理費和公攤,如今被拖欠營業款5萬餘元
寇先生提供的合同顯示,自2023年7月11日至2024年7月10日,經營期限為1年,具體經營項目為“麻辣燙、香鍋、麻辣拌”,合同中明確提出,“本著讓經營方的利潤控製在略高於市場人工工資水平的原則,公司隻提取適當的管理費成本,嚴格控製利潤率,以服務師生、搞好保障。”
同時約定,“公司每月按照經營營業額的15%提取管理費用,月營業額不足2萬的,按2萬元收取管理費。公共花費(含公共用燃氣、水、電、洗消、保潔、食品安全員工資2000元每經營月、公共營銷費用、公共設備維護費用等)按照當月營業額在整個食堂占比收取。”
合同還約定,檔口消費采用校園支付係統統一收銀。以半個月為一個經營周期,每個周期結束後半個月內對賬完成,並於對賬完成後半個月內結算營業款:以此類推。如遇學校假期,則向後順延。
“4月份,我每天的營業額最低300元最高1600元,生意很好,按道理我們應該賺了很多錢,但食堂規定,商戶不得私自收款,否則將被大額罰款,經營的款項都是進入一個公戶。按照規定,每個月管理方扣除管理費和公攤費後就會給我們錢,但實際情況是,所有商戶每個月要錢都極其困難,如果我們不向管理方討錢,他們就不給,好不容易給錢了,又給小頭卡大頭。”
寇先生說,截至目前,2萬元的定金管理方沒給退,營業額還拖欠了他51346元,“這些錢應該是我們的利潤,但被拖欠後,我們經營一年檔口隻能說是平進平出。”他說。
13家小商戶無奈經營陷困境——
“被欠款超百萬”管理公司已注銷,找學校、法院、公安都無果
寇先生回憶,2024年4月,被拖欠經營款的眾商戶集體向管理方要錢,但無果。
“我們去找校方反映,校方說他們沒和我們簽合同,因此不負責。後來我們調查,食堂中所謂的公戶根本不存在,收款賬戶一直是管理方領導任某某的私戶。”寇先生說,他們隨後聯合眾商戶搜集證據,發現共有13家商戶被任某某欠款,總欠款金額已高達1004545.16元。另還有洗碗工被拖欠工資1.2萬元,電纜供貨商被拖欠貨款20651元。
2025年3月4日上午10時許,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眾商戶,13家商戶中,有12家商戶稱自己幹滿了經營期,期間也沒有違規行為,但均被欠經營款,也未收到退還的保證金。
為何被欠款卻堅持經營檔口?眾商戶稱,因每日營業額比較高,再加上合同上稱如果違約便拿不到保證金,所以就堅持幹下去了,並且認為該食堂有學校做背書,如果出了事兒還可以找學校維權。
過程中為何沒有起訴?眾商戶稱,有商戶起訴了,但還是沒拿到錢。海南省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後稱,管理方“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已於2024年8月16日注銷,因此建議商戶們報警,但警方又未予立案。
學校、管理公司回應——
學校稱僅負責管理物價和食品安全,承包商稱被學校取消合同正努力還款
3月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三亞市城市職業學院詢問相關情況,一工作人員稱,學校的第一食堂是承包給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進行管理的,學校隻負責監管食堂的物價和食品安全,並不負責商鋪的經營情況。
天眼查顯示,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成立於2021年9月9日,2024年8月16日已注銷。
4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係上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負責人任某某,他稱,公司確實存在對商戶的欠款,但並非商戶們反映的“超百萬”,警方不立案的原因係他作為公司的負責人,無不法行為也並未跑路,目前他正在努力償還欠款,具體欠款數額不便說。
對於欠款的原因,任某某稱係因學校遇特殊情況所致,“我們是2021年底承包的食堂,至2024年底結束,當時我們想把食堂幹下去,所以前期建設就投入了近80萬,此後食堂的整改等花費也均是由我們公司出。但沒想過2021年至2023年底期間出現了多次學校因疫情不開學的情況,我們被迫停業,沒有收入,最終導致入不敷出和資金問題。”
對於被指收款賬戶係個人賬戶的情況,任某某稱,情況屬實,“公戶要收取高額的管理費,我用私戶也是為了降低成本,這個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就是我,為降低成本不得已而為之。”
為何注銷公司?任某某稱自己有苦難言,“2021年,和學校食堂中標經營的是我們總公司,但按照海南省的要求,在海南省經營食堂需有當地的注冊公司,因此我們就在海南成立分公司。2024年底,公司因入不敷出,產生了對商戶們的欠款,我作為公司負責人並未跑路,商戶們卻將我的情況反饋到了學校,並稱我公司已產生經營危機,因此在合同到期後,學校因我公司的財務狀況選擇不與我公司續約。未續約後,我便注銷了公司。本來正常經營下去的話,資金回流就能正常,結果現在前期投入和後期收入都沒了。”
對於商戶們提到的欠款,任某某稱不會因公司注銷便不予償還,“公司發生債務危機是和商戶簽訂合同之前的事兒,我作為公司負責人,承認對他們的欠款,而且現在也在努力償還,但我實在是沒錢了,我的房子已經被銀行凍結了。”任某某說,他現在正在外麵找工作,會盡力償還所欠的債務。
記者欲聯係該公司的上級總公司詢問相關事宜,發現湖北品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於2024年3月19日更名為湖北品宜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並於2024年12月14日注銷。
律師以案說法支招小商戶——
可追責並考慮校方及負責人連帶責任,協商無果則訴諸法律
北京德恒(西鹹新區)律師事務所李寶坤律師表示,小商戶們的遭遇令人同情,本次事項涉及如下主體及法律關係:
1.商戶與承包商(湖北品宜公司三亞分公司),雙方簽訂《食堂檔口經營合同》,構成合同關係,承包商未按約定履行義務,構成違約,商戶可依據合同主張返還欠款、退還保證金及賠償損失。
2.承包商與學校,學校將食堂承包給湖北品宜公司,屬於承包經營關係。學校稱僅負責“物價和食品安全監管”,但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需承擔補充責任:明知承包商無履約能力仍發包;對承包商違規行為(如私戶收款)未盡合理監管義務;未審查承包商資質或放任其注銷公司逃避債務。
3.承包商負責人任某某,若任某某存在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如私戶收款、挪用資金等),商戶可主張其連帶清償責任。
李寶坤建議,小商戶們可通過如下方式解決問題:
1.繼續與校方、承包方負責人、經辦人溝通,各方協商尋求事項的平穩解決。
2.如協商解決不成,或協商過程中,為保障商戶權利,商戶可將“任某某、總公司股東”作為被告,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將校方列為被告或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前,商戶們應先收集如下證據:合同、轉賬記錄(定金、營業款流水)、催款記錄、任某某私戶收款憑證;其他商戶證言、校方溝通記錄、市場監管部門處理記錄等。
如協商進程緩慢,商戶可先行啟動法律程序來確定責任主體、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