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女友叫劉佳”
“前女友叫劉佳”
“劉佳是我前女友”......
多位男士的前女友
竟然都叫“劉佳”
更離奇的是
這些男士
還都是同一棟樓的業主
他們都表示
自己是當時的女友“劉佳”
介紹來買房的
近日
30多位男子的離奇遭遇
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
據廣東廣播電視台報道,爆料男子阿姚說,去年3月,他和一位自稱為“劉佳”的女子在交友平台認識,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係。
然而,“劉佳”一再強調,要先買房再見家長才能同居。為了引誘購房,劉佳甚至願意出3萬元的定金作為首付,還承諾男友一起還房貸,然後“強烈推薦”惠州仲愷高新區玖璟台、昊藝尚苑等小區,而這些樓盤開發商當時也推出高達十多萬的所謂購房補貼。
熱戀中的阿姚深信不疑,很快開始辦理購房手續,可在辦理房產證時,“劉佳”以各種理由拒絕加自己的名字,美其名曰“想在結婚之前,向自己的父母證明,是男朋友靠一己之力買房的,等到結婚以後再在房本上加自己的名字。”
然而,購房手續辦好後,年輕貌美又體貼懂事的女友立即開始態度冰冷,先是說忙,拒絕見麵,後來幹脆微信、電話拉黑,沒過多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徹底失聯了。
除了阿姚以外,至少有三位男士同時說,去年四五月,“劉佳”與自己戀愛,並且都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也同樣表示要先買房。
阿姚初步統計,在惠州仲愷高新區玖璟台、昊藝尚苑等小區,涉嫌被“前女友”騙來買房的至少有36位業主,大多30歲左右,都是來自深圳的工薪階層,“戀愛”時長通常不超一個月。
記者在相關平台查詢發現
這些男子買的小區新房
參考均價為7000元上下
據報道,一套“流程”走完後,開發商賣了房,中介拿到了傭金,留下給這些男士們的是百萬房貸,以及因為通勤太遠而無法居住的空房。
此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不少網友推測
“劉佳”和地產商有關聯
也有人表示
談戀愛一個月就買房
被騙男子們
確實不夠小心
媒體評論:
36名男士戀愛1個月背上百萬房貸
粉碎房托騙局不能隻靠提高警惕
幾十位男子都和“劉佳”戀愛,為“愛”背上百萬房貸,據爆料人,他和這位自稱為“劉佳”的女子在交友平台認識,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係,還稱“劉佳”與自己都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劉佳”一再強調,先買房才能同居,甚至願意出3萬元的定金作為首付,並強烈推薦幾個小區。但在辦理房產證時,“劉佳”就以各種理由拒絕加自己的名字,而購房手續辦好後,“劉佳”則消失無影無蹤。
細看這起事件,受害者們幾乎都經曆了相同的“套路”:交友平台邂逅、快速確立戀愛關係、被要求購房證明誠意、房產交易後對方失聯。最終36位業主人均背負百萬房貸,還要麵對一地雞毛。這種精心設計的騙局背後,令人不得不懷疑是否存在房產中介、開發商與不法分子的利益勾結。
此事中,受害者固然存在輕信他人、感情用事的問題,但更應追究的是背後的犯罪鏈條。一個“劉佳”能夠在短時間內讓數十人上當,背後必然有著成熟的體係。相關部門應當深入調查,查清是否存在組織化犯罪,並追究開發商、中介機構是否知情或參與其中。
針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營銷行為,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另外,開發商聘房托增加的成本,這筆成本同樣會轉嫁給購房者,更無法實現降房價,也就不利於去庫存。從這個意義上說,開發商與其花錢聘房托,不如降價促銷,降價對銷售的撬動作用或許更大。
對消費者而言,麵對感情與購房問題時,也要保持理性的判斷力。不要被所謂的“購房補貼”、“低首付”等誘惑迷惑雙眼,更不要被感情綁架做出衝動的決定。每一個購房決策都應當建立在充分了解、慎重考慮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