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經濟增長緩慢,與美國的貿易戰不斷升級,特朗普政府造成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日益增加,但中國最高領導人周三仍試圖表現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政府為今年設定了一個大膽的目標,在中國走過場的立法機構年度會議開幕報告中,總理李強表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以“5%左右”的速度增長。李強在中國是僅次於習近平的最高級別官員。
“實現這些目標很不容易,必須付出艱苦努力,”李強說,他承認經濟麵臨很多挑戰。但他對國家的前景表達了積極的看法,他說:“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航船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在北京召開的這次會議名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盛會,旨在展示習近平計劃如何領導中國度過他經常形容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這一願景包括提升中國的技術實力和自力更生能力,加強軍事能力,使中國能夠主宰亞太地區。它側重於將國家安全作為中國社會各個方麵的優先事項,加強執政的共產黨對權力的控製。
全國人大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約有3000名代表參加,安全問題是首要任務。穿製服和便衣的警察和士兵在會場附近主要道路和人行天橋上的幾個檢查站執勤,附近地鐵站的入口也暫時關閉。
習近平和他的高級官員們一直在努力恢複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中國經濟受到疫情和房地產崩盤的重創,許多中產階級的大部分財富化為烏有,此後中國一直在掙紮著恢複增長勢頭。但要達到5%左右的增長目標將比前幾年更難,因為與美國的貿易戰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
習近平對華盛頓一直持堅定立場,表示中國必須受到平等對待。他拒絕像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那樣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今年1月,美國總統首次呼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關稅後,兩國領導人與特朗普進行了接觸。相反,中國以報複性貿易措施作為回應,周二宣布了最新的貿易措施,針對在去年大選中大力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農業州。
為了幫助穩定經濟,中國不得不進行30年來最大規模的借貸。更重要的是,中國需要家庭重新開始消費,以扭轉頹勢。中國大多數家庭的財富都存放在房地產市場,而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嚴重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
自2020年中國經濟因新冠疫情萎縮以來,中國依然實現了所有增長目標,盡管海外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中國經濟數據的真實性。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北京方麵強調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並通過打擊民營企業來震懾企業家。但近幾個月來,包括習近平本人在內的中國領導人變得更願意承認民營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麵的重要性。
上個月,習近平與商界領袖舉行了一次罕見的會議,與會者包括互聯網巨頭阿裏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馬雲曾因批評中國監管機構而被邊緣化了四年時間。習近平稱讚科技是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也是中國更加自力更生、更不容易受美國壓力影響的手段。
分析人士表示,與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相比,中國現在已經做了更好的應對準備,顯示出采取針鋒相對的貿易措施以及增加外交接觸以對抗美國壓力的決心。
這一切體現在周二中國宣布的措施中,中國將對一些美國農產品征收高達15%的關稅,並對包括無人機製造商Skydio在內的15家美國公司實施懲罰性貿易措施。它還將另外10家美國公司列入了所謂的“不可靠實體清單”,阻止它們在中國開展業務。
這些舉措是對特朗普政府於周二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的回應。特朗普政府指責中國在阻止芬太尼和移民流入美國方麵做得不夠。
但貿易戰隻是中國對抗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戰線之一。隨著特朗普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戲劇性逆轉,中國也在權衡自己的選擇。特朗普顛覆了與加拿大、墨西哥和歐洲等美國傳統盟友的關係,背棄了烏克蘭,轉而與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最重要的主要合作夥伴、美國的長期競爭對手俄羅斯結盟。
而中國則一直在討好歐洲,同時也加強了與俄羅斯的外交交流,在上周的通話中,習近平告訴普京總統,中國與俄羅斯是“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