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即便站在特朗普的帝國主義立場,暫停烏克蘭軍援也是向普京出賣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古往今來真正的國王並不會這樣肆無忌憚。【長平觀察:特朗普“龍顏不悅”,就可以中止烏克蘭軍援嗎?】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March 4, 2025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即便站在特朗普的帝國主義立場,暫停烏克蘭軍援也是向普京出賣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古往今來真正的國王並不會這樣肆無忌憚。
https://t.co/dE0L7o1dqC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創造了曆史”,可惜是再次“秀下限”——根據他的命令,美國已於周一(3月3日)暫時停止了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這項命令出賣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帶來全球民主和人道危機,特朗普應該遭到彈劾,可惜美國分權監督機製已經癱瘓。
是誰讓美國在全球顏麵丟盡?
特朗普這項史無前例的粗暴命令,影響到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武器和彈藥,而這些物資正在運輸或已訂購。
他用美國曆史上所有總統都難以想象的果斷行動,支持了美國的對手、普京專製政權對鄰國的野蠻侵略。更多烏克蘭人甚至其他歐洲人的生命將會被殘暴地剝奪。
而這項重大的決定,僅僅因為他和副總統萬斯的麵子。上周五,他們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記者會上,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羞辱,澤連斯基予以爭辯,被他和萬斯認為沒有尊重,不夠感恩。
當天,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原本計劃在白宮簽署一項協議,讓烏克蘭以稀有礦產開采權償還過去三年的美國軍事援助。這是一項夥同普京的侵略,趁人之危,對烏克蘭進行資源掠奪的不平等條約。
這個條約沒有簽訂,並不是因為特朗普意識到它的不平等。周一,特朗普仍然對這場掠奪念念不忘。他表示,他不認為該協議已經破裂,並稱其為“對我們來說是筆好交易”。但他強調,澤連斯基必須先做出某些表示,才能重啟談判。是什麽“表示”呢?他說:“我隻是覺得他應該更感激一點。”
在周五的現場,萬斯力圖把澤連斯基對他和特朗普總統的“尊重”等同於對美國的尊重。然而,從隨後燃炸全球的輿論反應看,讓美國受到羞辱、丟盡顏麵的,恰好是他們兩人的言行。
在媒體報道中,特朗普身邊的官員又把澤連斯基的“尊重”包裝成“對和平的誠意”。一個公然支持因為三年戰爭而盡顯敗相侵略者、並參與掠奪小國資源的民主國家總統,很難讓人相信他自己有任何“對和平的誠意”。
美國是維護國際安全秩序的“冤大頭”嗎?
也就是說,僅僅為了麵子,特朗普寧願拒簽他認為美國占了大便宜的協議。即便從他的立場看,他也明目張膽地濫用權力出賣美國的國家利益。
拋開他的帝國主義思維,站在更為公允的立場看,無數研究證明,美國援助烏克蘭並非施舍,而是符合美國的全球利益。
在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官方網站上,以及若幹和美國政府關係密切的智庫網站,都還可以看到大量論證援助烏克蘭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宣示、文章和研究成果。
例如,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網站一篇文章《支持烏克蘭是一個良好投資的四大理由》說指出,美國及其盟友從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獲得諸多好處。這些援助很大一部分資金實際上流入了美國及其盟友的軍工產業,直接送往烏克蘭的金額相對較少。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美國和中國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維護地區安全符合美國利益。
特朗普散布一種理論,認為美國成了維護國際安全秩序的“冤大頭”,如果美國減少這些支出,關起門來悶聲發大財,就可以變得“更加強大”。很多經濟學家都指出這是癡人說夢。這篇文章也認為,美國從支持烏克蘭贏得了信任。“信任是支撐美國經濟主導地位的核心價值之一。信任吸引來自全球的雄心勃勃、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信任帶來新的合作夥伴、貿易關係和政治盟友。”
文章還指出,如果烏克蘭取得勝利,可能會引發類似上世紀90年代的全球變革浪潮,並強化美國在全球體係中的領導地位。弗朗西斯·福山的著作《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可望推出最新版本。
“龍顏不悅”就可以“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嗎?
在講述中國古代皇帝的故事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龍顏不悅”、“龍顏大怒”等詞句,認為要是皇帝老兒不高興了,那可是大事不妙,地動天搖。在《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這樣的描述: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事實上,古往今來,皇帝僅僅因為麵子上過不去,就置整個國家利益於不顧的蠻幹行為極少發生。原因很簡單:過去的皇帝(或者國王)實行“家天下”,國家財富和榮譽並不完全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家族或者更大的利益集團。皇帝的決定受到利益集團的製約。在影響整體利益的情況下,皇帝被囚或者被殺並不少見。
現代民主國家的權力屬於人民。除了讓人民通過投票選出總統(或者總理/首相)並授權行政之外,國家還設置了三權分立等監督和製約機製,來限製統治者的權力。跟很多國家一樣,美國總統的行為也受國會和法律牽製,其賣國行為可能導致遭到彈劾下台。然而,當下美國權力製約機製遭到嚴重扭曲,最高法院偏袒特朗普總統,而國會被奴顏媚骨的共和黨議員掌控。
舉例說,南卡羅來納州資深“鷹派”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在2023年訪問烏克蘭時,站在到處殘垣斷壁的基輔街道上,大聲對采訪者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是最好的投資。“如果普京贏了,美國會花更多的錢來維護和平,而且美國人會付出生命。所以,你永遠不可能說服我,這不是美國最好的投資。”他還說,烏克蘭抗爭讓他想到丘吉爾對德國納粹的抵抗,“不可能以向侵略者割讓領土的方式來結束戰爭”。
而在周五的白宮衝突之後,同樣是這個“鷹派”議員,對傾向“以向侵略者割讓領土的方式來結束戰爭”的特朗普大家讚揚:“我從未像現在這樣為總統感到驕傲。我為萬斯挺身而出捍衛我們的國家而感到自豪”,“我不知道我們是否還能再與澤連斯基做生意”。
無論格雷厄姆前後哪句話是真的,或者都是見風使舵,他都也是在出賣美國的國家利益。也隻有在這種監督機製已經癱瘓的情況下,特朗普才可能因為“龍顏不悅”而作出葬送美國及其盟友國家利益、支持普京殺害烏克蘭抵抗者的殘忍決定。
真正的國王與“自以為是國王的流氓”
現代社會還有一種民主國家,保留了君主製度,也就是說還有真正的王國,但是其權力不僅受其家族利益牽絆,更受現代分權機製的限製。
這裏有一個真正的國王怎樣對待國家利益的現成例子:上周,為了維持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來到華盛頓討好特朗普。斯塔默隆重地遞上了一個黃油色信封,裏麵是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前所未有”的邀請函,邀請他進行第二次國事訪問。《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ureen Dowd在她的最新文章《特朗普跟定了普京》中諷刺說:“一個真正的國王在安撫一個自以為是國王的流氓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