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而美麗的數字”?川普關稅為何偏愛25%?
中時新聞
2025-03-04 09:09:53
《巴倫周刊》指出,川普選擇25% 這個數字,似乎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個大而美麗的數字”。(美聯社)
隨著美國針對加拿大、墨西哥產品的關稅4日生效,以及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威脅,有一點很明確,美國總統總統川普似乎對“25”這個數字情有獨鍾。但對於所有關稅都設定在25%,《巴倫周刊》指出,其實不必過度解讀“25”這個數字。
密西根大學公共政策與經濟學教授沃爾夫斯(Justin Wolfers)指出,“25%
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麽神奇之處,也沒有任何實際用途或相關性。它並不是來自某個模型,也不是經過對關稅後果的仔細評估或曆史經驗得出的。它並不能解決任何具體問題。”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Fletcher School)教授、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克萊因(Michael
Klein)也持相同看法,並稱政府為這些關稅辯護的論點是“不合理的”。
《巴倫周刊》指出,川普選擇25%
這個數字,似乎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個大而美麗的數字”,正如川普曾用這個詞來形容國會的預算法案。這個數字簡單易懂,即使是數學不好的人也能理解。《巴倫周刊》已向白宮詢問關稅水平的決定依據。
麥格理(Macquarie)全球策略師威茲曼(Thierry
Wizman)認為,這當中也包含了一點博弈論的考量。如果關稅設定得太低,就不會有談判的動力;但如果設定得太高,則可能無法執行。如果川普的目標未能完全達成,至少仍能保持一定的彈性。他說,“模糊性是一種特點,而不是缺陷。這是有意為之的優勢。”
川普此前已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額外提高10%,加在他首個任期內設定的最高25%的關稅之上。他還表示,將再額外加徵10%。至於鋼鐵,川普2月宣布,將恢複25%關稅,並將鋁的關稅提高至25%。這些措施將於下週生效。稍後,川普還承諾對任何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
經濟學家對《巴倫周刊》表示,他們並不完全反對關稅,但不會用這種方式實施。通常,關稅是針對特定產品或特定產業,在特定情況下施行,而不像現在這樣廣泛適用。
達特茅斯學院教授、著有《貿易政策的衝突:美國貿易政策史》的歐文(Douglas A.
Irwin)指出,“這些數字沒有真正的邏輯或理由。數字背後沒有任何計算依據。”歐文補充道,1971年,尼克森政府對進口商品實施全麵附加關稅時,稅率是10%。
一般而言,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會提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並經常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塔夫茨大學的克萊因在2017年創建了一個網站
EconoFact,該網站在 2020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分析川普在 2018 年對鋼鐵徵收 25%
關稅的影響,發現這使美國製造業在與外國競爭時處於劣勢。
該周刊指出,或許,川普偏好25%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對20世紀初的關稅政策讚譽有加,並認為那個時代是美國最富有的時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邁斯納(Christopher
Meissner)對《巴倫周刊》表示,美國的工業能力和全球產出份額達到巔峰的時期,是二戰後的半個世紀,而非20世紀初。當時關稅正在下降,“到1990年代,美國對大多數產品和主要貿易夥伴的平均關稅不到
5%,甚至幾乎為零。”
經濟學家指出,川普第一個任期與第二個任期之間,全球貿易環境並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達特茅斯學院的歐文認為,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沒有變得更不公平。他說,“真正的變化是川普回來了,而且認為自己第一個任期內對關稅的使用還不夠。”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索能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對《巴倫周刊》表示,“川普的目標是合理且具戰略性的,但執行方式卻不精確,甚至可用混亂來形容。川普是自己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