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何那麽愛說“5000億”?英媒:利用數字錯覺
中時新聞
2025-03-04 08:49:45
(示意圖/路透社)
數字是全球政經領域的決策與宣傳工具,足夠龐大的數字更往往能成為左右輿論的利器。美國總統川普對“5000億”的執著概括內政及外交,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這一數字成功平衡大眾對數字的錯覺,既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又不至於令人難以想像。
文中指出,川普早在進入政壇之前,便經常誇大自己的財富。作家奧布萊恩(Timothy
O’Brien)2005年在著作《川普國度》(TrumpNation: The Art of Being The
Donald)中揭露,川普經常向外界吹噓資產規模,《富比士》(Forbes)的編輯也透露,川普經常親自來電,抱怨富豪排行榜把他的資產低估了好幾倍。
對數字的格外癡迷也延續至川普政治生涯,在他的領導下,“5000億美元”這個數字成為美國投資與經濟成長的標竿。日本軟銀(SoftBank)1
月宣布4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打造OpenAI的星際之門資料中心。蘋果(Apple)也在2月加入,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美國科技製造業。
這一數字不僅出現在商業領域,也影響美國的外交與財政政策。美國官員最初向烏克蘭政府提交的礦產協議,便計劃將該國資源開採所得的5000億美元轉入一支由美國擁有的基金,作為美國軍事援助的償還條件。
在政府開支方麵,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去年11
月的《華爾街日報》投書中誓言,政府效率部(DOGE)目標是削減5000 億美元聯邦政府支出。
為何川普如此鍾愛“5000億”這個數字?《金融時報》分析,根據心理決界的一貫說法,人類對數字的認知存在偏差,特別在麵對巨大數字時,往往會擅自簡化或取近似。人們評估1000萬與5000萬的差異時,直覺上並不如
10與50來得顯著。這種現象解釋為何政府、企業甚至個人都偏好使用“整數”來表達承諾,因為這種數字更容易讓他人接受和理解。
此外,研究發現,數字越大,人們對其差異的敏感度越低。在大眾的認知中,“百萬、十億、萬億”之間的關係往往被誤解為線性增長,而非指數級變化,讓“5000億”成為政策製定的理想目標,既顯得雄心勃勃,又不至龐大到難以想像。
川普第一任期內確實推動私人投資增長,美國國內私人投資總額從奧巴馬時期的3.11兆美元增加至川普任內的3.7兆美元,但拜登任內更進一步攀升至4.8兆美元。“5000億”是否純為宣傳手段,仍有待時間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川普主導的世界裡,無論是企業投資、外交談判,甚至政府改革,“5000億”早已成為政治與經濟符號,持續影響全球決策者與公眾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