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員:中國不讓說的七件事
RFA
2025-03-01 19:00:56
美國聯邦參議員科頓
2月26日,美國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警告,美國人對中國威脅的認知遠低於實際情況。
周三,科頓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推銷新書《關於中國我們不能說的七件事》(Seven
Things You Can’t Say About
China)。他認定的七件事包括不能說中國是邪惡帝國、正在為戰爭做準備、發動經濟戰爭,也不能說中國滲透美國社會及政府、意圖傷害美國孩童,以及中國終將勝利等。
科頓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多數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對共產黨治下的中國的評價很低,這是有道理的。但根據我的理解,以及我在參議院軍事和情報委員會任職十多年的經驗,無論你認為中國共產黨有多糟糕、對我們國家的威脅有多大,實際上都比這更糟糕。所以,這本書的目的是對我們麵臨的威脅敲響警鍾”。
他並援引1983年美國前總統裏根針對前蘇聯的演說,稱中國為“邪惡帝國”,並特別指出,由於中美經濟聯係緊密,中國威脅形同各方麵對美國社會的“滲透”。
科頓新書《關於中國我們不能說的七件事》封麵截圖
科頓:中國以經濟誘逼取得政治話語權
科頓特別指出,美國政商界人士常因看重中國市場利益而陷入這種局麵。
科頓以美國職籃和好萊塢受到中國市場利誘為例,說明美國各界在進行相當程度的自我審查。他說,“大約五、六年前,休斯頓火箭隊的總經理僅因發布一張圖片,表示應該和為自由而戰的香港人站在一起,中國就以暴製暴,撤下所有商品,並關閉美國職籃的轉播服務。”
科頓也質疑好萊塢,自1997年布拉德·皮特出演描繪中國士兵對藏人暴行的電影《西藏七年》以來,各大電影公司就不再製作涉及中國為反派角色或討論新疆、西藏或香港人權問題的作品。
科頓還提到,中國曾表示計劃在阿肯色州投資建造一座大型造紙廠,但至今未能實現。他說,曾有時任州長鼓勵他與中國領館的官員見麵,但他選擇回避,因為不想因此影響自己對中國的看法。
2015年11月,山東太陽紙業集團與美國阿肯色州經濟發展委員會簽署絨毛漿投資項目合作。根據阿肯色當地電視台KATV的報道,太陽紙業集團曾同意對該項目投資18億美元。太陽紙業集團的新聞稿則指出,投資金額為13.6億美元。
據阿肯色州當地媒體報道,山東太陽紙業集團計劃在克拉克縣投資建造造紙廠的計劃,最終於2020年3月宣布取消。
不止如此,當前占據各大新聞版麵,還有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為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馬斯克(Elon
Musk)的例子。科頓就此特別強調,自己有信心讓馬斯克不會成為特朗普政府形塑對華政策的唯一來源。
“他(馬斯克)是顧問,特朗普是決策者。我很有信心能有許多聲音反映出我對中國的看法,比如國務卿盧比奧和總統顧問納瓦羅等人能囊括進我的意見。”
不過,科頓表示,他希望特斯拉等這類公司都能回到美國,或者盡可能減少與中國的聯係,尤其是減輕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視中國為對手 限製中國在美影響力
根據科頓辦公室的新聞稿,科頓把中國視為對手(adversary),並提出多項法案限製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他在2023年和2025年兩次嚐試限製中國公民及代表中國政府或共產黨的個人和實體購買美國房產。2024至2025年間,他和其他議員再次提出的法案,還包括取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NTR),以及對在美國運營的中國警察部門和人員實施製裁。
在數字科技方麵,科頓曾在2024年提出法案,以“春華資本集團”與中國共產黨有所聯係為由,限製美國國防部學生使用一對一輔導的Tutor.com。科頓作為TikTok“非售即禁”法案的堅定支持者,也曾在2025年2月致信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要求禁止美國政府機構、部門和員工使用中共開發的人工智能工具DeepSeek。2024年4月,他還致信時任總統拜登,要求調查中國線上購物平台Temu是否違反美國法律。而在2020年,科頓也曾推出法案,向揭發中國新冠疫情的醫生李文亮致敬。
上述幾項法案至今尚未在兩院通過或成為正式法律。
現年47歲的科頓是參議院共和黨領導層中最年輕的成員,擔任參議院共和黨大會主席(Senate Republican
Conference),負責向美國人民傳達黨的優先事項。他的領導地位僅次於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和黨鞭巴拉索(John Barrasso)。
據《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報道,科頓沒有參予總統競選和加入特朗普政府,而是選擇在參議院內晉升,同時與特朗普及其身邊的人建立密切的工作關係。2月27日,他宣布啟動2026年的競選連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