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白宮的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拾起關稅大棒。一個多月來,隨著他的“關稅清單”越拉越長,不但讓美國政府部門忙得不可開交,特朗普本人似乎也出現了“記憶偏差”。
“特朗普的關稅攻勢快到他的團隊來不及執行”,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27日以此為題刊文,指出特朗普政府正以極快的速度宣布新的關稅措施,但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這些聲明給負責實施關稅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商務部帶來了難題。
特朗普2月1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將對進口自墨西哥、加拿大兩國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對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征10%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到目前為止,隻有針對中國的關稅“已經到位”,這主要是因為特朗普政府認為對華關稅更容易實現,並且對美國消費者“影響不大”。
特朗普2月27日表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加征25%關稅的措施將從3月4日起實施,同時對華追加額外10%的關稅。特朗普26日還威脅要對歐盟加征25%的關稅。
此外,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計劃,美國將從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4月2日,特朗普政府可能還會有一係列新行動,包括完成就職典禮當天宣布的貿易政策評估,宣布對進口汽車、半導體、藥品加征25%的關稅。特朗普還計劃於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
特朗普多次宣稱美國被盟友“占便宜”,他今年2月13日宣布,決定征收“對等關稅”,即讓美國與貿易夥伴彼此征收的關稅稅率相等,並稱將考慮對使用增值稅製度的國家加征關稅。
《華爾街日報》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官員私下表示,
全麵實施“對等關稅”所需的時間將超過原定時間表,可能需要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知情人士稱,雖然特朗普可能在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但準備時間太短了,無法全麵分析所有相關國家的關稅和非貿易壁壘。
一名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將於4月2日發布一份報告,概述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及“實施機製”,可能會先公布對一些國家的”對等關稅”細節,但不進一步詳述。
報道稱,這名官員不願就“對等關稅”時間表置評,表示任何有關實施貿易議程出現瓶頸的說法都“為時過早”。
特朗普政府其他待定行動的完成日期也尚不清楚,例如本周啟動的對銅的關稅調查。特朗普還計劃對進口木材征收關稅,他曾警告將在今年4月的某個時候開始實施,但也沒有具體日期。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份越來越長的貿易措施清單,讓特朗普在國會山的一些盟友以及美國企業界懷疑,特朗普團隊是否能兌現所有關稅威脅,或者說,至少在他們自己設定的最後期限前兌現。
“這有點像動員會,而正式比賽還沒開始。”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成員、共和黨參議員湯姆·蒂利斯(Thom
Tillis)說,“這些關稅措施的範圍相當廣。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參照先前的經驗,範圍必須縮小一點。”
密集出台的貿易措施,導致美國出現“朝令夕改”的亂象。
2月1日,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征10%關稅的同一天,宣布取消針對價值低於800美元進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在特朗普的政令下,美國郵政4日開始暫停接收來自中國郵政和(中國)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但在數百萬件包裹在美國海關堆積成山之後,特朗普7日修改政令,恢複了對中國小包裹的免稅門檻。
報道提及,特朗普政府官員還在悄然縮小另一項貿易行動的範圍。特朗普曾表示,他的對等貿易行動將廣泛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實際行動通知範圍更窄,集中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以及對美國存在持續貿易逆差的國家。
《華爾街日報》稱,預計特朗普政府還會出台更多貿易措施,這將加劇這些措施實施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關稅生效的日期上,特朗普本周還出現了自相矛盾的說法。他先是在26日的內閣會議上表示,對兩國的關稅將於4月2日實施;隨後的27日,特朗普又表示,原定於3月4日生效的關稅政策將如期生效。
彭博社評論稱,
特朗普可能是把加墨關稅和美國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正在研究的“對等關稅”混為一談了。
麵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各國都誓言反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7日表示,加拿大不希望與美國打貿易戰,但如果美國3月4日對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加拿大“將立即做出極其強烈的回應”。
2月26日晚些時候,歐盟委員會表示,如果美國最終決定對歐洲產品征收關稅,歐盟將“對自由和公平貿易中不合理的壁壘作出堅決且迅速的回應”。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2月1日曾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針對美國政府的關稅措施,她已指示墨經濟部采取關稅與非關稅措施反製,以捍衛墨西哥利益。與此同時,墨西哥也在尋求和美國進行溝通。當地時間2月27日,由墨西哥外交部、公共安全部、國防部等多部門高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在美國與美國務卿魯比奧會麵;同一天,墨西哥將29名毒梟引渡到美國。
辛鮑姆27日表示,她希望在這些會談結束後,能夠與特朗普進行對話,為避免關稅達成協議。
2月4日,在美國對華10%關稅生效當天,中方一口氣打出五記組合拳予以反製: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在世貿組織起訴以及對穀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對於特朗普最新宣稱對華加征10%關稅的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月28日表示,美方再次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威脅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中方反複聲明,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美方單方麵加征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8日表示,美方始終無視客觀事實,此前以芬太尼等為由對中國加征10%關稅,這次又威脅再次加征關稅。這種行為純屬“甩鍋推責”,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還會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負擔,並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中方希望美方不要一錯再錯,盡快回到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反製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