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消息,今日,《財經》雜誌發文質疑《胡潤中國500強》榜單排名不公。
今年2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中國500強》榜單。胡潤方麵表示,該榜單按照企業價值進行排名,列出中國500強的非國有企業。
而企業價值標準,胡潤認為上市公司市值即為價值,並且市值按照2024年11月15日收盤價計算。而非上市公司,估值則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者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估算。
但《財經》針對胡潤排行榜的排名標準提出數點質疑:
1.既然是非國有企業,榜單為何叫“中國500強”。
2.
量化排名榜,卻不公開量化指標估算過程,專業性、準確性難以令人信服。上市公司不知為何選取2024年11月15日收盤價而非2024最後一個交易日;非上市公司價值估算方法胡潤卻拒絕公開。
3. 一些符合榜單自設標準的企業並未上榜,同時一些上榜企業價值評估缺乏依據。
《財經》稱,按照胡潤排行標準,上榜門檻為265億元,但是在國內非國有企業裏,很多企業超過該門檻,但卻沒能進入榜單。
例如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新城控股、得力集團四家公司價值已超過胡潤設置標準,理應上榜但是卻被排除在外。
另一方麵,《財經》質疑胡潤排行榜中也存在人為排序情況。
例如華為,在榜單中華為估值6800億元,排名第十。但是2019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華為淨利潤、營收等財務數據均良好,屬於中國龍頭科技公司,但排名卻為第十,《財經》認為華為在胡潤排行榜中估值存在人為壓低情況。
還有金山辦公,2024年11月15日收盤時,金山辦公市場價值1330億元,本應排名第75名。但是胡潤方麵按照金山軟件進行排名,因此金山被排至第360名。
《財經》谘詢胡潤研究院,但是對方拒絕透露評估方法,同時也不公開量化過程與依據。因此質疑胡潤排名是“拍腦袋”的結果。
《財經》表示,如果打著中國500強的大旗,卻不專業、不透明、不公允、難複核地隨意做出不公正的排行榜,筆者的忠告和提醒隻有一句:到此為止,別再出來擾亂市場。
日前, 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中國500強》列出企業價值排名前500的非國有企業。
該排名前十企業為台積電、騰訊控股、字節跳動、阿裏巴巴、寧德時代、拚多多、美團、平安保險、比亞迪和華為。
排名前100名的企業中,小米位列第11名,螞蟻第14名,網易第19名,京東第20名,農夫山泉第22名,百度第35名,理想汽車第49名,滴滴第51名,聯想集團第97名。
胡潤百富在25日的榜單文章中稱:
“在胡潤中國500強榜單中,有不少公司並未出現在《財富》中國500強或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財富》中國500強和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均依據銷售額進行排名,因此,一些價值很高的公司,如價值4500億的希音、價值4000多億的東方財富,以及價值800多億的大疆,都未進入《財富》榜單;蜜雪冰城和優必選也未進入全國工商聯榜單。反之,像手機分銷龍頭深圳愛施德這樣在《財富》和全國工商聯榜單上銷售額達900多億的公司,卻未能躋身胡潤中國500強。”
榜單編製方法如下:
《2024胡潤中國500強》列出了中國500強非國有企業,按照企業價值進行排名。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11月15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
母公司控股超過50%的公司不單獨上榜,例如阿裏巴巴全資收購的餓了麽;母公司控股不超過50%的公司,若估值達到上榜門檻,則單獨上榜,如京東科技。
中國大約有超過300家國有上市公司能夠達到今年“胡潤中國500強”的上榜門檻(265億元),但因為“胡潤中國500強”隻包含非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均未出現在榜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