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過江地鐵停運22天背後的“跨江人生”
澎湃新聞
2025-02-26 08:38:31
南京地鐵10號線臨時停運區間站點指示燈一度熄滅。受訪者 圖
一進地鐵站,張嬌感覺周圍比往日嘈雜。地鐵廣播反複提醒乘客,跨江區間臨時停運,所有人要在綠博園站下車,6號口有公交接駁車免費送乘客過江。
這天是2月5日晚上6點半,在雨花台區上班的張嬌原本計劃先乘地鐵1號線到10號線終點站安德門,再搭乘10號線回江北的出租屋。
6點45分左右,張嬌跟著浩浩蕩蕩的人群到地鐵6號口外。目之所及,身著綠色熒光馬甲的誌願者在引導接駁車停靠到指定站點。這些接駁車是從其他公交線路臨時征調來的,公交車側身顯示屏上有“南京公共交通包車”字樣。
根據“南京地鐵”官方消息,受浦口大道與橫江大道交匯處附近地下水滲出影響,2025年2月5日16時33分,地鐵10號線江心洲站至臨江站上下行區間臨時停運。
2月9日的通告稱,經專家組評估,地下水滲出帶來的安全風險已消除。正加緊開展土層加固、結構強化、設備維護、評估監測等工作,預計3月1日全線恢複常態運營。
停運22天後,2月26日傍晚,南京地鐵集團發布消息,地鐵10號線停運區間工程治理已完成,經綜合評估,自2月27日起10號線全線恢複常態運營。
得知消息後,張嬌和王佳都鬆了一口氣。她們笑著說,終於可以睡個懶覺,不用提早20多分鍾出門了。
10號線是南京首條過江地鐵,2014年7月開通運營,工作日客流量在10萬乘次以上。而臨時停運區間,正是連接長江南北的過江段。地鐵停運,直接影響到市民出行,尤其是每天通勤過江的上班族。
地鐵搶修期間,為解決市民早晚高峰過江通勤問題,自2月6日起5:40至24:00,南京地鐵10號線綠博園站至江北新區萬匯城站實施公交接駁。
在此期間,王佳和張嬌早高峰出門時間提前到7點40分,她們在備忘錄裏精確計算乘坐接駁車、到綠博園站上地鐵、再轉地鐵到單位的時間,大概要1小時20分鍾。王佳說,早晨多睡一分鍾都是寶貴的。
長江穿南京而過,南邊是主城區,北邊是新興的江北新區等區域。近年來,隨著江北新區的開發,越來越多的人在“江北”居住,在“江南”上班,跨江公共交通早已融入他們的日常。
2月5日晚,綠博園站等待接駁車過江的人。受訪者 圖
地鐵臨時停運之後
時間退回到22天之前,下班後,張嬌像往常一樣跨江回江北的出租屋。
地鐵臨時停運的第一天傍晚,張嬌嚐試打車,但等了20多分鍾,無人接單。正值晚高峰,路麵交通複雜,途經綠博園站過江的車輛,需排隊駛過應天大街隧道。
有誌願者高舉手寫體的引導指示牌,帶領去往江北浦口萬匯城站的乘客沿著接駁車駛來的方向步行。張嬌跟在隊伍後麵,看到有女生自發維護秩序,並稱自己已經等了三個小時,安撫大家先別著急。
據張嬌觀察,等待接駁車的年輕人較多,有人在路邊給家人打電話,等待家裏人開車來接。她走了近一公裏才坐上接駁車,過江後轉乘地鐵10號線,晚上8點到家。
27歲的陳山也是當天等待過江人群中的一員。他在新城科技園附近的快銷公司上班,住在10號線浦口萬匯城站。原本20多分鍾的回家路,這次用了2個多小時。
晚高峰期間,公交接駁車不似地鐵有準確的到達時間。據他觀察,有接駁車車內已經沒有空間,依舊有焦急等待的人扒著車門往上擠。
陳山作為有車一族,主動承諾說,如果第二天地鐵沒修好,他就開車捎三名住在江北的同事上班。
但僅開了一天車,陳山就改乘接駁車上下班。他自嘲道,“(由於堵車)壓車一步一停,太費腳脖子了。”同時,他單位隔壁的停車場停車費一天24元,加上油費,不及乘接駁車再轉地鐵劃算。
地鐵臨時停運讓跨江上班的人措手不及。2月6日早晨,王佳和張嬌上班都遲到了。上班打卡時間是9點。她們如往常一樣8點出門,到長江以南的主城區跨江上班,但通勤之路變得漫長。
不過,由於乘坐接駁車過江免費,她們上下班的交通費用由原來的10元,分別減少到8元和6元。王佳和張嬌畢業剛滿一年,她們是大學本科室友,從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後,都留在南京工作。2024年春天至今,她們在南京市長江以北的南京工業大學附近一起租房。
上班路上,張嬌觀察到,2月6日起,接駁車站相較第一天更有秩序。站點周圍安裝了不鏽鋼護欄,每隔幾米有交警、誌願者做引導,一輛接駁車人滿了,後麵的空車馬上跟上來。“早晨接駁車充足,給足大家安全感。”張嬌說。
2月6日早高,接駁站點秩序井然,車輛充足。受訪者 圖
長江兩邊的工作和生活
跨江上班的張軍不想早起,地鐵臨時停運後,他通過打車和乘坐位於江北橋南(長江大橋南側)的地鐵S3號線再轉7號線通勤。他計劃買一輛二手車,當跨江通勤遇到突發情況時,能有兩手準備。
30歲的張軍是揚州人,本科畢業後在南京的IT行業打拚。剛到南京時,他在建鄴區上班,住在公司附近,60平米的老房子被區隔成四個房間,10平米的臥室,月租900元。早晨上洗手間“靠搶”,他養成了去社區外的公廁上洗手間的習慣。
工作兩三年後,為了改善居住條件,張軍搬到江北新區。同樣的價格,他租到的房間有二三十平米,帶獨立衛生間。
2014年7月1日,地鐵10號線開通,這是南京地鐵第一條過江線路。張軍平時坐地鐵10號線上下班,於他而言,跨江通勤隻是平常小事。
2019年,他在10號線位於江北的終點站雨山路站附近購房,新房價格一平米接近3萬元。彼時,他公司附近建鄴區環境相似的小區,價格超過6萬元一平米。
房價較低的江北新區賦予他另一種生活選擇。張軍說,公司裏住在江北的同事,大多是靠自己打拚買房的人,以及剛畢業不久租房的年輕人。
江北新區位於南京長江以北,2015年6月27日由國務院批複設立,包括浦口區、六合區部分區域和棲霞區八卦洲街道。
在長江以南一家國企上班的高璿也是江北買房一族。10號線跨江區間臨時停運前,她通常每天早上7點50分出門,9點上班,早晨還能陪剛滿1歲的孩子多睡一會兒。地鐵臨時停運後,丈夫開車捎她上下班,她把出門時間提前到早晨6點50分,因為丈夫8點要到長江南邊的鼓樓區上班。
2月中旬,高璿丈夫出差後,她上下班改搭乘小區鄰居的順風車。早晨7點半出門,高璿感覺時間稍加自由。
高璿記得,2018年,她在江北新區浦口萬匯城周邊購房時,“搖號買房中簽率是1%,搖到像中獎一樣”。當時,她在房地產公眾號、戶外廣告牌上常看到熱門板塊“首付5成起、8成起”、“僅剩一套房”等字樣。
2020年新房交付,高璿搬進新家,她發現周邊還沒有連鎖餐飲店鋪入駐外賣平台,到大型連鎖超市要開車15分鍾左右。她家負責帶孩子的阿姨是老浦口人,每次她帶孩子去長江以南的主城區,阿姨都說:“帶寶寶‘上南京’。”
近些年隨著江北新區的發展,一些大型購物中心相繼開業,江北住戶的購物、娛樂、餐飲環境得到改善。高璿相信,未來隨著江北新區工作機會增加,不必在早晚高峰跨江通勤,生活將更加從容。
王佳和張嬌的想法是,“想過換工作,但沒想過換房子”。她們在江北租住兩室一廳的公寓,每月租金2200元。如果換到長江以南上班族密集的新城科技園附近,同樣的價錢隻能租一室戶。
25歲的她們很珍惜單身時光。周末喜歡宅在家看電視,冰箱上貼滿旅行時收集的冰箱貼,客廳茶幾上插一束鮮花,沙發邊有一處零食小推車,裝滿薯片、鴨脖、餅幹、酸辣粉等。
王佳說,以後經濟條件允許,她會考慮在長江南邊買房。但現在的生活,也沒什麽不好。
過江之需
毛梅是一名江北中心區的購房者,跨江地鐵臨時停運後,她一位住在橋北(長江大橋以北)的朋友調侃說,“看你們熄火了吧”。毛梅沒有回複什麽,但內心不免焦急。
對她來說,除地鐵10號線外,具備過江功能的南京地鐵3號線和S3號線,距離江北核心區路程較遠,無法彌補10號線臨時停運帶來的交通缺口。
如果途經長江大橋橋北的3號線失靈,出行的人可以走非機動車道,騎電動車或者自行車過江。但毛梅所在的江北中心地段,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隧道、揚子江隧道等核心路麵過江通道,均不允許非機動車通行。毛梅覺得,若能增加過江的非機動車道,將緩解過江交通的擁堵情況。
在南京,每天有大量的過江需求。
據江蘇省政府官網,2024年2月,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消息顯示,南京市日均過江通道車流量已從2015年的約24萬輛增長至約58萬輛,其中外地車占比超過30%,而免費通行的道路過江通道日均車流量約47萬輛,占總數的81%。
地鐵10號線地鐵過江段臨時停運後,2月11日,南京市公交集團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他們安排了100多輛公交車進行接駁工作。
對於10號線過江區間臨時停運帶來的影響,毛梅形容“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人們習慣了地鐵的準時、高效,不得不提前出門,把路程擁堵的時間規劃在內,通勤的體驗感必然會打折扣。
過江交通依然是南京長江兩岸居民便捷往來的最佳選擇,但交通網絡的建設和完善並非一朝一夕。目前,南京地鐵4號線二期正在建設,將緩解地鐵10號線過江區間的通行壓力。
據南京媒體報道,地鐵4號線二期是南京建設的第四條過江地鐵,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