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香港首映禮,暴露光線發行巨大短板,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把東方文化打入全球呢?——記一場票房神話背後的發行裂痕。
在內地票房大爆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終於可以在中國香港地區上映了,獲悉,此片的香港定檔日期已確定為2月22日。
而內地上映日期為1月29日,這整整遲到了25天,為何會出現此類現象呢?光線傳媒的發行為何如此傲慢呢?
且聽啡哥做出解析。
一、《哪吒2》的票房神話仍在繼續。
截至發稿時,《哪吒2》票房突破124億,正式超越《頭腦特工隊2》的123.19億票房,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冠軍,並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總榜第8名。
這一次突破,標誌著中國動畫電影首次打破好萊塢對全球動畫市場的壟斷格局,我們可以向世人宣布:中國動畫可以傲視群雄了。
迪士尼動畫、皮克斯動畫、夢工廠動畫,包括日本的東映動畫等一眾老牌動畫製作發行公司,都得向光線、彩條屋和可可豆動畫俯首稱臣了。
咱們本土138家公司自主研發的“動態水墨渲染引擎”,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效果了,可以在世界動畫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筆。
讓全球觀眾了解《哪吒2》內在東方文化敘事,如“逆天改命”的傳統內核,同時融入自我接納、家庭和解等普世主題。
中國工業動畫體係已初步形成,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收益的雙重突破,為全球文化產業格局注入新動能,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本土原創佳作問世。
《哪吒2》的神話仍然在繼續,雖然內地票房放緩,但海外市場有增無減,多國著手引進,海外發行目前已覆蓋了北美、澳大利亞等市場,票房更是接近1億人民幣。
按照目前走勢下去,《哪吒2》極有可能會挺進全球影史票房前五名,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二、香港首映禮。
2月18日,香港銅鑼灣的夜晚被《哪吒2》的首映禮點燃。
現場星光熠熠,媒體多達50多家,香港電影界重磅人物參加,有英皇集團老總楊受成,有東方影業老總黃百鳴,還有寰亞影業老總林建嶽等。
另外還有演藝界名人七仙羽師傅趙玲和TVB視後蔡思貝等。
當然了,還有兩位知名度較高的明星活躍在線下和線上。
一位是任達華。
他來到了線下捧場,首映禮現場,任達華身著綠色棒球服,以“全家觀影”的姿態力挺影片。
並接受媒體采訪,他說:“其實,這部電影內容實在做的好,無論是特效技術,還是人物角色塑造都很立體,哪吒又頑皮又聰明,成就了這部電影。”
同時,號召大家,走進影院一探究竟。
另外一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香港巨星周星馳。
可能因為工作原因,他未能達到現場,周星馳在社交平台瘋狂喊單,連發十遍,:“我要看《哪吒2》(我要睇《哪吒2》)。”
還Cosplay哪吒造型,引爆全網熱議。
說起來,《哪吒》兩部動畫與周星馳多少有些淵源,因為餃子的偶像就是周星馳,在電影中,很多搞笑的橋段均出自周星馳電影。
餃子把致敬周星馳做到了極致。
啡哥隨便舉一些例子吧。
太乙真人無厘頭台詞如“你打我撒”“不知道我頂不頂得住”,分別對應《九品芝麻官》方唐鏡的挑釁和《少林足球》三師兄的經典台詞。
太乙真人醉酒駕雲的滑稽畫麵,模仿《大內密探零零發》的“反物理操作”;他枕著《神仙的自我修養》打盹的細節,則直接戲仿《喜劇之王》中尹天仇的《演員的自我修養》。
結尾彩蛋中,鶴童鹿童對BOSS無量仙翁施展的“整容拳法”,直接複刻《唐伯虎點秋香》的“還我漂漂拳”,但融入了“打工人暴揍領導”的反套路,讓老梗煥發新意。
海底八爪魚自切觸須烤熟吃掉的場景,神還原《美人魚》中章魚哥的鐵板自烤名場麵,但加入“邊吃邊吐槽”的魔改台詞,強化喜劇效果。
如此這般的畫麵應有盡有。
從某種意義上說,餃子和周星馳通過《哪吒2》香港首映禮,完成了一次“雙向奔赴”。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主打內地市場的香港電影人,有很多都沒到場,比如說徐克、陳可辛、周潤發、劉德華、郭富城、梁朝偉、張家輝、古天樂、謝霆鋒……
是沒被邀請,還是他們不屑一顧呢?
三、餃子和光線缺席。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主投方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既沒有親自到達現場,也沒有派代表過去,創作者餃子也同樣缺席。
這可是香港首映禮啊,這麽重要的場合為何不露麵呢?
此前,博納影業的《紅海行動》在香港首映禮時,於冬和林超賢出席到場;好萊塢大片《沙丘2》內地首映禮,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製片方都來現場了。
如果說餃子有些社恐,不願出席這樣的場合,又或者是忙於《哪吒3》的籌備,不想外界幹擾,勉強能說得過去,但王長田不來,那真的說不過了。
這可是你公司出品的重磅動畫,在全球電影界聲名遠揚的作品,更在全球影史留名的影片,宣發造勢,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兒啊。
王長田如果去了,第一,可以給《哪吒2》製造熱度;第二,表示你重視香港市場,吸引影迷購票觀影。
他竟然不來。
啡哥給出的唯一解釋隻有一點:那就是王長田根本不重視對外發行。
?
四、《哪吒2》的發行曆程。
這也就是本文開頭所出來的,《哪吒2》為何在香港遲到25天的根本原因。
今年春節檔,內地有兩部大片同步香港公映,一部是肖戰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另外一部是烏爾善的《封神第二部》。
前幾天,陳思誠的《唐探1900》登陸了香港市場,其餘的影片均未進入香港地區。
有影迷提出,為何《美國隊長4》能在香港上映,咱們的《哪吒2》卻遲遲沒有定檔呢?
問的好,我給解答一下。
一般來說,發行分為主動發行和被動發行。
被動發行,就是在別的地方火了,我們主動去購買版權,再播放,比如說中影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還有去年購買中國台灣地區電影《周處除三害》。
這種被動發行又叫“批片”,一次性買斷版權,我們市場所產出的收入,他們沒有分賬票房資格。
還有一種就是主動發行。
想要把自己的電影打入別的市場,你得先把影片送過去審批,他們通過之後,你再做相關配套的宣發定檔工作,這樣的話,很快就能上映了。
審批和後續流程大約需要1-3個月時間,也就是說,想要和內地同步公映,在去年11月份,就要把電影送到香港那邊去審批了,因為他們也有電影分級製度。
如果,你都沒有把電影送過去,他們如何知曉你要上映這部電影?他們哪裏搞到電影播放硬盤和公映密鑰呢?
我查詢了香港媒體得出結論,光線根本就沒有把《哪吒2》送到香港去,隻是內地票房爆火之後,東方影業、英皇集團等四家電影公司都想搶著發行。
在電影總局協調下,找光線,把電影送過去,2天極速特批,才得以在2月22日公映,這就是《哪吒2》在香港遲到的原因。
再從王長田沒有到香港出席首映禮,由此可以判斷,他根本不重視發行,根本沒有想讓電影走向全球各地的理念。
連咱們的香港你都不送過去,還指望全球票房大賣嗎?
電影做得再好,你不走出去,那怎麽行?
五、結語:神話未完,懸疑待解?
在香港首映禮的鎂光燈下,《哪吒2》的票房傳奇仍在續寫。
餃子的書房裏,或許已鋪開《哪吒3》的草圖;光線的會議室中,一場關於全球發行的戰略辯論正在進行中。
周星馳的“十遍喊單”,是情懷的終點,還是合作的起點?
任達華的“全家觀影”,能否撬動香港影迷對國漫的認同?
這一切,如同電影中哪吒撕裂海浪的瞬間,輝煌之下,暗流湧動。
中國動畫的“鬧海”之路,注定是一場沒有終局的冒險。
而答案,或許藏在下一部“死磕”之作中。
如果《哪吒3》能夠同步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我相信,詹姆斯卡梅隆都得瑟瑟發抖,因為他的《阿凡達》全球影史票房冠軍,保不住了!